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929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0306894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头衔:
版主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转贴资讯] BMW新车三连发-小改款新7系列-1系列顶级130i-Z4跑车入门版2.0


革命性科技化顶级旗舰7系列展现更为成熟与优雅的尊贵风范
▓经过三年多的时光流逝之后,BMW旗下顶级7系列终于首度进行改款动作,并在三月份所举行的日内瓦车展中正式发表,进化部位包括有新的引擎、重新调整的内装、动态表现及造型设计等项目。

这款全新车型将提供比其他车厂要更为丰富的级距选择与舒适表现,除了顶级V12缸的760i车型之外,全车系均换上新款引擎,包括入门的柴油版730d与汽油版730i这两款直六缸引擎之外,还有V8缸的740i与750i,在爆发更为强劲的动力与灵活操控性的同时,完全无需向油耗经济性妥协。

改款新730d采用BMW所自行开发的第三代柴油引擎,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了12﹪,而汽油版730i更换上先前已装在630i与330i身上的全新轻量化3.0升镁铝合金引擎,于6600rpm可爆发出258匹最大马力,比起旧引擎要提升有12﹪的马力输出,而30.6kgm的最高扭力甚至可以在2500~4000rpm之间完全释放,让这款新一代730i拥有3.0升级距中最为强劲的动力表现。虽然动力输出增加了12﹪,但油耗成绩并没有此而增加,反而比旧款引擎要提升了有4.7﹪的省油性,有如此表现最主要得归功于Valvetronic气门扬程控制系统的加入,让引擎进气量可以得到更有效率的控制,而Valvetronic这项技术也已成为所有7系列汽油引擎的制式装备。

接下来则是两款全新的V8缸车型,740i将取代现行的735i,虽然两款车型均同样搭载着V8引擎,但740i的排气量已扩大至4.0升,拥有302hp/6300rpm的最大马力,最高扭力为39.8kgm/3500rpm,比735i的3.6升引擎要提升了13﹪的输出功率,油耗性亦没有因为排气量的扩增而受到影响,省油性甚至还微幅提升了0.9﹪。现行的745i是目前7系列全球销售成绩最佳的一款车型,在此次小改款之后将成为750i,将原本的4.4升排气量扩大至4799c.c.,拥有360hp/6300rpm的最大马力,扭力为50.0kgm/3400rpm,让这款大型房车拥有如同高性能跑车的加速成绩,0~100km/h只需5.9秒。至于顶级旗舰760i在动力方面仍维持相同的缸内直喷6.0升V12缸引擎,只在外观及内装部分有所更动。

操控稳定性再提升
iDrive控制更顺手
至于操控表现方面,随着动力输出的大幅度提升,新7系列的全铝合金底盘架构虽然并没有经过更动,但经过重新的修正之后,轮距加宽了14mm而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稳定性与操控表现,另外,原厂这次除了标准版的悬吊设定之外,还针对消费者对于操控性或舒适性方面的不同需求,额外提供两种设定的选配悬吊。以跑车式样为例,在满足7系列车主对舒适性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具运动性的操控特性,而跑车设定与标准版之间的最大差异就在于Dynamic Drive及EDC悬吊组件。主动式电子控制的Dynamic Drive系统藉由防倾杆的软硬调整,大幅降低弯道中的车身侧倾而提升弯道稳定性,至于EDS电子式避震器控制系统,则提供有Comfort、Normal及Sport三种行车模式的选项。

当然新7系列的进步不仅止于上述的引擎及悬吊系统,在外观几个主要部位也经过小幅度的修正,首先在车头方面拥有全新的头灯及保杆设计,前水箱护罩及引擎盖也不大一样,让新7系列的面貌看起来更加威武有神;车尾部分亦换上了全新设计的尾灯组与后保杆,并追加一镀铬饰条,经过这些改变之后,车尾呈现出更为流线的视觉感。轮圈则因应车种与动力的差异而提供有18吋及19吋两种规格。

至于内装方面,经过这几年的经验累积之后,小改款新7系列身上的iDrive控制介面在使用时将显得更为浅显易懂,也拥有更为便利的操作指示,当中还新增不少快速键,可直接选择所需的功能,视听娱乐的多媒体功能也已升级,追加现今风行的MP3和蓝芽系统。此外,新7系列身上的配备项目也有所增加,全车将HID氙气照明头灯列为标准配备,尾灯则拥有最新的两段式煞车状态提示功能,在一般煞车情况下,煞车灯亮度维持传统设定,当遇上紧急煞停状态时,控制系统会依据煞车踏板的作动速度与车速而作出判断,这时尾灯的亮度与照明范围会更加广泛,提高后方来车的警示效果而增加行车安全性。

由于小改款的新7系列在2月份才开始排上生产线,因此按照过往的时间表加以推算,最快要到5月中才会抵台,而且四款搭载汽油引擎的车型包括730i、740i、750i及760i都会引进,但等级较高的750i及760i会以长轴版为主。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售价方面,虽然总代理-泛德公司尚未公布,但据编辑部的估算,虽然至少会有5~10﹪的涨价幅度,但无论在性能表现或配备方面,将会比现行的7系列要来得更为精采。

Baby Bimmer起飞
BMW全新130i搭载一具全球表现最优异的量产3.0升轻量化六缸汽油引擎
随着小改款新7系列的脚步,BMW再次出击,为满足对性能有更高需求的消费族群,BMW继1系列的116i和120i之后,于2月中推出一款搭载强力新引擎的高性能版130i,熟悉BMW车系的车迷们应该可以从车型代号看出这款新车的动力型式。没错!这辆看起来与一般1系列没两样的130i,可是一匹不折不扣的羊皮狼,配置一具与630i及新款330i相同的3.0升直列六缸引擎,同时拥有Valvetronic与Bi-Vanos系统,可同时针对气门扬程与开启时间加以控制,在任何时刻均拥有最佳的燃烧效率。此外,这具部分组件采用轻量化的金属材质所制成的引擎,亦将冷却系统的水泵浦更换为电子式而大幅减轻动力的负载,可输出258匹的最大马力与30.6kgm的强劲扭力,在同级车中几乎没有对手可以匹敌。

成为全球首度采用轻量化铝镁合金所制作的这具3.0升汽油引擎,配合上1系列的轻巧车身与六前速手排变速箱之后,只需6.2秒便可以完成0~100km/h加速,极速因为安全的考量而限制在250km/h,目前市场中的主要竞争对手仅有Alfa Romeo 147 GTA、Audi A3 3.2 V6 Quattro与C320 SE Sports Coupe等高性能掀背车型。但130i在性能方面的特点除了强劲的3.0升引擎之外,前置引擎与后轮驱动的完美平衡性,让130i依然保持与120i相同的前后50:50重量分配,这辆同级车中唯一的后轮驱动车甚至于Nurburgring北跑道创下单圈8分35秒的纪录,紧追高性能版M3之后,从这项成绩亦可以看出130i在性能方面的完整度与均衡的操控表现。

跑车设定为基本款
排气声浪更加奔放
与目前市场中已经开始贩售的1系列相较起来,这辆新款的130i在外观部分并未如动力一般换上运动服装,只能从几个小部位看出端倪,除了车尾的型号标示之外,包括完全镀铬的前水箱护罩、17吋铝圈及口径更大的镀铬双排气尾管。

虽然130i并没有突出的外貌,但内心却热情如火,跑车气氛的营造向来是BMW的拿手好戏之一,这辆130i此次便在排气系统里头加入了新开发的主动式控阀门,可随着油门踏板的作动幅度与速度而启闭,在怠速或低速行车状态下,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而高速运转时则会完全开启,提供更为顺畅的进排气效率及令人感动的饱满排气声浪。至于内装部分,标准版130i采用与1系列Sport版相同的配件设定,包括17吋铝合金轮圈、跑车座椅、真皮方向盘、DSC动态稳定系统,电子式限滑差速器与6具防护气囊等项目,消费者也可以另外指定选配近期受到瞩目的AFS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可随车速而自行调整方向盘的转向齿比。

这款BMW旗下最新的高性能130i,将会在3月份的日内瓦车展中正式登场,但国内由于消费习性不同于欧陆市场,总代理-泛德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才尝试性的引进2.0升120i,因此这款顶级性能版130i必须要等到年底或明年初,看120i的销售状况才决定是否引进。

风中精灵
Z4新增入门2.0版
个性强烈的BMW敞篷跑车Z4,趁着ཁ年式样车款年度转换的时刻,在3.0升及2.5升动力之下新增一款入门的2.0升车型。这具最大马力输出为150匹的直列四缸引擎,与1系列的120i相同,同时配置了Valvetronic及Bi-Vanos气门作动控制系统,并具有体积小与轻量化的特性,虽然整体输出功率不大,但依然能够让这辆双座位敞篷跑车以8.2秒的时间完成0~100km/h加速,最高极速可达218km/h。

Z4 2.0虽然为入门级距,但标准版车型依然配置有16吋铝圈、DSC动态稳定系统及自动恒温空调,而全电动启闭功能的活动式软蓬、前雾灯、加热除雾后视镜、头灯清洗器与行车电脑则纳入SE豪华型的配备名单中。这款入门级距的Z4 2.0将会与小改款的新7系列及性能版130i,一同于日内瓦车展中现身,但国内市场由于一开始已经将Z4定位为高性能敞篷跑车,只贩售3.0升及2.5升车型,原本入门的2.2升版本已经没有引进,因此这款2.0升车型将不会出现在国内市场。

出处来源:http://www.carnews.com.tw/1car/1car.asp


[ 此文章被t0306894在2005-04-30 15:59重新编辑 ]



介绍大家一个透过facebook来玩的网页游戏 : 海盗王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教育部 | Posted:2005-03-27 11:5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19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