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069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助孕靠科技 不妨試試自然生殖法
【記者薛桂文/報導】

據估計,台灣每十對夫婦,就有一到兩對不孕,使得試管嬰兒等人工生殖科技大行其道;但目前卻有醫院反其道而行,引進堅持不用人工生殖的「自然生殖科技」,藉由調理夫妻雙方身體,達到最易受孕的狀態,解決不孕困擾。

耕莘醫院婦產科醫師張正坤表示,「自然生殖科技」是由天主教醫療系統所發展出來的,因為天主教主張生命應自然誕生,所以對生不出小孩的夫婦,應盡力找出可能的原因,給予適當治療,使其自然受孕,而非求助人工方式。

這套方法的重點,是生殖專家Thomas Hilgers在1970年代發展出的「陰道黏液紀錄系統(VDRS)」,他評估許多病患後,歸納出女性陰道分泌的黏液有一定周期變化,是有效的生殖力指標,只要掌握此一周期,即可使受孕機會大增。

根據Hilgers觀察,女性的動情激素除了刺激卵泡成熟,也會刺激子宮頸的腺體分泌陰道黏液,構成如葉脈狀的網絡通道,其作用一是幫助健康的精子向前移動,一是困住品質不佳的精子;所以,黏液愈多,通道愈密集,精子也就愈容易游向卵子。

而陰道黏液紀錄可將月經周期分成:經血期、排卵前乾燥期、黏液期、黏液高峰日(即排卵日),以及黏液轉稠、變乾燥的黃體期;若這個周期出現異常,則女性健康便可能出問題。

例如,黏液期少於四天,或完全沒有黏液,很可能患不孕症,若這種情形合併經痛,應檢查是否有子宮內膜異位;如果黏液忽有忽無,且月經周期大於38天,須考慮多囊性卵巢的可能;而子宮頸發炎或陰道發炎時,也會有不正常的黏液分泌。

此外,當外陰紀錄出現黃體期忽長忽短,不同月份的差距大於四天以上時,很可能就是乳癌的警訊(八成乳癌患者有此現象);如果紀錄顯示黃體期少於九天,可能是體內黃體素不足,如此在懷孕過程中,很容易早產或流產。

張正坤表示,婦女經指導,自我紀錄陰道黏液至少三個月,配合荷爾蒙評估、基本的生理檢查,再對症下藥;若黃體素不足,補充口服的黃體素,排卵不佳使用排卵藥,子宮頸發炎則用抗生素,而有些藥物如維他命B6等,也有助改善黏液分泌。

當然,自然生殖科技並非完全不動刀,如果女性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輸卵管阻塞或沾黏等不孕原因,必要時也會以腹腔鏡手術治療,排除可能的受孕環境障礙。

而在男性方面,也要進行精液分析,如果精蟲品質不佳,除須接受治療外,也應調整生活作息,養成運動習慣,使精蟲品質提升。但張正坤強調,正常精液每西西約有兩千萬隻精蟲,但只要根據陰道黏液紀錄,算準最佳受孕時機行房,臨床上有人每西西精液僅三到五萬隻精蟲,仍能成功受孕。

這套技術在歐、美、澳等地實施二十五年,雖非醫界主流,但成效並不比人工生殖科技差;2004年7月在美國奧哈瑪舉行的自然生殖會議中,愛爾蘭發表的經驗顯示,95對曾接受試管嬰兒失敗的夫妻,改用自然生殖科技後,78%成功懷孕。

張正坤指出,國內治療不孕偏重人工生殖,幾乎無人學過「自然生殖科技」;耕莘因是天主教會醫院,鑑於目前為了作試管嬰兒,必須製造許多胚胎,或在懷了多胞胎後進行減胎,有違天主教義,所以院方送他去美國進修,引進這套方法。

張正坤說,自然生殖科技的費用低,且不像接受人工生殖,婦女必須打許多針、受許多苦,而多胞胎、早產機率也比試管嬰兒低,對胎兒比較好;唯一不便的是,費時較久,且患者每天作紀錄較麻煩,不像人工生殖可在短期內有結果。

【2005/10/11 民生報】 @ http://ud...om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10-12 20:46 |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自然生殖科技 不少醫師持保留態度
【記者薛桂文/報導】

有醫師認為,所謂「自然生殖科技」,其實就是不孕症的基本治療方法,較適合有宗教考量者,或無法使用人工生殖技術時的另一種選擇,且前提須夫妻雙方的生殖系統大致正常,沒有嚴重、無法治療的問題。

此外,醫師質疑,現今社會講求速度,多少人有信心及毅力,肯一步步慢慢來,花上數月作紀錄、嘗試、等待?尤其高齡的不孕夫婦,生育須爭取時效,應否花那麼多時間嘗試,且效果又難預期?恐怕也須三思。

耕莘醫院婦產科醫師張正坤說,若依天主教教義,試過許多方法仍無法受孕者,代表上天對他們有不同的使命,或許是領養小孩,或將這份愛發揮在其他領域,所以並不建議這些人再嘗試人工生殖。

此外,因黏液問題而不孕者應只佔極少數,所以紀錄黏液周期,藉此提高受孕機率,不少醫師仍持保留態度。

【2005/10/11 民生報】 @ http://ud...om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10-12 20:4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85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