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499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阿搂哈哈 手机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品] 神的小丑
看过电影《战火浮生录》的人,大多会为片头、片尾巴黎铁塔附近夏瑶宫广场上那场壮观的舞蹈所震撼──一名上身赤裸的舞者站在巨大、朱红的圆桌中央,以强韧而曲柔的肢体呼应蛊惑般反覆出现的旋律,圆桌旁,四十名男子围成一圈,配合圆桌上的舞者,随愈转愈强的节拍愈舞愈烈,至最高潮处骤然同时崩倒。这熟悉的音乐大家都知道是拉威尔的《波烈罗》,但很少人注意到这舞是谁编的。

莫利斯‧贝贾尔(Maurice Bejart),一九二七年生于法国,是当代最勇健、前进的编舞家之一。他三十岁时组织了自己的舞团,一九五九年演出他改编的史特拉汶斯基的芭蕾《春之祭》。在这个新版本里,他把原来选拔少女狂舞至死以祭献土地之神的情节,转化成少女与年轻男子肉体的结合──颂赞生命与爱的力量。贝贾尔成功地掌握了原始的氛围,以充满活力、变化有致的群舞与韵律再现史特拉汶斯基音乐的精神。演出后,爱之者誉之为不朽杰作,恶之者诋之为色情游戏。贝贾尔一跃而为布鲁塞尔皇家剧院的监督,他的舞团则改名为「二十世纪芭蕾舞团」。

「二十世纪芭蕾舞团」的表演颠覆了传统芭蕾美学秩序。贝贾尔的编舞常给人巨大的视觉撞击,他在舞作中引进爵士乐、特技、具体音乐(从现实生活中录下来的声音),并藉歌唱、说话等方式强化表演效果,以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芭蕾不再只是供少数人在剧院里正襟危坐观赏的高雅品,它变成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贝贾尔不断在大型的体育馆、运动场、马戏场公演他的作品。一九六四年,他编舞的贝多芬《合唱交响曲》在布鲁塞尔皇家马戏场上演,先后有五十万以上的人在各地看了此一舞作:经由戴奥尼斯式的舞蹈,贝贾尔让观众与舞者一同完成了他藉贝多芬──席勒──尼采揭示的爱、自由、和谐的理念。

一九七一年,贝贾尔以发狂致死的俄国伟大舞者尼金斯基的日记为题材,编成《尼金斯基──神的小丑》一舞,首演时担纲的即是电影中跳《波烈罗》的舞团台柱 Jorge Donn。贝贾尔引用尼金斯基的话做为主题:「我将扮演小丑,如此他们将更了解我。我爱莎士比亚的小丑──他们非常幽默,但他们仍有恨,他们不是神派遣来的。我是神的小丑,所以爱开玩笑。我的意思是小丑是好的,只要他有爱。没有爱的小丑不是神的小丑。」

贝贾尔自己其实就是小丑,勇敢、厚颜地打破种种艺术的界限。他有时候教旧瓶子装新酒,有时候教驴与马结婚,有时候教西方的丈夫偷东方的香,有时候叫古代的脚抓现代的痒。他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戏外有戏:一群舞者在空荡的舞台上排演,忽然争吵、打斗起来,芭蕾教练前来调停,以演戏的方式告诉他们一个爱与恨的故事──《罗密欧与茱丽叶》,故事演毕,舞者重回舞台准备排演,他们兴高采烈地高喊「作爱,不要作战」,忘却了刚才《罗密欧与茱丽叶》戏中的愁思。他的《火鸟》飞法跟别人不一样,把古老的俄国传说转变成自由与革命的政治寓言:一只身着红衣的男性火鸟,率领一群反抗者,前仆后继地死亡、再生,获得胜利。他采访印度传统音乐、舞蹈,编成芭蕾《守贞专奉》;他研究埃及音乐、历史,编成舞剧《金字塔》;他结合东西方舞者,共同演出取法日本的《歌舞伎》。

他真的是世界的小丑,到处制造玩笑,制造爱的积木。他没有自己的房子。在布鲁塞尔,他有两个房间,房里并无电话,成吨的唱片堆积在地板上,走廊上有两个手提箱:独立和自由──两个手提箱,四海为家,一无所有。

他有的是不断追求新事物的精力。一九八七年,他离开布鲁塞尔,到瑞士洛桑另创「洛桑贝贾尔芭蕾舞团」──这也许是他的廿一世纪芭蕾舞团。一九九一年春天,整个巴黎都在谈他新上演的芭蕾《突然之死》。看过的人说这是他集大成的作品。音乐由轻歌剧到现代歌剧,由交响曲到钢琴小曲。一九六○年,贝贾尔的父亲因车祸突然死亡。一生受学哲学的父亲影响极大的贝贾尔,永远难忘自己见到骤死的父亲时的情景。人终须一死,他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一样突然死,那是最幸福的事。在芭蕾《突然之死》的最末,一名穿蓝衣的女子──静穆仿佛圣母,又仿佛死神──缓缓降临匍匐于地上的男子身上,张开双手,拥抱他。

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感人的一幕。但更令我忘不了是另一幕哑剧──一群舞者,仿佛梦游般行走于舞台之上:有人拿着一把斧头,有人拿着一座巴士站牌,有人抱着一个地球仪,有人抱着一座摇摇木马,有人举着一把大伞,有人套着一个救生圈,有人托着一枝步枪,有人抱着一个洋娃娃,有人推着一辆小脚踏车,有人举着一个衣架,有人拿着一个熨斗,有人拿着一个大水壶,有人拿着一个花盆,有人拿着一个吸尘器,有人拿着一具电话,有人拿着一支铁耙,有人拿着一张摺叠床,有人拿着一条床单……

贝贾尔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如此丰富的生的意象。我想到他在接受访问时说的他的父亲是文化人,也是生活人;我想到他经常说的「舞蹈即生活」。

他是神的小丑,还是生命的小丑?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局域网对方和您在同一内部网 | Posted:2005-04-02 08:19 |
Ivon 会员卡 葫芦墩家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个人商品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验证会员
级别: 荣誉会员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38 鲜花 x1423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阿搂哈哈于2005-04-2 08:19发表的 神的小丑:
看过电影《战火浮生录》的人,大多会为片头、片尾巴黎铁塔附近夏瑶宫广场上那场壮观的舞蹈所震撼──一名上身赤裸的舞者站在巨大、朱红的圆桌中央,以强韧而曲柔的肢体呼应蛊惑般反覆出现的旋律,圆桌旁,四十名男子围成一圈,配合圆桌上的舞者,随愈转愈强的节拍愈舞愈烈,至最高潮处骤然同时崩倒。这熟悉的音乐大家都知道是拉威尔的《波烈罗》,但很少人注意到这舞是谁编的。

莫利斯‧贝贾尔(Maurice Bejart),一九二七年生于法国,是当代最勇健、前进的编舞家之一。他三十岁时组织了自己的舞团,一九五九年演出他改编的史特拉汶斯基的芭蕾《春之祭》。在这个新版本里,他把原来选拔少女狂舞至死以祭献土地之神的情节,转化成少女与年轻男子肉体的结合──颂赞生命与爱的力量。贝贾尔成功地掌握了原始的氛围,以充满活力、变化有致的群舞与韵律再现史特拉汶斯基音乐的精神。演出后,爱之者誉之为不朽杰作,恶之者诋之为色情游戏。贝贾尔一跃而为布鲁塞尔皇家剧院的监督,他的舞团则改名为「二十世纪芭蕾舞团」。

「二十世纪芭蕾舞团」的表演颠覆了传统芭蕾美学秩序。贝贾尔的编舞常给人巨大的视觉撞击,他在舞作中引进爵士乐、特技、具体音乐(从现实生活中录下来的声音),并藉歌唱、说话等方式强化表演效果,以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芭蕾不再只是供少数人在剧院里正襟危坐观赏的高雅品,它变成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贝贾尔不断在大型的体育馆、运动场、马戏场公演他的作品。一九六四年,他编舞的贝多芬《合唱交响曲》在布鲁塞尔皇家马戏场上演,先后有五十万以上的人在各地看了此一舞作:经由戴奥尼斯式的舞蹈,贝贾尔让观众与舞者一同完成了他藉贝多芬──席勒──尼采揭示的爱、自由、和谐的理念。
.......
这个小丑反应着社会年代
让自己懂了一些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6-09-14 20:4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10092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