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016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lyson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79 鲜花 x69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3
[晴天][快乐] 谁偷走了我的「名字」?
谁偷走了我的「名字」?

本文转载自http://www.wretch.cc/blo.../10151779

  标题的灵感是来自于前一阵子的一本畅销书「谁搬走了我的乳酪?」。没有看过或听过的朋友不妨上google或yahoo查询一下。故事中的两只老鼠和两个小人,对于自己原本拥有的乳酪山的突然消失,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态度。老鼠马上接受了乳酪山已经不存在的现实,于是启程去寻找下一座乳酪山,最终也找到了新的乳酪山;而看似善于说理的两个小人,却选择在原地困惑,生气,为了乳酪山为何不见而争论不休,只是坐等着那个搬走乳酪山的人哪一天是否会把它给还给自己,而乳酪山却不曾再回来过。



  我们的国家因为历史和国际现实的因素,确实在世界上处于一个很特别的状况之中-国家的名字被偷走了。因此,在许多的国际官方场合中,我们的国名和国旗仿佛成为了一种禁忌,无法以本尊出现和其他国家一起并列。对于这种情况我相信全体国人都很难过。



  这个困境因为国际现实因素,而很难在短期内改变。有些国人接受了这个现实,于是专注于价值的创造,如:台商、云门、慈济、王建民、李安…等。这些英雄在国际舞台上发光,用另一种方式提升我们在国际间的能见度,也创造了国家的软实力。国家软实力的累积,才会是国家未来在外交场合上的可用力量。



  然而也有另一些国人,选择在困境中忿忿不平。展现出一次又一次充满愤怒、屡屡失控却又于事无补的行为,事后又在自己家里交相指责,划分对立。这种态度对我们的国家到底有什么样的好处?为什么现在的国人(蓝绿都有)似乎愈来愈喜欢「呛声」?当「呛声」文化愈盛行,我就为我们的国家社会愈担心:难道没人想过「呛声」其实是最没效率的沟通方式之一?也不知「呛声」只会徒然招致对抗和反效果而已?当劣质文化取代了优质文化,如同劣币驱逐良币,有识之士能不忧心如焚?



  善于沟通的人都知道,当你的声音愈大行为愈粗暴,你的诉求力道就会愈小愈不易为大众所接受。当深绿群众为了修理到张铭清而沾沾自喜时,殊不知国际媒体是以攻击事件来描述他们自以为的抗议行为,抗议群众追打攻击一位落单老人,这就是我们给予国际媒体的新闻印象。我们因此感到很骄傲吗?



  在冷战时期,美苏军备竞赛的那个年代,双方都用数千枚核子弹头瞄准着对方国土及重要城市,世界末日的阴影带给全世界及美苏两国的人民的恐惧,远超过对岸的数百枚传统飞弹不知数百数千倍。请问后来核战危机的化解是靠对抗和呛声吗?美国人民有没有攻击苏联驻美大使?如果做了这件事,是解决问题还是制造问题?



  在此我很沉痛于反对党的沉沦,因为似乎他们只能退守盘据于深绿的政治山头,未来重新执政的机会愈来愈少。更可怕的是,他们又退化回当初的街头路线,但是政治时空已变,正当性已远不如当年。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现在面对的不是万年不退的老国代,而是一位高票当选的民选总统,不要忘记这一点。



  另外,我真的希望大家不要再觉得「呛声」很威风很爽。在我眼里,那不过是帮派小混混的技俩作风而已。我最近在看一本明代冯梦龙编着的「智囊补」,里头记载了许许多多古人在解决各种国政问题时所展现的智慧机锋,如何以小搏大,如何化解危机于谈笑间。没想到时代愈来愈进步,如今政治人物的大脑却愈来愈小,连古人都不如,真是汗颜啊。



  我们都想把国家的名字找回来,我们也想化解现代的危机,创造国人的生计利益。但是拜托,这不是靠「呛声」就能做到的好呗!聪明的人做事是化敌为友,愚蠢的人才到处树敌求战。我们要继续进化才会有更多的未来发展空间,这才是真正对自己国家好。


我的心得:
大家互相呛声
对于教育来说…
下一代们学会的是如何更大声的说话
大家一起比卢比爽?
我们要担心的再也不只是名字的事件了…
而是孩子们看到了这些斗争…
他们的心态要如何导正?



只有忙碌才能让自己更充实!
只有忙碌才能让自己更成长!
期待自己可以更成长
期待自己能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标!
献花 x4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欧洲 | Posted:2008-11-06 11:02 |

首页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18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