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7790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ohnnydee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鲜花 x2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测试][显示卡] [XF]师兄弟武艺切磋,ATI 4890到底比4870强多少?


咱们习武之人,要先学的不是武,而是德。因此敬老尊贤长幼有序兄友弟恭这是基本道理,不过师出同门的师兄弟,往往缺个练靶的,常常也把其当作喂招长经验的对象。这事情就很容易发生在NVIDIA以及ATI两方阵营的显示卡效能上,小弟也做过不少这种师兄弟对着干的评测,当然嘛,要出去光耀师门,可得先有几把刷子不是吗?今天的师兄弟乃系出于ATI,目前的大师兄就是4890,而因为荒废武艺变成二师兄的4870,心有不服,密集特训了大绝招-无敌风火轮,特约大师兄一战以切磋高下,看看谁才是中国古拳法的传人啊。


ATI从去年的市场策略就显得相当的积极,除了与多家游戏厂商寻求赞助、优化、合作以外,对于娱乐用显示卡也缩短了它的上市时程。在2009年4月6日,ATI更提早了原本预计是5月强档的4890最高阶单卡的发布,使得原本老神在在的NVIDIA的GTX275单卡也改在同天发布,而至于这两张卡的对决,请看小弟上一篇。很多人,包括小弟在内,买到这张卡的第一个感觉就是"4870超频版",因为它在很多地方都与4870太过相似,而且猛一看似乎只有时脉上的提升,而没有其它太多令人惊喜的技术在内,例如大家早先认为的40nm制程进步,在4890上面还是维持了55nm。


制程进步与采用的主因


如果你是个从5、6年前就喜欢注意显示卡市场的朋友,应该还有印象对于当时的NVIDIA率先把5800系列投入新制程的故事吧?当时的良率以及多种问题,使得现在的NVIDIA不再抢先投入,反倒是ATI在这方面积极的展现企图心。我想大家一定也都知道,两家GPU核心的代工厂,都是同一间叫做"台湾积体电路"的公司,那么照理来说应该是两家都会同时推出新制程产品才对,不过现在的情势观来,反而是ATI领先?(最新的40nm制程的4770已经让小弟颇为惊艳了)这是因为全新的40nm在中低阶核心上面的良率已经有水准,可是一但转为时脉更高,电晶体数目更多的高阶核心来生产,两家公司很快就知道一点,TSMC的40nm技术在高时脉下可能还是有些问题需要先被排除,这也是为何两家的高阶单卡目前还尚停留在55nm制程。不过讲这么多,最快的方法还是直接来对照吧。今天除了小弟的ASUS 4890以外,另外还借来了公版4870 1G(已经买不到了的屌货)、微星4870 1G来跟4890对比,您就可以了解4890的进步与提升的幅度了。



本次测试平台小弟也升级成X58了,以超低代价买来的i7 940 ES与ASUS Rampage II Gene所组成,当然,为求数据准确,小弟维持了CPU以及记忆体的预设值时脉设定,只有关闭C1E等功能而已。而在驱动的部分,则是以目前ATI公布的Catalyst 9.4 Vista 32为主。


GPU-Z篇



首先我们用GPU-Z 0.3.3所读取到卡上BIOS的数值来看,由左至右依序是ASUS 4890、公版4870、MSI4870,为了方便阅读我把有差异的部分以红框圈起。当然第一个编号不同这各位已经熟知了。再来看到的就是核心尺寸大小的不同,在4890上面,核心的尺寸是282mm,公版以及MSI的核心尺寸都是256mm,这多出来的26mm到底差别在哪,我们暂时还无法得知,不过对照下方的SP流处理器部分是相同的,小弟个人推测很有可能ATI对于4890上面是在稳压以及供电以及着色速率做了改进,使得两者之间的预设时脉就差了100Mhz之谱。其次是因为时脉提升,导致4890的像素着色速率为13.6GPixel/s,比起4870的12.0GPixel/s多出了1.6GPixel/s,同样另外一个速率也从4870的30.0GTexel/s多提了4GTexel/s,来到34GTexel/s。4890的GDDR5的时脉也很恐怖,预设就是975Mhz,比较4870的900Mhz多出了75Mhz,因此记忆体频宽也从4870的115.2GB/s,提升到124.8GB/s,在汇流排位元数不变的情况下(都是256bit)4890的效能光看帐面数字至都提升约10%以上。这边也看出一件事情,MSI的4870 1G并没有偷偷超频,不过对比蓝宝提供的4870公版,Layout以及用料还有散热确是几乎大整修过一番。


外观篇



当这三张卡一起出现的时候,让我小兴奋了一下,但可惜RV790不能跟RV770一起交火,不然还真的有点3 Way SLI的FU啊。可惜4870公版借用时间太短了,真的来不及做些细部拆解。(由前至后依序是MSI 4870、公版4870、ASUS 4890)



MSI这张的散热部分是整张卡的精神所在,其他两张则是TT代工的同一颗散热器。



卡片长度来讲是一模一样,不过微星那散热器的6mm还是5mm的热导管硬是高出许多。



在不拆卡的情况下看到的是供电部分可以说只有pin一样其他都不同。



微星这张4870标榜的是9cm大扇,配合两根粗勇热导管,以及扇形散热鳍片,让它的工作温度完全不像是4870,而且在输出介面的Layout上也提供了三个世代的端子(HDMI、D-SUB、Dual-DVI),这一点真的很方便,在这边也想建议两家原厂,以后出卡片就直接在公版上提供这些Solution吧。



这片是从ATI最大的合作伙伴-蓝宝处借得的,这是很难、很难借到的4870 1G版本,之前怎么借都是只有512MB,如果借来又怕是另外一次的同花打福尔豪斯了。



虽说4890是开放给各家自行设计,不过ASUS做为第一炮显然保守多了,仍是采用公版的散热器。



在核心上面,4890与4870的电晶体排列方式就有点不同,如果单以规格来认为4890只是4870的超频版,我觉得不太公平。(请原谅散热膏清不干净),而在记忆体上面,则同是GDDR5的奇梦达颗粒,只是周期不太相同而已。编号是 IDGV1G-05A1F1C-40X。



在奇梦达官方(虽宣布破产不过网页仍存)的产品列,1G容量的GDDR5只有两种,ATI采用的是预设可上1000Mhz的版本,因此各位拿到手上的4870还是4890,记忆体至少可超1000Mhz哦。



在供电方面,4890的供电相数是3+2+2相(GPU3相主要供电+2相辅助稳压,2相对记忆体稳压),4870则是GPU3相+记忆体2相,因此从供电组数的数量来看,4890要比4870来的耗电,但是微星这张的用料就与公版不同,看来是等级比较好的PWM,等等做个平台耗电观察就可以得知了。



写稿当中,得知一个消息,就是小弟手上的MSI 9公分扇听说出了包,有人风扇直接掉下来,因此特别Highlight一下这个风扇,以小弟测试时一天平均使用超过7小时操兵程度来看,倒是没有遇到这个状况,因为它比起另外两个鼓风机式的散热器安静多了,我个人在这个当下反而比较喜欢用这张4870,也或许是我运气好没遇到,但从风扇的设计来看,它的支点只有在底部而已,只用焊锡固定的说法我也持保留态度,希望这只是个案而已。


效能&平台耗电量测试


这次因为平台从QX9650、DDR2升级到I7 940、DDR3三通道6GB,因此测试成绩无法沿用上次的,所以三张卡我全部重新测过,在BENCHMARK的部分,选择3DMARK06的1680以及1920的8AA当作测试项目,另外还有UNIGENE的TROPIC DEMO 1.1的DX10.1测试1680及1920的8AA;没办法,这三张都是系出同门的AA卡,直接测试两种不同解析度的8AA,相信也是一般用家使用的状态(实际上,我只要有这种卡在手,进游戏不管甚么鬼都调到最高的)。而游戏的部分共选择八种游戏当作测试标的,由于ATI绑标的游戏现在开始稍微多了点,也让我有比较多一点选择。测试游戏的部分有:

#1 Call Of Juarz (DX10)
#2 FARCRY2 (DX10)
#3 CRYSIS (DX10)
#4 CRYSIS WARHEAD(DX10)
#5 HAWX(DX9.0c<-因为选用DX10游戏始终无法顺利开启)
#6 DevilMayCry4(DX10)
#7 The Last Remnant(DX10)
#8 X3 Terran Conflict(DX9.0c)

测试条件都是以1680、1920两个解析度为主,除The Last Remnant不能调整AA,以及COJ的反锯齿以MSAAx4为主,其余皆以8AA执行,游戏图型品质皆为最高,成绩将以图表来做对比,原图档截图皆有保留,怕图片过多因此改采图表呈现。在耗电量部分是以变电家来观察整体耗电的待机以及显卡全Loading状态(皆取3DMARK06的飞龙在天桥段为Full Loading观察值)。至于在4890超频的部分,使用ATI Catalyst 9.4内附的Overdrive功能,在试跑了几个设定之后,以核心930Mhz,记忆体1000Mhz比较稳定,其他不是破图就是当机,这样比起原本的850Mhz也进步相当多了,遗憾的是忘记测试温度及耗电,已经测到头晕了,而且卡片又被好朋友凹去玩一阵子,留待下次补测。


平均效能多15%,耗电量以及散热均有进步



抱歉我是个粗人,图表的部分还是第一次用EXCEL制作,请见谅。从这张总表来看,4890与公版4870或者MSI的4870不论在测试程式或者是游戏中的表现,几乎是呈线性的10%-15%幅度之间赢过4870,在待机耗电量上面确实有进步,比起公版4870耗电量减少约40W左右,当全速时多出公版4870约20W,不过这个地方最强的是MSI的4870,不论在待机或者全速都有相当令人惊艳的表现,看得出微星针对令人诟病的4870功耗下过一番苦工来做改良,而ATI改良的4890更是在这方面更为优异,GPU核心比起4870多2相还能压在一定的功耗以及热能范围内,比起调教过的4870不遑多让。而当4890进行超频过后,比起未超频前也是获得约10%的进步空间,而且有高手似乎还把这张4890弄到了一个升天的地步,当然,那是有修改电压、供电、稳压以及散热的大整顿,总之那位叔叔有练过,千万就别学他们了。


怎样才是聪明选择?


其实如果是从未买过4870的人,我建议您可以看现在的4870就好,各家均有推出MOD版本,而都在功耗及散热上做了很大的进步,也不会输给4890太多,在价位上现在更是已经低到一个水平了。(4890与4870目前售价差距约2K左右)至于在那个当下早已经入手4870公版而叫苦连天的玩家们,你们的确很适合去升级4890,公版4870过热而送回RMA的例子已经太多,好家在现在买的到的都是厂商自己设计开发的版本。因此以我来说,我既没有购入当时的公版4870,也没有选择现在MOD过的4870,当然入手4890感觉还算不错,因此希望这篇文给想要在这两张之中选择的朋友一个参考啰。

附件:

所有测试截图打包在此下载,档案大小17.90MB,仅供参考。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30 23:4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60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