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95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kanariya716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鮮花 x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台灣] 媒體不能說的秘密
媒體不能說的秘密





媒體,尤其是財經媒體,不論是在金融市場或是投資人資訊取得上,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不過,也正因為角色吃重,我想專文書寫一個章節,說清楚講明白,解讀媒體訊息的關鍵所在。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同樣的,盡信媒體,也不如無媒體!如果你照著看媒體資訊做投資決策,那被有心人士誤導,而做出錯誤決策的機率,可是非常高的。




資訊永遠不對稱


我自己也在財經媒體工作多年。這世上的資訊從沒就對稱過,資訊不對稱是現實人間的現實,古今中外皆然。如何在不對稱的資訊環境中,去蕪存菁,吸收有用的、剔除不可信的財經資訊,才是我們要追求的。




1.受訪者報喜不報憂


通常大多數財經媒體的受訪對象都傾向報喜不報憂。最常報喜不報憂的就是財經政府官員,選擇性的刻意擴大某些偏多數據,作為自己政績表現,因此,財經官員講的話,一定要搭配財經政策以及多元的經濟數據一起解讀才行。


另外,大多數願意接受媒體訪問的產業人士或是上市上櫃公司高階主管,自己手上可能都有一大堆員工分紅配股,想當然爾,報喜不報憂的機率也高。畢竟,沒有多放一點好消息給媒體、給市場、給投資人,那要如何拉抬股價?提高公司市值與身價?又如何高價出脫自己手中持股?何況這些人本來就比較喜歡在公司產業景氣、業績表現好時,才接受採訪。萬一經營績效不佳,泰半都躲媒體躲的老遠,哪肯出來露臉?


不過,觀察大老闆或產業高階主管的媒體發言,其實也要對照後續的業績跟股價表現,而且這樣的觀察要相當長期才行,因為有些大老闆公司派比較誠信正派,媒體發言的內容,可信度比較高!有些則是相當惡劣,信用、形象也都較差,不可一概而論。至於誰好?誰壞?那真的得要長期做功課才能有判斷力!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某些大老闆講的話,你一定要打折扣!千萬不能太當真!


金融市場永遠同時存在機會與陷阱。像博達、訊碟、皇統、雅新這類地雷股,既不是第一個,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少數特定上市、上櫃公司喜歡操作市場題材、股價,甚至玩弄財務數字,投資人、小散戶想要趨吉避凶,除了長期持續的觀察、檢驗各大上市櫃公司老闆外,別無他法。




2.出貨新聞反著看


少數不肖財經媒體之所以會被業界唾棄為「出貨媒體」,絕非空穴來風。


你如果有蒐集報章雜誌的習慣,其實找一下手邊某些財經報章雜誌,一二個月前或三五個月前的封面標題、頭版頭條新聞,順便將這些標題與其行情後市表現對照一下,大概就可以看懂這些人在玩什麼把戲了!尤其是特定股市雜誌,封面推薦特定飆股、新股時,往往都在股價相對高檔位子,高檔出貨的跡象也頗為明顯,反指標效應極高!


畢竟,在股票市場上,任何人都可能想出貨給你,先行上車的主力作手、機構法人,手上一堆持股的上市櫃公司大老闆、高階主管。甚至某些記者也可能撰寫一些立場偏頗的新聞稿,而不少編輯,更是選擇性的下標題,導致很多新聞內文與標題大相逕庭。


尤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新世紀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08-04-07 12:4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125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