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046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傳基居士 手機 葫蘆墩家族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頭銜: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傳基居士-命理問答
推文 x244 鮮花 x14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分享] 佛學與學佛...寂滅為樂

佛學與學佛...寂滅為樂

轉述文章from黃國達.............................

學佛的人常把「了脫生死」掛在嘴邊,但是什麼是生死?為何有生死?
解脫的原理何在?如何才能解脫?雪山半偈前半偈是「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後半偈則是「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了生死,又稱為解脫、涅槃、寂滅,
似乎離我們的心境很遙遠,無法企及,也無法想像。我們要如何來理解呢?
在此引原始佛典阿含經來說明: 雜阿含四○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封滯者不解脫,不封滯則解脫。云何封滯不解脫?比丘!攀緣四取陰識住。
云何為四?色封滯識住,受、想、行封滯識住。乃至非境界故,是名封滯,故不解脫。
云何不封滯則解脫?於色界離貪,受、想、行、識離貪,乃至清淨真實,
是則不封滯則解脫。」 封是封閉,滯是阻滯。就像密閉的房子,門窗都是關閉的,
裡外不能相通,空氣不能對流,屋裡的東西就會發霉。又像堵塞的溪流,塞滿了圾垃,
水不能流通,就會發臭。又如枯乾的種子,沒有生機,就算放在肥沃的土壤裡,
也不能發芽、生根、成長。 心如果像密閉的房子,堵塞的溪流,枯死的種子,
就是生死煩惱。心被封閉、阻塞而停滯在色、受、想、行、識之中,
生起貪染、瞋恨、我慢時,心被繫縛,黏著在法上,不暢通,不靈活,不自由,
這就是煩惱。有煩惱就會造業,受三界身,在生死中流轉。
反之,心如果像打開門窗的房子,通暢的水溝,活的種子,那麼心是打開、
流暢而生機盎然的,就是自在解脫。心不封閉,不阻塞,
不停滯在色、受、想、行、識之中,離貪染、瞋恨、我慢時,
心不被繫縛,不黏著在法上,暢通、靈活、自由、清淨、真實,這就是解脫。
不受身心世界的禁錮,也就不再生死流轉。 生死的解脫就是寂滅涅槃。
解脫的原理,在於生滅法中契入不生不滅,也就是對於無常生滅法不封、
不滯,心靈流暢、自由、開放、清淨、真實,當下離生滅的動亂境相,契入不生不滅,
也就是寂滅的法性。 離相、無分別、清淨,是即相而見到法性——空寂性。
一切相,無論是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識相,都是空寂如幻的。
不是刻意離相;而是一切相空寂如幻,所以說「實相無相」。也不是法有分別相,
而心不去分別它;而是諸法本質上即是無分別,沒有對立,也沒有界限。
而清淨,不是有實在的染污法可以去除;而是生滅、染污、煩惱法本性空寂,
名為清淨。所以,不是離開無常生滅法之外,另有一個玄妙的境界;
而是即生滅相即是不生不滅的空寂性,即生死煩惱的止息,名為寂滅涅槃。
人因滿足欲望而快樂,也因欲望得不到滿足而苦惱,這是無常生滅法。
而寂滅涅槃,心靈自由,超越了苦和樂的對立,這才是逍遙自在,真正的無累,
離繫的快樂。所以說:「寂滅為樂」。
生命的束縛或自由,取決於對事物的執迷或覺悟。
不明白無常、無我、緣起、空寂的法性,以為有客觀實在的自我和外在世界,
可以保有、追求或抗拒,執著這個實在感就是封閉、阻滯。
實際上,生命是聚合、流動、離散的過程,由父母各佔一半的遺傳基因結合,
加上業識的入胎,在母胎中吸取養份,逐漸成形。出生之後,
靠飲食滋養身體,由文化、教育薰陶社會規範,學習知識技能,
與周遭的環境包括人、事、自然界互動。在這當中,所呈現的個體性,
聰明或愚鈍,健康或疾病,富貴或貧賤,快樂或痛苦,
這些多半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而是內外因緣交織所呈現的結果。
那麼,我們心目中所認知的「自我」,本質上究竟是什麼?
以數學函數比喻來說,它是「變數」,而不是「常數」,
而且是「應變數」,而非「自變數」。以結構觀念來說,
它是「動態的開放系統」,而非「靜態的封閉系統」。
所以,生命是開放的,流動的;不是封閉的,阻滯的。「
自我」只是這個應變數或系統的名稱、標示而已。
這稱為「我」的景像是:小時可愛,長大穩重,
老了變頑固。有時生龍活虎,有時舉止維艱;有時收入豐厚,有時收入微薄;
有時喜,有時悲;有時精明,有時痴;有時堅強,有時軟弱;
有時平靜,有時混亂。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我」?
在流動變化、緣生緣滅、出入去來的當下,「自我」只有假名,沒有實體,
這就是「無我」! 「自我」是假名,無實;
同理,一切外在的人、事、物,內心的情緒、思想、意念、知覺,同樣都是假名無實。
內心封閉、阻塞,而停滯在外境、感情、知識、經驗上,以為是「我」、「我的」,
生起「自性見」、「法執」,這是錯誤的認知,是執迷。
開放、流動,了知「無我」、「畢竟空」,才是正確的認知,是覺悟。
在認知境相時,心如是封閉、阻塞而停滯的,心目中所呈現的境相,就是固定、僵化
、有自我、有實在感的。然而,事物卻始終是無常、無我、流動變化、
不被局限、虛幻不實的。在認知上這是根本的矛盾、錯謬:
我們希望能永遠活著,並且平安、健康、快樂、事事如意;
事實上卻要面臨老、病、死、意外、挫折、失望和痛苦。
我們要求別人依照我們的想法來做事;人家卻不接受。
我們想要佔有物質、感情、地位;卻發現它隨時都會失去。
這就是心靈的封閉、阻滯真相所產生的衝突和矛盾。
如果我們沒有「認定」一個固定、實在的自我,就不會苦苦地去維持、保護它,
隨順著因緣就沒有衝突。如果我們沒有「認定」外在固定、實在的人、事、物,
就不會去要求、控制它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就能隨遇而安,
並且能夠去關懷、瞭解、尊重他人,就不會有對立和爭奪,自然而然內心和諧,
和睦相處。 所以心靈不封閉、不阻塞、不停滯就不會有苦惱;完全沒有苦惱,
就是寂滅涅槃。不過,寂滅涅槃並不是一切;自身的業力所招感的苦報
,仍然要堅強地承擔。在菩薩道的修學中,甚至還要以苦來砥礪身心,
推己及人,觀眾生苦,發菩提心。 菩薩視苦為空幻不實,本性寂滅的,
不是不可改變、絕對的、客觀而真實的。不以苦為苦,就是身苦而心不苦。
面對身體的行動不便、殘缺、受傷、疾病,不憂愁、焦慮,
知道這是過去業力的果報,或是今生對身體沒有善加調養、珍攝所致。
雖然苦,卻不被苦的感覺所束縛;積極不懈地行所當行,發揮潛力,
反而更有一番作為,所謂「以苦為師」,方能在佛法中更上層樓,成就菩提大道。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02kHFPKYEQ.../article?mid=5958




傳道隨天意
基業因緣起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滿衣
http://cjjs....tw/ ;http://傳基....tw/
請點此進入=傳基居士廣結善緣部落格
傳基星相擇日舘 。
⊙ 地址:新北市林口區竹林路552號。⊙ 服務電話: 02-26033157
⊙ 服務時間:AM9:00至PM5:00 ⊙請先預約⊙
⊙ 服務項目:命理諮詢,八字流年,紫微斗數,合婚擇日,公司取名,個人命名,風水地理,陽宅鑑定,五術傳授。
E-Mail: chou.joujee@msa.hinet.net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9-02 10:2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8689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