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096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mamamiya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感冒?皮膚疹?蚊蟲咬?或是‥‥染上愛滋病
例一:陳xx,20歲,是一名血友病患者,常常需要輸血,由於近六個月肺部反覆感染,免疫力低下,於本院檢查,HIV呈陽性。

例二:王xx,28歲,女,結婚四年,一年前感染了肺結核,經治療一直沒有好轉,免疫力低下,近二個月皮膚開始出現全身性平整,紅色斑塊,點狀的疹子,咽喉疼痛,全身淋巴結腫大,本院醫師懷疑有AIDS的可能性,遂抽血檢查,HIV呈陽性。

例三:林xx,35歲,男,由於近期全身無力,體重減輕,持續被細菌感染和發炎包括口腔和生殖器, 持續性的皮膚發疹,剝落,後來有咳嗽、呼吸急促、持續腹瀉、嘔吐、發燒、腹痛,於本院就診,本院醫師懷疑為AIDS,
抽血檢查,HIV呈陽性。

例四:王xx,30歲,全身長滿不明顯的紅色小斑塊,不痛不癢,就醫後被診斷為過敏,但紅斑依舊不退,在到本院檢查一次,不但被檢出是梅毒疹,竟又驗出為HIV呈陽性的愛滋病帶原者。

例五:一名十八、九歲的男大學生,身上有好幾塊潰瘍,前往皮膚科求診時主述,一日到草叢玩後,就多處潰瘍,天真地問醫師:「是否被蚊蟲咬傷?」但醫師診斷為潰瘍型梅毒,抽血同時檢出HIV呈陽性。


愛滋病(AIDS)全名為後天免疫缺陷綜合症候群,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傳染病。此病主要經由性接觸和血液傳播,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壞輔助性T淋巴球,使人體細胞免疫功能受損,最後併發各種嚴重的伺機性感染和腫瘤。

一、傳染源
1.病人和無症狀之病毒攜帶者是AIDS的傳染源,特別是後者。
2.病毒主要存在於血液、精子、子宮和陰道分泌物中,其他體液如唾液、眼淚和乳汁也含有病毒,均具有傳染性。


二、傳播途徑
1.性接觸傳染:是本病主要傳染途徑
2.注射途徑傳染:藥癮者共用針頭,血友病患者應用第八因子和輸注含
        HIV的血和血製品,均可傳染。
3.母嬰傳播:感染本病的孕婦可以通過胎盤、產程中及產後血性分泌物
      或哺乳等傳播給嬰兒。

三、高危險人群
性亂交、男(女)同性戀者、靜脈藥癮者、血友病和多次輸血者為高危險人群,發病年齡主要是50歲以下青壯年。

*高危險人群存在下列情況兩項或兩項以上者,應考慮愛滋病可能:
 1.體重下降10%以上。
 2.慢性咳嗽或腹瀉一個月以上。
 3.間歇性或持續性發熱一個月以上
 4.全身淋巴結腫大。
 5.反覆出現炎狀疱疹或慢性播散性單純疱疹感染。
 6.口咽念珠菌感染對於可疑者應進一步作詳細檢查。

四、預防
1.HIV病毒對熱敏感,攝氏56度30分鐘、濃度25%以上的酒精、0.2%次氯
 酸鈉及漂白粉能消滅病毒
2.嚴禁毒品注射、嚴格檢查血液製品、安全的性行為、禁止性亂交、醫
 療單位對醫療器械及患者用過的物品應嚴格消毒。
3.目前世界各國研製了許多HIV疫苗,包括合成多疫苗、次單位疫苗、
 基因重組疫苗和核酸疫苗,有些已進入臨床試驗,期待不久將來,相
 信能實際應用於易感者。

預防勝於治療,大家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多注意衛生,要有安全的性行為,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他人的保護,相信AIDS的罹患率一定會有所下降。

本文作者【內科主治醫師 陳曜明醫師】
本文由【衛生署台南醫院】提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1-05 10:4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01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