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36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拂塵除垢

圖 1.



掃地,掃地,掃我心地
掃盡虛空,不留餘地
從裡至外,自他兩利
掃地,掃地,掃我心地


拂塵除垢
在佛陀時代,印度舍羅伐城的地方,有一位婆羅門種族的居士,
他的太太雖然為他生了好多孩子,
但是每次孩子生下不久就死亡了,這使他煩惱非常。
有一次,他的太太又懷孕了,快要臨盆的時候,他又焦急起來,
他想他是命中註定絕子絕孫的了,這回生下的孩子,
誰能擔保不跟已往所生的孩子一樣呢?
當他正在憂愁痛苦的時候,他家鄰居的一位太太來向他建議:
「你太太臨盆的時候,可以來喚我一聲,我希望能夠幫助你,
試試你的好運氣。」
不久,孩子生下了,是一個又白又胖的男孩子。
那位鄰居的老太太,替孩子洗乾淨了,也包裹好了,
又在孩子的嘴裡餵了最好的生酥,然後交給了一個婢女,
教她抱著孩子,放在大路的十字街口,如果看到出家人經過之時,
不管是佛教的出家人,或是外道的出家人,
都要向他們恭敬虔誠地說:「聖者慈悲,
接受這個小兒禮聖者之足。」直到日暮時分,如果小兒不死,
你就把他抱回來。
那個婢女,照著所吩咐的話,一一做了。那天,
街上來往的出家人特別多,有的是佛教的,也有好多是外道的,
其中當然有著好多是得了道證了果的出家人。那些出家人,
聽說「小兒禮聖者之足」,他們便會停下腳來為小兒祝愿:
「願令你這個小孩子無病長壽,天神擁護,父母所願,悉令圓滿。」
最難得的,那天上午,佛陀也出來托缽行化,經過該處。
那個婢女見到佛陀的威儀和相好,不禁五體投地,頂禮佛陀,
並且指著小兒說:「世尊慈悲,接受這個小兒禮世尊之足。」
佛陀聽了,非常歡喜,所以也為這個小兒,作了同樣的祝愿。
這樣一來,一直到晚上,孩子還是好好地活著。
那位居士見婢女仍舊抱著活的孩子回家,真是高興得不得了。
繼續過了好幾天,孩子漸漸地大起來,他家便大會親友,大請客,
大慶祝,並且為這孩子取名字。大家都說:
「這個孩子既然是放在大路邊上才能活的,就應該叫大路。」
大路是非常聰明的,漸漸長大了之後,
也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技能和學問。
當時印度外道最高的學問是四種吠陀經,也被大路通通學會了。
因為他有學問和大智慧,好多人家的孩子,
都送到大路那裡去做學生,後來他的學生,竟有五百個之多了。
同時,當大路生了不多幾年,大路的父母,又為大路生了一個弟弟,
也用同樣的方法教婢女抱著放在大路上的十字街口。
但是婢女偷懶,只在小路邊上坐了一天,幸而佛陀在那天的上午,
也在那條小路上經過了一次,並且也為小兒作了與過去同樣的祝愿。
因此,在慶祝會上為之取名的時候,大家又說:
「這個孩子既然是放在小路邊上才能活的,就應該叫做小路。」
可是,小路的頭腦,恰恰與他的哥哥相反,愚笨的程度,
簡直難以形容。他的父親也請了最有名的老師教他讀書,
但他還是沒有辦法:老師教他兩個字,他記住了第二個字,
便忘了第一個字;再學第一個字,又忘了第二個字;學這樣不成,
換學那樣也不成。最後,逼得他的老師無法可想,
只好向他的父親辭職,並說:「我是沒有辦法再教令郎了,
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因此,愚笨的小路,漸漸出名了,他已笨得不能再笨,
大家就給他取了個外號,叫做愚路;這個愚路的外號,
後來一直被人家喊了好久好久。
漸漸地,他們的父母年老了;父母對於大路是能夠放心的,
至於愚路的低能,卻使父母擔心。所以當其父親臨終之際,
特別叮囑大路,要好好地照顧弟弟。
當他們的父親死了不久,
舍羅伐城裡來了很多佛教的出家人,全城的人,
聽說這些出家人是由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帶著來的,
所以都到城門口去迎接,因此也引起了大路的好奇心,
他也雜在人群裡去湊熱鬧,致使他聽了二位尊者以佛法的開示,
他發了一些疑問,也求得了滿意的解答,這使他敬佩得無以復加。
於是,大路發心出家了,出家之後,如法修持,
不久以後便證了阿羅漢果,這是小乘出家人修道最高的果位了。
大路出家之後,愚路既沒有治家理財的本領,
也沒有自謀生活的能力,後來他做了乞丐。
有一天大路出外行化,在路上遇見了愚路,
大路問了弟弟一些生活的近況,心裡就想:我的這個愚笨的弟弟,
如果也能出家,那該多好?但是不知道他有沒有出家學佛的善根?
阿羅漢多數是有神通的,他便入定,用神通觀察,
知道愚路是可以出家的。於是,便收愚路出了家,
也給他授了比丘戒,成為一個真正的僧寶之一。
出家人不是吃飽了飯坐著玩的;出家的目的,是在如法的修行;
但要修行,首先要懂得修行的方法,
這就是出家人為什麼要誦經和看經的理由了。
大路尊者,為了要使他的弟弟,現在又是他的弟子愚路,
能夠如法修行,便教了他一個偈子:
身語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
正念觀知欲境空,無有之苦當遠離。
愚路很笨,小時候老師教他兩個字,他都沒有辦法記得住,
現在教他這樣深奧的四句話,當然是更加沒有辦法了。
但他並不灰心,他天天讀誦著這四句話,時時刻刻地讀誦著四句話,
在寺內讀誦,到寺外也讀誦,一連讀誦了三個月,
在附近放牛牧羊的人,都因聽了他的讀誦而能朗朗上口,
默默地記住了,愚路還是不得要領,
甚至反而去向放牛牧羊的人求教。
像這樣的情形,使得大路尊者,也覺得束手無策,
所幸大路尊者是一位有了神通的聖者,他便入定觀察愚路的根機,
看他究竟應用什麼方法才能化開他那愚笨的業障。
大路尊者用神通觀察之後,始知應該採用呵責的方法來激勵愚路,
他便把愚路叫到跟前,故意問他所學的功課如何了?
見愚路無話可對時,便將他一把推出門外,並厲聲呵責他:
「你是至愚極愚,至鈍極鈍的人,像你這樣的笨人,
佛教裡要你做什麼?」
這使愚路太傷心了,他站在大路尊者的門外,思前想後,
怨恨自己的愚笨,他想:我現在算是什麼呢?我已出家了,
所以不再是俗人,但我已被佛教趕出來了,所以也不是出家人了!
於是越想越傷心,他傷心地哭泣起來,哭得像個迷失了路途,
既哭得傷心,又不知該如何是好。
佛陀此時正好經過大路尊者的門口,看到愚路在悲傷地哭泣,
佛陀便走近去親切地問他:「你有什麼困難,要我幫助嗎?」
愚路見了世尊,先是吃了一驚,
但當他發現佛陀的態度是那麼慈祥親切時,他才定下心來,
訴說他的苦衷:「世尊啊!因為我太愚鈍了,
三個月誦不會一個偈子,所以被我的親教師大路尊者趕出來,
不要我出家了,現在我真不知應該如何是好!我又無處請求申告,
所以我很傷心。」
「這是不要緊的,佛法不是你的親教師一個人的,
佛法經過三大無數劫的無量千百苦行而得來奉獻給一切眾生的。」
佛陀又接著問愚路道:「既然如此,你願意讓我來教你嗎?」
佛陀的慈悲,使愚路感覺太意外了,他還不敢相信,
佛陀真會親自教他,所以他以懷疑的口吻說:
「世尊啊!我是世界上至愚極愚,至鈍極鈍的人啊,
怎可接受世尊的親自教導呢?」
於是,佛陀向他和藹而懇切地說了一個偈子:
愚人自說愚,此名為智者;愚者妄稱智,此謂真愚疑。
因此,愚路便隨著佛陀走了。

佛陀教他兩句法語:「我拂塵,我除垢。」
然而,笨人終究還是笨人,即使佛陀親自教他,他還是記憶不住。
佛陀知道愚路的業障太重了,要等業障消除之後,才會好轉起來,
於是叫他為大眾比丘擦拭鞋履上的塵垢。
大眾比丘們有的先還不肯讓他擦拭,恐他笨手笨腳,
呆頭呆腦地把大眾的鞋履反而弄髒了,擦破了。
為了這是佛陀的意思,大眾比丘們沒有反對。
佛陀的指示,當然是不會錯的,因擦拭鞋履的塵垢,
與他所誦的「我拂塵,我除垢」,是能相應的,
他天天誦著這兩句法語,天天擦拭鞋履的塵垢,一邊誦,一邊擦,
經過一段時日之後,他的業障果然消除了,
他能將這兩句法語牢牢地記住了,他的心境也開朗了,
他的智慧也顯現了,他對塵垢的意思,也豁然開悟了。
有一天夜裡,他突然能向自己自問自答了,
他想:「世尊教我讀誦的兩句法語『我拂塵,我除垢』,
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噢!我知道了,塵垢有內外兩種的分別,
那麼世尊教我的塵垢,究竟是內心煩惱的塵垢呢?
還是外在大地的塵垢呢?這是不可用言語表達的絕對真理呢,
還是可用言語表達的相對真理呢?噢!我又知道了:
此塵是人的貪欲,而不是大地的塵土。
此塵是人的嗔恚,而不是大地的塵土。
此塵是人的邪見,而不是大地的塵土。
有大智慧的人,應離貪欲、嗔恚與邪見。
噢!我知道了,只有離了貪欲、鎮恚與邪見的人,
才是真正能夠拂塵除垢的人。 」
就在這自問自答的過程中,他便斷除了一切煩惱,
達到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境界,
證得了阿羅漢的聖果聖位。
現在是愚路尊者了,他已是佛陀座下的聖弟子與大比丘了。
但他證道之後,仍然坐著不動,
直到第二天大路尊者經過他的面前,
還以為他是坐在那兒瞎用工夫哩,所以走過去,拉起他的手臂,
並且對他說:「你趕緊起來學習讀誦吧!
學會了讀誦再去打坐思惟吧!」
大路尊者的好意關切,愚路尊者是能了解的,
所以他任由大路尊者拉他的手臂。此刻的愚路尊者已經有神通了,
大路尊者拉著他的手臂走了好長一段路,
他只是把手臂無限地延伸出去,身體卻依舊坐在原位不動,
當大路尊者覺得不對回頭看他時,才露出欣慰的微笑,
知道他已證得聖果聖位了。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奇蹟,愚路尊者是眾所周知的大笨人,
像這樣的大笨人,竟然也能在佛教中出家,也能證得阿羅漢果,
這在一般的凡夫看來,實在很難相信。尤其是其他的外道,
不唯不信真有此事,甚至利用這一機會來破壞佛教和毀謗佛陀,
他們說:「大家看呀!佛教有什麼了不起崇高偉大的呢?
佛教的聖果聖位,連一個笨得不能再笨的笨伯也能證得到,
那有什麼稀奇?」
殊不知,佛教的崇高偉大也正在於此。佛法是平等的,
只要有人肯學習,有信心,依教奉行,工夫到了,不論何人,
都能證到聖果聖位的。佛陀為了用事實來證明表現給大家看,
便教阿難陀尊者,差愚路尊者去教誡比丘尼。
這一個由愚路尊者教誡比丘尼的消息,在先一天傳出之後,
比丘尼之中有十二個年輕而頑皮的人,便猜測著說:
「這是瞧不起我們女性出家人的舉動嘛!長老比丘之中,
有那麼多智慧,能說能辯的大德比丘,為什麼不來教誡我們,
偏要派愚路來,愚路在三個月中誦不會一偈,
他能教誡我們什麼名堂?」
有的則說:「既然如此,我們也可以給他一點顏色看看,
叫他能上台而不能下台。」
她們如此這般地計議了一番,便去分頭工作。
一半人員佈置講堂講台與講座,佈置得特別莊嚴華麗,
法座擺設得特別高大,好讓聽眾們,大家都能清楚地看到說法的人;
另一半人員則分頭上城裡去大肆宣傳,不論大街小巷,
都去一家一戶地宣傳著說:「明天我們寺裡有一位大法師來說法,
來教誡我們,那位法師是最最有智慧,最最有辯才,
最最會說法的上座比丘,凡是聽他說法之後的人,
人人都能見道得道,不再輪迴生死,而得涅槃清淨。
所以勸請大家不要錯過了這個大好的機會。」
因此,到了第二天,愚路尊者尚未到達,全城的善男信女,
已在比丘尼寺內,擠得水洩不通了。大家都在等待著大法師的光臨,
而那十二個年輕頑皮的比丘尼,卻偷偷地躲在一旁,吃吃地發笑,
她們以為這一下子可叫愚路尊者難堪定了。
終於,愚路尊者,帶著一個伴從的比丘光臨了,大家見了,
都很懷疑,這兩個比丘之中,究竟那一個才是大法師?
如果說是愚路尊者嘛,那簡直是不能想像的事,
如果說另外一個比丘嘛,顯然那個比丘的年紀太輕,
不可能是上座大法師。
大家正在懷疑猜測之際,愚路尊者已經走進了講堂,踏上了講台,
他以神通觀察知道那個高大的法座,不是為了恭敬,而是為了取笑,
所以伸手一按,那高大的法座竟像棉花堆似地,縮了下去。
但是當他安詳地坐上法座之時,年老證果的比丘們,
固然相信愚路尊者會有大法供養的,一般的凡夫們,
卻覺得大大地失望了,甚至覺得他們是被愚弄了,
因此,大家議論紛紛地吵鬧著。
愚路尊者,胸有成竹,他知道,在這種情形下,
用嘴說法是不中用的。於是,坐下之後,隨即入定,表現神通,
從座上忽隱身不見,飛在空中,由東邊出向西邊入,
由西邊出向東邊入,由南邊出向北邊入,由北邊出向南邊入;
空中坐,空中臥,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
履水如平地,入地如虛空。一共作了十八種神通變化以後,
還復坐於原座。
凡夫見到了神通變化,無有不起恭敬心的,無有不作稀有想的,
無有不去五體投地而如大樹倒的。這樣一來,
大家恭恭敬敬地靜止下來了。當靜得鴉雀無聲的時候,
愚路尊者開始為比丘尼們說法了:
「諸位姊妹,你們都知道我在三個月中,誦不會一個偈子;
但是我要告訴你們,即使用七日七夜的時間,
也無法說盡其中的任何一個字。所以我想,
今天只能約略講說其中的一句。」
「你們聽著:佛說不令一切有情眾生,造作種種的惡業;
所謂惡業,又不外乎身、口、意的三大類別:我們的身體,
可以造作殺生、偷盜、邪淫的三種惡業;我們的口舌,
可以造作妄語、離間語、惡人語、綺雜無意味語的四種惡業;
我們的心意,可以造作貪欲、嗔恚、邪見的三種惡業,合起來說,
就是身口意的十惡業。佛說這些惡業,都是由心為主宰,
如果大家不去隨著噁心而作惡業,大家便能離苦得樂。」
當愚路尊者說到此處,還想繼續向下說去,但是聽眾之中,
已有一萬二千人,都因此而見道、得道了,
從小乘的賢位乃至無上的菩提之心,都有人得到了。
這是一次最成功的度化;這次的成功,使得愚路尊者的名號,
永遠留在佛弟子們的心中,也永遠留在佛經之中。
也給愚笨的人們帶來了學佛的勇氣,
也為平等的佛法創造了無上的光榮。
愚路尊者是什麼人呢?他就是《彌陀經》中的周利盤陀伽,
《根本律》中譯為朱荼半託迦,意思是小路。
(此篇取材於《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一改編而成)  
錄自:聖嚴法師,《聖者的故事》
附記:在《增一阿含經》卷11<善知識品>之12,
記朱利盤特的出家學法,愚笨而證無盡的事:
佛初教他念掃帚兩字,記住掃忘了帚,記住帚又忘了掃;
但他卻由去塵除垢的意思,思惟而證了阿羅漢果。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1-18 06:3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55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