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7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uliechun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 鮮花 x1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酸角豆樹下的省思
酸角豆樹下的省思

每次我到緬甸的鄉下去探望接受獎學金計畫認養的小朋友時,總會想除了每個月十塊錢美金的獎助學金之外,還有什麼可以為他們做的。

到寺廟自辦的僧學校去,對於生活在物質生活條件優渥的城市人來說,無疑是個學習謙卑的好機會,所謂的教室,往往只是木板搭成搖搖欲墜的草屋,雨季或颱風過後,甚至連草屋都沒了,只好在酸角豆樹下上課,因為老師們大多都是當地寺廟自己掏腰包,或者是當地信徒流輪每戶按月付的,所以薪水和政府成立的學校不能相提並論,往往一個大學畢業的老師,月薪只有三塊美金,所以很難找符合資格的教師,很多時候都是中學畢業的學生,將就著從小學一年級教到中學,通通都在一間教室裡。

看小朋友連教科書都沒有,每個人就只能盯著黑板死背,比如上英文課的時候,往往老師自己連基本的問候語都不會,以至於學生們只能將錯就錯,學了也是白學,讓人覺得很心疼。

『我們除了資助小朋友和小沙彌之外,也來幫忙做老師的培訓吧!』我們不只一次跟各個學校的寺廟住持建議。畢竟有錢上學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合乎基本資格的老師,仍然無法提升教育品質。

我知道政府有一種專門提供老師的六個月訓練課程,每個週末上兩天課,專門針對課程教材的進度,訓練非正式的老師們該怎麼授課,雖然比不上正式的師範教育,但是毋寧是一個補救的好方法。

『如果把老師訓練好了,他們就會去政府學校找薪水比較高的工作了,我們不就沒有老師了嗎?』往往寺院辦學會遇到這樣兩難的瓶頸,似乎老師不好才待得住,政府往往抱著同樣的心態,所以當地大學也是開開關關,擔心年輕人書讀多了會造反,寧可讓年輕人不要讀太多書,我認識一個電腦系的大學生,幾乎天天都窩在家中,無所事事。

『今天又不用上課嗎?』我好奇地問。

『去了也是白去,』他理直氣壯地說,『我們學生到校,老師沒有來;要不然就是老師來了,學生沒有到。就算老師學生難得都到了,結果停電電腦不能用。』

『那你們要怎麼學?』

『教授都會在自己家補習,有交錢的就會洩題,考試一定會過。』

『那家裡沒有錢補習的怎麼辦?』

『反正畢業證書付錢就有了,所以會不會都無所謂。』大學生無奈地說。

聽到這樣扭曲的教育制度,讓人十分憂心,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無論貧富,教育程度都是一代比一代高,但是在目前的緬甸,卻是一代不如一代,往往七八十歲的老人家,都能說得一口流利優雅的英語,飽讀詩書,但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卻大字不識幾個,如果真的要幫助孤兒貧童和小沙彌,許他們一個未來,光是付錢讓他們上學是不夠的。

於是我們跟許多老師訪談,試著了解他們在想什麼,又需要什麼,幾乎每一個老師,都對孩子充滿愛心和耐心,也不在乎掙錢多寡,但是如果能夠得到正式的訓練,並且不用在外面靠補習賺外快就可以養家活口的話,他們也都希望能夠改變這個陋習,沒有一個老師贊成這種本末倒置的教育方法,都是因為生活艱難才出此下策,所以我們在想,或許等這個獎學金計畫腳步更穩固的時候,我們能盡快送老師們去受訓,受訓以後如果他們能夠留下來教導這些貧苦的小沙彌跟孤兒,說不定我們也可以比照認養小朋友的計畫,讓捐款人選擇贊助合格老師的薪水,這樣一來,有心的老師們將可以比照政府學校的薪水,幫助最需要幫助的小朋友,相信不但可以讓原本的老師留任,甚至還會吸引更多的好老師,加入我們計畫的陣容,改掉變相補習的陋習,塑造一股教育的清流,那不是一舉數得嗎?

但是這都是未來的事,想要做得很多,但是什麼都得一步一步來,量力而為,首先要把孤兒貧童和小沙彌的認養計畫做得更紮實,建立起良好的信用,才能將養恩計畫提升到訓練教育人才的層次,而這一切,過程的每一個點點滴滴,可能都比最終的結果來得更加意義深長。

【心得感想】

現實還是很殘酷的
雖然我們有善心要讓他們學習智慧
但是人還是被金錢給打敗了
也許
要在好好思考該如何改善這個問題才是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新世紀資通 | Posted:2006-05-06 11:28 |
babychi0320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鮮花 x85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也許他們有他們的難處,基本的生活還是要能過的去,才能去顧別人的吧


http://tw.myblog.yaoo.com/babychi0320/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6-05-06 12:19 |
Ivon 會員卡 葫蘆墩家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個人商品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驗證會員
級別: 榮譽會員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38 鮮花 x1423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juliechun於2006-05-6 11:28發表的 酸角豆樹下的省思:
酸角豆樹下的省思

每次我到緬甸的鄉下去探望接受獎學金計畫認養的小朋友時,總會想除了每個月十塊錢美金的獎助學金之外,還有什麼可以為他們做的。

到寺廟自辦的僧學校去,對於生活在物質生活條件優渥的城市人來說,無疑是個學習謙卑的好機會,所謂的教室,往往只是木板搭成搖搖欲墜的草屋,雨季或颱風過後,甚至連草屋都沒了,只好在酸角豆樹下上課,因為老師們大多都是當地寺廟自己掏腰包,或者是當地信徒流輪每戶按月付的,所以薪水和政府成立的學校不能相提並論,往往一個大學畢業的老師,月薪只有三塊美金,所以很難找符合資格的教師,很多時候都是中學畢業的學生,將就著從小學一年級教到中學,通通都在一間教室裡。

『如果把老師訓練好了,他們就會去政府學校找薪水比較高的工作了,我們不就沒有老師了嗎?』往往寺院辦學會遇到這樣兩難的瓶頸,似乎老師不好才待得住,政府往往抱著同樣的心態,所以當地大學也是開開關關,擔心年輕人書讀多了會造反,寧可讓年輕人不要讀太多書,我認識一個電腦系的大學生,幾乎天天都窩在家中,無所事事。
.......

但是雖然不要唸太多的書
也要注重能力方面的
因為現在的能力很重要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政府網際 | Posted:2006-06-12 14:1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98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