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49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北北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發文大師獎 創作大師獎 貼圖大師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5 鮮花 x9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角膜健康的殺手─隱形眼鏡「疲乏」症候群!
最近眼科臨床上發現一名年輕病患因久戴隱形眼鏡導致角膜急性缺氧,短短兩個月內,近視度數竟然急遽增加了三百度,散光也有增深的現象。大學眼科醫師陳映如表示,這種因為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導致角膜缺氧或發炎,所發生的眼睛健康問題,稱之為隱形眼鏡疲乏症候群。隱形眼鏡族中約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會發生,其中有10%~20%的患者甚至因其引起的症狀嚴重,而被醫師告知往後不適宜再戴隱形眼鏡了。

「隱形眼鏡疲乏症候群」通常會出現眼睛乾澀、發癢,或像小白兔的眼睛一樣紅腫,甚至會因為久戴隱形眼鏡所引起的慢性發炎,而造成眼袋附近靜脈回流淤積,使眼睛下方形成類似黑眼圈的現象。另外,還會因為角膜缺氧,造成弧度改變或是角膜上皮缺損,導致視力在短時間內明顯下降,只好藉由停戴隱形眼鏡,才能慢慢恢復到原本的視力。

值得一提的是,久戴隱形眼鏡者角膜表面容易產生新生血管,侵損角膜。陳映如醫師指出,一旦新生血管開始滋生,就會讓角膜神經變得遲鈍化,對眼睛的感覺反應降低,即使因超時配戴已造成角膜破皮甚至潰瘍的嚴重情形,患者可能並沒有明顯不適的感覺,正因如此,往往更造成延誤就醫的情形。

陳映如醫師也提醒隱形眼鏡族,當新生血管發生,角膜潰瘍發生的機率相對升高。嚴重的潰瘍狀態即使經過治療,也可能會留下角膜白斑的後遺症,日後就算戴上隱形眼鏡,也像是一片玻璃上有一塊污點,視線無法完全清楚。這時只能用雷射切削的方式去除白斑,然而,因切削範圍有限,不是所有白斑都能因此根除。

隱形眼鏡使用者注意要點

結膜炎已成為隱形眼鏡一族幾乎100%會發生的現象,為了讓眼睛能夠保持舒適又清晰的視野,需特別注意如下要點!

不要超時配戴

只要配戴隱形眼鏡超過10年以上,約有八成的人都已經出現新生血管增生的現象,嚴重的是,新生血管一旦出現就不會再消失,往往只能藉著停戴隱形眼鏡的動作,降低對角膜的傷害性。因此民眾在初期配戴隱形眼鏡時,就應該非常注意配戴時間的控制,並且隨時注意眼睛的保溼度,才能維持長久的健康。

用手搓洗20秒

陳映如表示,不論隱形眼鏡的新舊,只要戴到眼睛表面,就會開始沉積蛋白質、油脂或眼睛分泌物,不但影響視線也有礙眼睛健康,所以隱形眼鏡族一定要每天清洗眼鏡,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用手搓洗20秒,不要忽略這個步驟,因為有些肉眼看不見的髒污,只有藉由手搓的力道才能真正去除,同時,不論是否有配戴,都要每天更換藥水。

每週去蛋白一次

蛋白質是隱形眼鏡最主要的髒污來源,蛋白質過度沉積不但會影響隱影眼鏡的透氧度,也會增加感染機會,降低隱形眼鏡的壽命。陳映如建議民眾可至眼鏡用品店選購專門去蛋白產品,每週為眼鏡做一次去蛋白的動作,就像為皮膚去角質一樣,讓鏡片煥然一新,也減少眼睛感染的機會。

騎乘機車戴護目鏡

陳映如臨床上常發現有許多隱形眼鏡族群鏡片上堆積了沙粒與鐵銹,造成眼睛發炎的情況更為嚴重,建議騎乘機車時一定要將安全帽的面罩拉下,或配戴防風鏡。

注意隱形眼鏡的保鮮期限

隱形眼鏡應依照使用期限配戴,例如雙週拋的眼鏡就不要為了省錢而超時配戴;長戴型隱形眼鏡大約一年到一年半就該換新的。隱形眼鏡保養液及生理食鹽水也是一樣的,就像罐頭一樣都有一定的保限期,一旦接觸空氣後,就應該丟棄,正常情形一個月就該更換一次,千萬別為了節省小錢而賠上了健康。

注意放置地點

隱形眼鏡以及藥水、盒子的放置地點應該是乾淨並且乾燥的,避免滋生病菌。隱形眼鏡的盒子也要注意洗乾淨並每天清洗,如果發現污垢堆積就應該換新盒子,不要讓隱形眼鏡的盒子成為病菌的溫床。

不舒服時立即停戴

眼睛一旦產生不舒服的情形就應該立刻停戴隱形眼鏡,並且在求診時一併攜帶鏡片讓眼科醫師確實找出感染源。



隱形眼鏡是眼睛最親密夥伴,陳映如醫師提醒民眾,平時就應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才能讓眼睛真正美麗又健康。



不要問:「自己得到些什麼?」應該問:「自己付出過甚麼?」
不要問:「自己有甚麼信仰?」應該問:「自己有甚麼善行?」

如去如來‧來去自如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5-03-17 08:5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79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