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509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max8636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散文][分享] 工作大未来
工作大未来



日本狂销120万册的教育书,预见

「世界上只分成两种人,从事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工作并藉此生活的人,以及不是那样过活的人。」从13岁起,就让小孩栽进自己感兴趣的世界,有朝一日,奇迹就会不可思议的展开!

文●胡钊维、王仕琦

这本书,在日本热卖逾一百二十万册。它一上市,二十天内就卖出十三万册,发行至今,销售量是日本教育类书籍有史以来的前三名。超过七千所的日本中学团购此书做为重要参考书,连地方警察局、监狱都购买此书,给打架滋事、飙车、偷窃等,那些对未来无所适从的年轻人。在网路上,每日上网讨论此书的流量逾千人次,出版社因此雇用专人在网站上,处理读者层出不穷的问题。

这是与村上春树齐名,日本畅销作家村上龙的最新着作:《工作大未来——从十三岁开始迎向世界》(编按:日文书名为《十三岁的Hello Work》)。

这本书介绍了五百一十四种职业,虽然只是一部工作大百科,却让人们开启了对工作的想像力。也因此,这本原来设定要给儿童与家长看的书,十九至二十九岁的读者竟然也多达三十三万人,比率高达二七.四%。

该何去何从?对未来缺乏明确目标,八个应届毕业生,一个选择延毕

畅销的背后,来自书中第一个主张:「世界上只分成两种人,从事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工作并藉此生活的人,以及不是那样过活的人。」村上龙说,如果一定要以某种方式获得生活上必要的金钱和充实感,与其心不甘情不愿的从事自己讨厌的事,倒不如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

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台湾每八个大学应届毕业生,就有一个选择延后毕业,比例较八年前增加近一倍。一○四人力银行去年所做的调查也发现:七二%的上班族不满意目前工作。这两个数字背后的原因都直指:人们对工作「没有明确目标」。

黄金十年:十三岁起探索兴趣,出社会前就该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紧接着,村上龙提出解决方案,也是第二个重要主张,对象是十三岁以上的儿童与家长们,他说:「年轻人在出社会之前,就应该、也能够找到自己真正想从事的工作。」而且,要从十三岁开始,就发掘自己的兴趣。

为什么是十三岁?在心理学理论上,十三岁,属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在此阶段前,儿童会大量接触事物,对很多事情都有好奇,但进入这个阶段后,孩子才能运用逻辑与抽象思维能力,判断出自己的兴趣何在。

全球性趋势:英国鼓励十四岁学技艺,德国近七成国中毕业生选技术教育

加拿大温哥华,来自台湾、曾任软体工程师的张孝诚,正到学校接四个孩子放学,他们从八岁到十四岁不等。

这个暑假,张孝诚带着孩子们使用学校发给的各式票券,去游泳、溜冰、打保龄球,只为了探索自我。加拿大的教育理念是,发觉孩子的兴趣,比学会算数、语文等谋生技能更为优先而重要。譬如,他就发现大女儿Becca虽然动作慢,却对钢琴、素描等艺术创造极有兴趣;大儿子Allan,虽然十二个科目的学校成绩都拿B,但他专注于下棋,数学总能得A,加上个性木讷,未来可能比较适合技术研发的工作。

不只加拿大,在德国,父母也协助孩子提早发现能力与兴趣。因为他们在国中毕业后,也就是十五岁至十六岁期间,有近七成选择技术教育,孩子只有一、两天在学校,其他时间则进入公司或政府机构实习当学徒。

在英国,其教育主管机关不但更名为「教育与技术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该部更在二○○五年提出「十四—十九:教育与技能」白皮书,倡导十四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学徒般的技艺训练,为了协助孩子,政府提供校外的机构或技专校院等,让孩子有机会确立自己?甄吨~性向,同时辅以高品质的指导和建言。

这种学校与就业结合的政策,类似台湾的「最后一哩」(last mile)的设计。不同的是,台湾毕业即就业的「最后一哩」政策的适用对象是大学生,但英国却是十四岁的孩子,而且职业的种类相当多元,无论公司规模大小、产业类别、工作性质等五花八门。

金饭碗不再:医师、律师收入下降,不如让孩子跟着兴趣走

在迅速变化的职场上,第一志愿里,除了电机系学生仍然抢手外,律师、医师早已成为「艰困行业」。热门、冷门,有谁算得准?十年、二十年后,热门、冷门可能互易。与其跟着人潮走,不如随着孩子的本心去探索。

为何随心探索工作很重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赛门(Herbert A. Simon)曾提出「十年定律」:任何领域的专家,都需要经历十年的淬炼。除非找到自己的兴趣,否则,一个人要坚持十年,不被挫折打倒,是件苦差事。

职场版的龟兔赛跑,终点赢家,都是为兴趣而工作的人。进入新时代,要找到好工作,梯子不假外求,就在自己的兴趣上。所以杰出者,谈的是:「Show me the work」,而不是「Show me the money」!

村上龙就是一例。五十四岁的他接受本刊专访时,自述:「我是一个创造性强,却协调性差的孩子,从小到大就一直被大人认为,不适合当上班族或从事规律工作。」

于是,村上龙开始与他人商量「想成为作家」这事,但得到的是,「作家是人类生活不得已才去从事的最后一项职业。」但是,村上龙说,在他的人生里面,应该没有能像写小说一般,可以给他充实感的工作了。他一天即使花十二个小时写稿,就算持续写了几个月或是几年,都没关系。顺着中学时发现的兴趣走,村上龙二十四岁时的处女作品,即获得日本文学界最高荣誉「芥川奖」,并因此造成了日本文学史的新流派——透明族,文学地位与村上春树齐名。

在台湾的不同角落,我们看到类似故事。

只要找到兴趣,行行都能出状元,思源焰花公司董事长吴思源也是一例。他从小就爱玩火,曾差点将邻居的房子烧掉,对他来说,「火花划破天际的刹那,所带出的满天烟花与迷雾,是相当迷人的。」

走进吴思源五坪不到的工作室里,超过一百瓶的化学药剂映入眼帘,这里是吴思源的创意发想地,也是他生财的地方。这些药剂有左右着烟火是否光彩夺目的显色剂,也有影响烟火能否顺利爆炸的氧化剂。要从百余种药剂中,挑出几样进行完美的组合已是难事;如何排列,更是个艺术。若再加上包装材质、引信长度与点燃方式,数以百计的变因,一分钟不到的烟火效果,恐怕要花上吴思源上百次的尝试才能成功。

「只要让我看过烟火留下的余烬,我就有把握在一个星期内开发出一模一样的烟火。」别人眼中的危险工作,却是他生命中的成就感动力。他屡次扮演国庆烟火的幕后功臣,甚至连国际知名爆破艺术家蔡国强所使用的烟火,也出自他之手。

挥别迷思:追求主流价值却不快乐

好奇心,往往是发掘自己兴趣的起点。尽管如此,许多人在选择职业时,却常陷入四个迷思:

一、做自己喜欢的事,和赚足够的钱,不能画上等号。
二、人必须进入团体,才能获得明确的利益。
三、工作必须真正投入后,才能知道是不是自己所爱。
四、每个人经过学习就能胜任每件事。



【心得感想】

好的书藉要跟好朋友分享,台湾现在的人学非所用的大约占多数,工作的项目跟就学时所学根本就不同,所以工作时并不是很努力,现在开始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最好是培养兴趣。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6-10-12 18:1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310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