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13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Goca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問-時間為何物(3)
反覆呈現的自然韻律

時間的本質是個傷腦筋的問題,自古而然,不只物理學家、哲學家念茲在茲,人類學家也著迷。西方以外的許多文化都認為,宇宙事象發生的序列是循環的,即非直線式的(見本期《科學人》86頁〈文化決定時間〉一文)。然而,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時間不只是真實的,它還是我們做任何事的支配力量。我們不斷注意鐘錶上的時間,無論那是天性還是訓練的結果。

我們感到自己處於過去與未來的夾縫中,或者某個傳統社會中的人覺得自己陷身於曼荼羅那反覆呈現的自然韻律中,也許都與同一個基本的生物實體有關︰我們的體內到處都有時鐘,不斷地滴答運行,有的控制我們在棒球場上的揮棒時機,有的告訴我們該睡覺了,也許還有一個負責通知我們大限已到(見本期《科學人》64頁〈生物時鐘滴答滴〉一文)。

生物學家現已開始研究這些生物韻律的性質。我們覺得歡樂時光最易消逝,科學家正探索大腦中製造這種感覺的區域;我們出席一場關於加拿大利率政策的單調演講,會感到度日如年,也是那些區域的傑作。科學家也開始了解,不同種類的記憶,與事物在時間中的組織與回憶方式有關。神經學家研究各種形式的失憶症,發現有些病人喪失了正確判斷時間的能力,有的誤差只有幾個小時、幾個月,還有的搞不清十年前十年後的事。這些病例提供的線索,方便學者找出大腦中處理時間感的中樞(見本期《科學人》78頁〈記得當時〉一文)。

記得我們在事物秩序中的位置,決定了我們的身分與角色。所以到頭來,時間是否在宇宙中是個有堅實物質基礎的存有物,其實並不重要;要是時間只是個幻象,也是個我們堅持不放的幻象。這第四維度與空間的三個維度相輔相成,我們對它的崇敬與我們內心深處的一份渴求有關:我們所擁抱的時間紀念碑都有意義,譬如生日、春節、國慶日,它們全是我們可與其他人分享的。不然,2000年1月不但與基督一生的重大事件無涉,以其他的紀年系統而論,也算不得是真正的千禧年,我們怎麼會舉行那麼狂熱的慶典?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會慶祝下一個千禧年(要是人類到時候還生存在世上的話),同時,我們會繼續慶祝父母的金婚紀念日,以及我們社區義勇消防隊的20週年紀念日;這樣做,是唯一使世界顯得有層次、結構的方式。現在世上充斥著各種抹殺時間的事物,像是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一小時照片沖洗服務、快速結帳櫃台、當天到的快遞等等,將我們的永恆感都剝奪了。【本文轉載自2002年11月號】

【延伸閱讀】

《毫秒必爭─全面加速的時代》(先覺出版),前文提到聯邦快遞的例子就是引自此書。書中帶領讀者進入速度掛帥的現代世界,看看在這個科技新世紀中,各種事物不斷加速進行,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何種影響。

《時間革命》(Revolution in Time,哈佛大學出版),作者哈佛大學歷史與經濟學教授藍迪斯(David S. Landes)著有《新國富論》(時報出版),《時間革命》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以宏觀的角度探討「時間」之於人類的意義,包括人類計時的歷史、對時間的認知與利用,更論及高科技時代極精確計時器對人類科技、經濟、生活的影響。

帥奇錶Swatch網站,你可以在這裡看到網際網路時間,還可以下載到你的電腦桌面或PDA上喔!

來自 http://www.sciam.com.tw/news/newssho...&DocNo=213&CL=33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8-22 08:2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50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