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32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bossaska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7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轉貼資訊] 機油的規格數據所代表的意義
一款機油的好壞,可以參考它的各項數據規格資料.
But...你常看不懂機油的規格數據所代表的意義嗎?
來來來!!看完這篇文章,保證讓你的機油知識增加一甲子功力... ^^
1.黏度 (Viscosity)
黏度為液體流動時內部摩擦力,即流滯阻力,不僅是潤滑油單一性質中最重要者
,同時液體的黏度也會隨著溫度上升而下降。一般在計算流量上要手到絕對黏度
(Absolute Viscosity)或稱運動黏度(Dynamic cosity ),
通常使用單位為 CP (Centipoise).
但為量取方便,多用動力黏度(Kinematic Viscosity),
通常使用單位為CST (CentiStokes)。
二者之間的關係為:   絕對黏度(CP)   動力黏度(CST) 密度 (g/ml)
有關黏度的分類請參閱 ( 附表三 ) ( 附表四 )
2.黏度指數(V.I.Viscosity Index)
黏度指數表示潤滑油隨溫度變化而改變黏度的程度,在使用時溫度差大的
情況下,為極重要的性質之一。
通常黏度指數越低者,表示溫度稍有變化時,黏度變化較大,反之黏度指數越高
則表示溫度變化較廣時,黏度變化卻不大。此外,若黏度指數小,在引擎啟動時
,會因摩擦阻力太大而運轉時的耐荷重性能降低。
3.顏色 (Color)
潤滑油的顏色範圍很大,可以是完全透明,但一般較常見的顏色的淡黃色和褐色
,也有深褐色甚至趨近黑色的油品。一般而言,基礎油黏度高者呈色較濃,又精製
度愈淡;此外,有添加劑,又精製度愈高者,顏色愈淡;此外,有關添加劑及色素的 加入
以及儲存時間和儲存是否得當,也能使潤滑油 顏色改變。因此油品顏色雖不足以
判定潤滑油效能優劣,卻為比較精製度、黏度和添加劑含量之參考、也可藉以
判斷 品質是否均勻一致,或是否染有污物。一般是以ASTMD1500來測定,結果
以0.5~8表示之,數字愈小表示油品顏色愈淺。
4.流動點 (Pour Point)
將油冷卻而完全失去流動性的最高溫(試管橫臥,而5秒內停止流動的最高溫度),
稱為凝固點(Solid Point),在此之前約2.5 ℃時,叫作流動點。低溫情形下使用的
潤滑油若流動點高,會因凝固而增加摩擦阻力,不易生成油膜。
5.閃火點:(Flash Point)
潤滑油加熱時會產生蒸氣,此與空氣混合達到可燃氣體之最低濃度時,有火苗存
在會產生一閃即自滅的燃燒之最低溫度稱為閃火點。若當所生油氣能不自熄
,而持續燃燒之最低溫度稱為著火點(Fire Point)。一般潤滑油之著火點每100℃
約閃火點高10℃左右。
6.中和價(Neutralization Number)
總酸價和總鹼價之總稱
總酸價 TAN (Total Acid Number) :中和一克油樣中之酸性所需的KOH亳克數。
總鹼價:TBN ( Total Base Number):中和一克油樣中之鹼性所需之酸量,以相當之
KOH 亳克數示,潤滑油經氧化後生成酸性成份,使酸價增高,故可藉以判知劣化之
傾向。又添加劑之加入亦能提高中和價,如清淨添加劑可由鹼價顯示出來。經過
精煉後之潤滑油酸度約為0.01~0.03左右。
7.殘碳量(Carbon Residue)
將潤滑油在半隔絕空氣下加熱後所遺留殘碳物,其對原來油樣重量之比稱為殘
碳量。
其中除含有殘留之含碳物質外更含有灰份,不發揮之添加劑成份,金屬成份等。
殘碳量表示碳化傾向,故可判知潤滑油劣化情形。
8.水份
潤滑油中水份含量對油品性能影響很大,特別是油品的氧化壽命、防銹及抗防腐蝕
性等。使用中油品水份含量如果超過0.1%時,會促使油品很快劣化,並可能造成
潤滑問題。測定水份之簡易方法是利用電熱板保持250℉之溫度,將油樣滴入,
如果油滴中冒出少數水汽汽泡即表示油中含有0.1%以上之水份。


摩托賽客所有,不得擅自轉載



CPU : E3 1230V2
ROM : DDR3 1866 8G*4
機版 : MSI Z68A-GD65 G3
顯卡 : GTX 970 4G*2
硬碟 : 海盜SSD 240G*2
螢幕 : ASUS VS279
CASE : 海盜300R
店源: 種子750W模組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 和信超媒體寬帶網 | Posted:2005-03-18 08:4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23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