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0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sharron530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文章表情[散文][分享] 在鐘擺與鐘面之外
已經午夜兩點,電視上的扣應節目仍然有一群嘴唇,努力而且認真地,為著這個國家的前途上開下闔著。應和著山居屋外從不止息的不知名的蟲鳴,也為黑沉的夜添增了不少的樂趣。長久以來,我已習慣看午夜以後的,重播的,電視扣應節目,這跟在午夜之後聆賞蟲聲蛙鼓有異曲同工之妙。白天或者夜不那麼深的時候,蟲聲蛙鼓會令人厭煩;深夜則不,此起彼落、高高低低、起伏有致的蟲聲,彷彿是大地的呼息,時遠時近,或高或低,特別有助於酣眠。

  抬起眼來,往牆上望去,午夜兩點的鐘,也正一左一右、滴答滴答地擺動著。這鐘,標示著時間,它的鐘擺,則標示著空間。時間,永遠向前,空間則在左中右之間來回游移著。看著看著,我竟看出了興趣來。小時候,車桄寮家中也有一口掛在牆上的鐘,要用手工上發條的。年幼的我,每次寫完作業,或者看書累了,總喜歡看著左右擺動的鐘擺發呆。鐘擺向右之後,接著必然向左;鐘擺往左之後,接著必然向右,但這一左一右之間,仔細注意卻有兩次經過正中央。年幼讓我好奇,是誰發明了鐘擺這樣的玩藝,它不前不後、不上不下,左擺右搖,卻把秒針、分針與時針都向前推了。

  鐘面其實也讓我訝奇,從12繞一個圓圈,又回到12,秒針、分針與時針都走一樣的路徑,卻意指不同的時間單位,秒針必須辛苦地走一週,方才等於分針的一小格;分針必須辛苦地走一週,方才等於時針的一小格。那時阿姆斯壯剛登陸月球,他的名言,因而讓我這個小毛頭體悟到「時針的一小步,秒針的一大步」的至理名言。看著左右擺動的鐘擺,看著循著鐘面繞圈而行的指針,發呆的我常常因為眼睛的終於疲累而酣眠。

  從左邊擺到右邊,電視扣應節目中正橫飛著口沫的來賓,以及他們談論的內容,適巧也在這時把我從酣眠的狀態喚醒回來。這是二十世紀末台灣最壯大的一次選舉,這些為國為民的喉舌們翻動著,在扣應節目主持人設定的議題上翻滾,因應著台灣現實的政治生態,正巧有五個人,分別來自兩大黨、兩小黨以及無黨籍。今晚他們爭辯的正巧是一種叫做「鐘擺」的理論,他們正計慮著「鐘擺理論」對某黨某人有利,而你來我往亢聲地辯論著。

  伴和著屋外的蟲聲蛙鼓,伴和著深沉的夜。我從右邊聽到左邊,又從左邊聽到右邊,這才解開了童年時代好奇而難解的謎,原來鐘擺之所以被設計成左右擺盪的樣子,不是鐘擺自願的,而是一種暗喻。極左極右中間夾著偏左偏右,偏左偏右又夾著正中央,在這五個主要的空間中,立場就被畫出來了,並且也就易於被辨識了。這五位先生女士,剛巧分別據著五個立足點,從他們的脣齒之間攪動的舌頭發出的聲音,彷彿上了發條的鐘擺一樣,滴答滴答,不由自主地在扣問與應答之間,努力著以他們各自的論點詮釋議題這個鐘面。

  而鐘面,同樣也作為暗喻,通過目前正在發燒的選情議題,看來更是相當生動活潑。扣應節目主持人,先是設定了主要議題,接著挑選議論的來賓,然後在扣問的過程中,透過時間掌控、必要的打斷和提醒,主導整個議題的發展。在這有限的一小時中,議題是擺到鐘面上的時針;主持人的扣問,是分針;來賓的應答還有那些扣應的觀眾,則扮演了秒針的角色。秒針發聲的時間少,必須講得快,也要搶得快;分針比較優裕自如,卻必須跟隨秒針推移,掌握時針的動向;而時針則被設定在這一小時內談論的議題之中,要不是草草結束,要不就是在其後的時間中繼續進行,最後還是繞回原點,重新來過。

  空間的轉換和時間的推移,決定了鐘擺和鐘面的擺置;或者反過來說,鐘擺和鐘面的擺置,暗示了立場的轉換和議題的反覆。這恐怕不是用鐘擺這一秒向左、下一秒向右就可以解釋清楚的。鐘擺是為了鐘面而存在的,這一秒向左的鐘擺,在鐘面上是二點三十分一秒;下一秒向右的鐘擺卻是三十分二秒了。而更巨大的、更沉默的時間,則在鐘擺和鐘面之外不斷向前行進,決絕地甩掉我們的青春、智慧,拋開跟不上它的我們。只看到鐘擺的擺盪,就看不到秒針分針時針迴旋鐘面的意指;只看到鐘面的迴旋,就聽不到鐘聲的作響。只看到立場的左右、議題的環繞,可能就扣應不到時間終極的意義了。

  不知名的蟲鳴、可辨識的蛙鼓,擺盪的鐘擺、迴旋的鐘面,在這沉默的夜裡,起起伏伏,持持續續;因著一場選舉而生發的各種爭辯,在午夜三時的鐘聲下嘎然而止,看著左右擺動的鐘擺、繞行鐘面的指針,我終於因為禁不住眼睛的疲累、耳邊的蟲聒蛙噪而陷入酣眠的黑夜之中。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4-16 22:21 |
Ivon 會員卡 葫蘆墩家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個人商品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驗證會員
級別: 榮譽會員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38 鮮花 x1423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sharron530於2005-04-16 22:21發表的 在鐘擺與鐘面之外:
已經午夜兩點,電視上的扣應節目仍然有一群嘴唇,努力而且認真地,為著這個國家的前途上開下闔著。應和著山居屋外從不止息的不知名的蟲鳴,也為黑沉的夜添增了不少的樂趣。長久以來,我已習慣看午夜以後的,重播的,電視扣應節目,這跟在午夜之後聆賞蟲聲蛙鼓有異曲同工之妙。白天或者夜不那麼深的時候,蟲聲蛙鼓會令人厭煩;深夜則不,此起彼落、高高低低、起伏有致的蟲聲,彷彿是大地的呼息,時遠時近,或高或低,特別有助於酣眠。

  抬起眼來,往牆上望去,午夜兩點的鐘,也正一左一右、滴答滴答地擺動著。這鐘,標示著時間,它的鐘擺,則標示著空間。時間,永遠向前,空間則在左中右之間來回游移著。看著看著,我竟看出了興趣來。小時候,車桄寮家中也有一口掛在牆上的鐘,要用手工上發條的。年幼的我,每次寫完作業,或者看書累了,總喜歡看著左右擺動的鐘擺發呆。鐘擺向右之後,接著必然向左;鐘擺往左之後,接著必然向右,但這一左一右之間,仔細注意卻有兩次經過正中央。年幼讓我好奇,是誰發明了鐘擺這樣的玩藝,它不前不後、不上不下,左擺右搖,卻把秒針、分針與時針都向前推了。

  鐘面其實也讓我訝奇,從12繞一個圓圈,又回到12,秒針、分針與時針都走一樣的路徑,卻意指不同的時間單位,秒針必須辛苦地走一週,方才等於分針的一小格;分針必須辛苦地走一週,方才等於時針的一小格。那時阿姆斯壯剛登陸月球,他的名言,因而讓我這個小毛頭體悟到「時針的一小步,秒針的一大步」的至理名言。看著左右擺動的鐘擺,看著循著鐘面繞圈而行的指針,發呆的我常常因為眼睛的終於疲累而酣眠。
.......
有時候努力做好的事情
也是要找出那個問題
對自己也會比較好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10-02 23:4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07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