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09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筱玟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貼圖大師獎
頭銜: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淨空法師講課, 孔明神數解籤
推文 x44 鮮花 x82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狗狗][資訊] 幼犬需要社會化
作者:WCH

現在最新的觀念是在幼犬打完第一劑預防針後就多多帶出門,原因是為了怕牠錯過了「社會化」(SOCIALIZATION)的黃金期。
如果在四個月之前幼犬沒有多多接觸不同環境、不同人、不同狗兒,將來長大後遇到新的人事物就會產生緊張害怕的情形,以人的例子來解釋,就好比把小孩自出生後就關在家中一直到十歲才讓他出門去,他一定會非常恐懼的,而且不知該如何社交。

狗兒社會化不足時,症狀可能為以下其中之一或合併出現:出門會緊張害怕;看到陌生人可能會退縮,對方逼近時可能會低吠或咬人;看到其他狗時過於興奮或害怕,玩耍時咬得太用力或玩耍時很粗魯而惹狗厭;經常和別的狗打架;隨便一個什麼新的東西出現或突然出現就怕得要命。

在美國,PUPPY CLASSES(幼犬班)越來越普通,因為飼主們體認到現在不作社會化的話,晚了就太遲了,而在幼犬班中,他們可以安心讓狗兒與同年紀的狗兒一同玩耍,並且在玩耍中向彼此學習狗兒溝通的方式。

所以,雖然擔心幼犬出外會染病,還是必須帶牠出去見世面,若為了怕牠生病而不帶牠出門,將來牠的問題會更大,牠雖然活著,但牠是一隻出了門就緊張害怕、不知如何和這世上其他生物共處的狗,這樣的牠並不快樂!而且在台灣,狗兒普遍社會化不足,因此而衍生的行為問題也是造成棄犬問題的一個因素。

狗兒社會化的觀念近兩年才引進台灣,所以多數獸醫仍會告訴飼主最好把狗兒關在家中直至五、六個月大,以他們身為動物醫生的立場,為了避免狗兒生病,這確實是為狗兒著想的建議,但若考慮到行為發展的話,並不是最佳的建議。

不管如何,打了第一劑預防針後就帶牠出門吧!怕牠生病的話可以採取一些安全措施,例如不落地、不讓牠亂舔地面。

社會化非常非常重要!!!不要剝奪幼犬學習的權利,也不要造就一隻將來可能有行為問題的狗兒,否則將來不快樂的是牠,頭痛的是你。
~~~~~~~~~~~~~~~~
沒錯~幼犬的確需要跟同儕間互動,免得以後會懼怕其他狗類,不懂得如何跟狗狗同伴們相處.



*..-痛苦使人沉思,沉思使人智慧,智慧使人對生活比較易於忍受-..*

強力推薦☆五歲的心願(OSEAM)☆[影片]美麗畫面描繪如同抒情
      散文,勾勒自然和生命循環,贏得全世界觀眾的淚水與掌聲!!

助讀書之經咒(心經+記憶咒)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台灣固網 | Posted:2005-06-10 13:4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20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