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43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Sally小貓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創作大師獎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寵物園地
推文 x918 鮮花 x234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2
[小品] 在AM與FM之間
【吳淡如專欄】在AM與FM之間


把頻道調到同一個地方,
才能清楚聽到對方的聲音,
善解人意者,耐心總須比聰明多一點。

有個朋友,迷糊程度誠屬天才。
她不只一次詢問我,我的廣播節目到底是幾點?

我記得,我也不只一次很清楚的回答,
是週一到週五早上九點。「哪一台?」「中廣。」


然而,當我碰到她時,她還是抱怨,還沒成功的聽到我的節目,
她認為她車上的收音機壞了,就是轉不到我的電台,聽不到我的節目。
我的那一台可不算小電台,
發射範圍也很強,怎麼想也不可能!
這真是個靈異事件。


撘她便車時,我決定試試看,
是不是她的靈異收音機真的和我過不去?
她打開收音機的頻道說,
諾,妳聽,我調來調去,就是沒聽見妳那一台。
我一看,馬上就知道原因所在:她一直在AM台轉來轉去,
根本沒有把頻率切到FM,難怪她怎麼樣也收不到。


其實,我還蠻感謝他的迷糊。這個迷糊事件讓我若有所悟,
人與人溝通上的誤差,我們所感覺到的「不被了解的孤獨」,
甚或因為長期積怨所造成的爭執,
可能都是因為頻道完全不同,
而我們又固執於「就是應該在這個頻道裡」的緣故,
儘管我們多麼努力的想聽到對方的聲音,
多麼愛他,卻永遠接收不到。


★情人之間也是如此★

比如,剛出社會的女孩,向男友傾訴她在辦公室遭受到的委屈。

通常,頻道不對的男人會有兩種極端反應,
一是:「哼,是誰欺負妳,我去找她算帳」

這種舉動會害女孩丟了工作又被人嘲笑,
女孩當然不會對這種英勇的行為鼓掌叫好。

另一種可能是,男友聽了事實始末後,
板起臉來教訓她:「這就是你不對了,你應該這樣那樣做才對。」

聽了這種訓詞,女孩的臉也會垮下來。
以上兩種反應都會讓女人覺得自己在對牛彈琴,
其實她要的只是「同理心」。
她不是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並不須由別人出餿主意幫她解決問題,
她要的是安慰。


★頻道不對,永難溝通★

分手時也一樣,
頻道上的誤解會使失戀的一方在痛苦中浸泡、掙扎過久而傷痕累累。

不少主動分手的男女對情人說:
「我不適合你,你可以找到更適合你的人。」

其實,分手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另有新歡。
前男友或前女友收到了錯誤訊息,
如果「經驗不足」或「悟性不高」,
很容易在「我哪裡不適合你?我可以改呀」的癡情漩渦裡打轉。
因為方向錯誤,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愛情的出路。


直到有一天,目睹了人家出雙入對的事實,
自己過去所做的種種無謂的努力,只會使他更加痛心疾首。


★親子間也一樣★

當孩子需要被傾聽時,
如果父母馬上跳出來說你不可以這麼說,或你該怎麼做,
急著當判官或輔導老師,頻道不對,
連出自天性的源源愛意都會被阻絕到涓滴不剩。

這種「供需失調」的結果,
只會造成代溝越來越嚴重。
想要成為一個善解人意的人,或想要減少自尋苦惱的時間,
最重要的不是及時當救火隊,而是轉對頻道。

我看過最美妙的解決方式是,
聽完傾訴者的話語,然後以和緩的語氣先行詢問
(暗示著:你知道,我是站在你這邊的):
「親愛的,你要我只是聽你,還是你想要一些建議?」。

也許他不需要建議

先搞清楚,也許他並不需要建議,只是想發洩情緒。

如果你是訴苦者,
而對方向來熱心過度,
不妨也很清楚的告訴他:
「我只是想把事情告訴你,抒發壓力,聽我說說話,我的心情就會好。
不必為我做什麼,我會慢慢想清楚」。

對伴侶訴苦時,最好如此。
因為太愛你、太關心你的人,
總會急著找解決方式或為你行俠仗義,把你的問題搞得更複雜。

把頻道調到同一個地方,才能清楚聽對方的聲音;
善解人意者,耐心總須比聰明多一點。

【心得感想】

當我們與人的意見發生相左之時,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看。
大家都沒有惡意,只是頻道沒有調到最契合的位置罷了。
換個方式,讓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更加的寬廣,
如此一來,包容心更大。
我很喜歡吳淡如的這篇文章,與大家一起分享。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CATV | Posted:2006-12-11 21:4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95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