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09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caee13579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2 鮮花 x11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抗脂多醣蛋白,草蝦萃取物,可望對抗敗血症^^"
《 中時電子報   鄒品為/礁溪報導 》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臨海研究站,從草蝦體內,發現抗脂多醣蛋白分子,該分子目前全球僅能從鱟身上萃取,在醫藥界的應用上,可檢測醫材、藥品是否感染格蘭氏陰性菌,甚至還能對抗敗血症。這一發現是台灣生物科技的一大進展。

這項重大發現,由臨海研究站主任郭欽明,率研究助技師陳志毅博士、助理邱伊君與實驗生劉韋誠,經兩年努力所得到的成果,近期內將進行動物實驗階段,研究應用在生技產業上的可能性。

抗脂多醣分子(Anti-lipopolysaccide factor),在1980年代,由國外學者從鱟(Limulus polyphemus) 的血淋巴,萃取出來的變形細胞(Amebocytes),它和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接觸後,即能產生凝結反應。

格蘭氏陰性菌常為手術後的病人帶來危險,細菌大量增生,外膜的內毒素,將導致敗血症,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最後造成休克、死亡。

由於格蘭氏陰性菌細包壁中,帶有脂多醣分子,醫藥界遂利用抗脂多醣分子,遇有脂多醣即會凝結的特性,來檢驗藥品與醫材是否遭到感染。

由於鱟為保育生物,數量稀少,使得抗脂多醣試劑價格非常昂貴,一組高達數千元的試劑,僅能使用五到十次。

陳志毅說,鱟與草蝦皆屬無脊椎動物,草蝦抗脂多醣分子的抑制細菌能力,已可應用於水產養殖上。

同時與鱟中和內毒素檢驗試劑比對,證實與鱟的抗脂多醣蛋白相同,功能亦與鱟萃取的試劑一樣。將來如果開發成功,將是台灣生物科技的重要成就。

現代的醫療技術真的比以前進步很多...雖然這麼說,但是文明病也是愈漸難醫
希望大家多多參考喔~~



如果文章不錯的話,麻煩給朵鮮花或星星!!我會很感謝您的~~謝謝喔!!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和宇寬頻 | Posted:2005-05-27 18:4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22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