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19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黑暗正義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頭銜:討海人討海人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鮮花 x23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抗生素的抗藥性是怎麼產生的?
抗生素的抗藥性是怎麼產生的?
    抗藥性的出現與普遍化是必然的趨勢:一般以為抗藥性是藥物引起,其實抗藥性是細菌自己產生的。(1)我們知道細菌大約每30分鐘分裂一次,分裂會產生突變;一種抗生素,即使原來足以殺死環境中所有的細菌,經過一定時間過後,突變就可能出現不怕藥的菌株。(2)環境中細菌無所不在,彼此間競爭生活空間與養分。使用抗生素,必然殺死怕藥的菌株,這多出來的空間便會由不怕藥的菌株佔領。(3)當人體感染了細菌,為了救命,使用抗生素是不得不然的。反覆使用之後,環境中便以不怕藥菌株居多,這時使用該種抗生素就沒有效果,也就是抗藥性。
    不當使用抗生素,會加速抗藥性的普遍化,導致抗生素無效。這有兩種狀況:
a. 在不需要時使用抗生素,例如喉嚨發炎、扁桃腺發炎、腸胃炎等病毒性感染。
b. 需要使用抗生素時,沒有完整療程,過早停藥。細菌性感染,例如中耳炎、鼻竇炎、尿路炎等,都有一定療程。很多家長只要小朋友症狀一改善,就未依照醫師囑咐,自行停藥,結果常常三、四天後症狀復發,又要重頭開始;不但花錢費事,且容易使原來有效的抗生素不再有效。舉例來說明,假設感染一百隻細菌會出現症狀,其中一隻具有抗藥性,當抗生素殺掉九十九隻,所剩抗藥的那一隻會被我們免疫系統消滅;假如藥用到一半就停藥,此時症狀減緩,但還剩下五十隻細菌,免疫系統無法獨力消滅這麼多細菌,於是細菌又開始繁殖成一百隻,症狀再度出現,但是抗藥菌株已經變成二倍了。反覆之下,就會變成抗藥菌株佔多數。
    短時間反覆感染,必須重複使用抗生素。環境中還是以非抗藥菌株為主,只要較長時間不用抗生素,抗藥菌株會被佔多數的非抗藥菌株所排擠,便會回到抗生素有效的狀況。這是台灣大部分小朋友最吃虧的地方,因為他們會很頻繁感染,必須反覆使用抗生素:(1)感冒容易併發中耳炎、鼻竇炎等細菌性感染。小朋友對大多數感冒病毒還沒有抗體,只要接觸到傳染源(患者),幾乎都會受到感染。台灣人口擁擠,又集中在托兒所、幼稚園等感冒密集班,想要不感冒也難。(2)過敏患者上呼吸道症狀(咳嗽、鼻水、鼻塞、打噴嚏)經常不斷,一旦感冒則更為嚴重,極容易併發中耳炎、鼻竇炎。台灣有相當高比例的過敏兒,過敏控制又普遍不佳。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1-17 11:0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80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