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39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Goca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問-時間為何物(1)
問,時間為何物?
時間,到底是有物質基礎,還是抽象尺度?
撰文╱斯蒂克斯(Gary Stix)
翻譯/王道還

時間就是金錢。今天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這句格言,是富蘭克林在200多年前創造的。新的千紀年,以及過去的幾十年,使這句話產生了真正的意義。在21世紀,時間的價值就像前幾世紀的化石燃料與貴金屬一樣;時間繼續是刺激經濟成長的重要原料,現代經濟就是以每秒兆位元組(TB)與每秒十億位元(Gb)這些單位為基礎,所以分秒必爭,錙銖必較。

有位英國經濟學教授甚至為富蘭克林的格言設計了數學公式,以捕捉新千紀年的時代精神。根據英國瓦立克大學教授華克的公式,刷牙所花的三分鐘,相當於45美分,換言之,要是一位普通的英國人拿那三分鐘去工作,扣了所得稅與社會安全保險金後,可以賺到那麼多錢。人工洗車半小時,相當於四塊半美元。

這種將時間化約成金錢的方式,也許會將富蘭克林的格言引申到荒謬的地步。但是時間已成為商品,千真萬確,因為我們看待事象流逝的方式,已全盤改變了。人類的基本驅力從舊石器時代以來就沒有改變,都幾十萬年了。人之所以為人,大多基於飲食、男女、鬥爭、避凶的衝動,在原始社群就是這樣了。儘管這些根本的衝動是恆定的,自從我們的狩獵–採集祖先在草原上活動以來,人類文化卻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變動。從石器時代到資訊時代的漫長轉型期間,最深遠的變化也許以我們對時間的主觀感受為主。

時間可以定義成事件的連續流,在其中,過去的事一件又一件地承先啟後,與現在的事件、未來的事件銜接。今天,某個時段裡所塞入的事件已無止境地增加了,無論間距是一年還是一奈秒;技術時代已經成為一場出人頭地的競賽:多多益善,越快越好。葛雷克在《毫秒必爭》中指出,聯邦快遞(FedEx)服務在1980年代使郵遞成為家常便飯,而在過去,寄送商務文件是不作興規定「隔夜絕對送達」的。一開始,FedEx的顧客是占到了便宜,但是不久後,整個世界都期望貨品交寄後第二天早上就要送達。葛雷克寫道︰「每個人都採用『隔夜送達』後,人與人的平等就恢復了,只有大家都加快步伐的態勢不變。」

全球同步化

網際網路出現後,就不必再等待第二天FedEx的送貨車了。透過網際網路,每件事在每個地點都同時發生,無論人在何處,美國的紐約也好,塞內加爾的達卡也好,只要坐在上線的電腦面前,都能在同一時刻目擊網頁的更新。基本上,時間已經超越了空間。瑞士帥奇錶(Swatch)製造商注意到了這個趨勢,甚至還想廢除分隔各地的時區。他們為網際網路設計了新的計時標準,不採取時區制,而是將每一天分隔成1000個單位,世界各地都標示同樣的時間,以通過帥奇錶總部所在地(瑞士俾爾市)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

網際網路的數位時計仍在帥奇錶網頁上與時俱進,帥奇錶總部建築的牆上也掛著同樣的時計,但是它成為世界標準時的前景,大概會與世界語一樣;當年許多人提倡世界語作人類通用語言,可惜壯志未酬。

暫且不談花招巧思,以網路連線的世界,的確將時區界限給抹掉了,這個成就是我們不斷進步的精確計時能力所創造的。多少年以來,我們測量時段的能力,已經與我們控制生活環境的本事直接相關。計時行為也許可以回溯到兩萬年以前,那時冰河時代的獵人在木棍或骨頭上刻洞,可能是為了記錄月相的每日變化。大概5000年前左右,巴比倫人與埃及人為農耕或其他與時間相關的活動,製作了曆法。

來自 http://www.sciam.com.tw/news/ne...cNo=135&CL=33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8-22 08:2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48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