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87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未來科學] 減緩中風傷害 「藥」通過血腦屏障
【記者林進修/報導】

經過多年的研發,國家衛生研究院奈米醫學研究中心找出中風後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的粒子大小,今後只要設計出符合此一大小尺寸的藥物結構,再透過奈米載體的運送給藥,將可大幅提升中風治療的成效。

國衛院奈米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楊重熙表示,正常人都有所謂的「血腦屏障」,據以阻擋血液中的荷爾蒙、蛋白質等物質進入腦部,進而對腦部造成傷害。

然而,一旦爆發缺血性中風後,扮演守門員角色的血腦屏障即出現變化,其通透性增加,致使不少血液中的有害物質紛紛湧進腦部,讓腦部傷害加劇。但危機即轉機,如果能找出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的粒子大小,就能設計出符合該尺寸的治療藥物,長驅直入腦部中風部位,減緩中風傷害。

為此,該研究中心透過活體的動物實驗,在缺血性中風老鼠體內注入不同大小的螢光粒子,再觀察這些螢光粒子的走向,結果發現大小介於20~100奈米的螢光粒子,可以通過血腦屏障。

楊重熙表示,不少傳統中風治療藥物的粒子,尺寸都在微米以上,無法穿透血腦屏障。既然已找出穿透血腦屏障的粒子大小,今後只要將這些藥物的劑型設計成20~100奈米大小,放在合成的奈米載體中,再透過靜脈注射方式,就能送抵中風部位,發揮藥效。

楊重熙強調,藥物粒子愈小,在血液循環的停留時間愈久,被送抵中風等受創部位的機率也愈大,其藥效當然可以維持得更久。

20~100奈米的粒子到底有多大?楊重熙說,1奈米為10的負6次方釐米,也是10的負9次方公尺。一根頭髮的直徑約0.1釐米,那麼1奈米就是10萬分之一頭髮直徑的大小,由此不難發現20~100奈米的粒子確實很細、很小。

【2005/09/19 民生報】 @ http://ud...om


醫學辭典》血腦屏障
【林進修】

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指的是人體自我防禦的一道機制,其作用是將一些有害物質阻絕在腦部外面,以免造成腦部傷害。

就任何一個正常人來說,都有血腦屏障,如此才能讓血液和中樞神經系統互不相通,「井水不犯河水」。比如說,跑步或遇到緊急狀況時,體內的腎上腺素會大量分泌,促使心跳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如此才有足夠的肌肉能量來應變。然而,腎上腺素只在血液循環中游走,不會進入腦部。

一旦血腦屏障出現問題,其通透性隨即增加,腎上腺素就會伺機穿透血腦屏障,到達腦部,進而傷害腦細胞。除了腎上腺素外,血液中原本進不了腦部的荷爾蒙、蛋白質等物質,也會在血腦屏障出問題後,大舉入侵腦部。

如果將血腦屏障看成一道牆,中風等中樞神經系統受傷就像在這道牆上挖個洞,讓腦部曝露在危險之中,致使中風症狀加劇。

【2005/09/19 民生報】 @ http://ud...om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9-23 16:50 |
andy01230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醫學真是越來越進步阿 只能說人類太強了 什麼研究都快阿 真是佩服阿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0-03 09:2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136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