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363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kennyp 手机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鲜花 x11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养身] 全榖类食物可降低糖尿病风险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知道,体重过重的人多摄取富含全榖类的饮食,可以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医界指出,这是因为体重过重和肥胖的人摄取富含糙米、燕麦、玉米或大麦等全榖类食物后,可显着改善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所致。

胰岛素敏感度是测量人体对胰岛素反应的能力。第二型糖尿病人就是因为对胰岛素丧失了敏感度,因而使血糖持续升高。高血糖如不加以控制,罹患心脏病、肾脏伤害及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就会增高。

美国哈佛医学院、明尼苏达大学与挪威奥斯陆大学合作完成的研究显示,全榖类食物有降低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的效果,而胰岛素敏感度可能是主要的机转。

研究人员以11位25~56岁间,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7以上,生活中经常久坐而血中胰岛素过高的成人为对象。他们必须接受六周的全谷或精致谷类饮食,其中每日摄取总热量的55%来自全榖类或加工的碳水化合物,30%来自脂肪。

他们所吃的榖类食物都包括麦片、面包、米饭、通心粉、松饼、小饼干和便餐等,只是食材的精致程度不同而已。

在研究开始的前6周,这些人先维持例行的饮食,之后再改吃全谷或精致谷类饮食,为期同样6周。研究人员在每一阶段饮食结束后采集他们的血液样本做胰岛素检测。

研究发现,比起食用精致谷类饮食的人,食用富含全谷类的饮食后,饭后胰岛素值平均降低了10%,血糖值也略为降低。这种功效不受体重的影响。

这项研究发表在2002年4月号美国临床营养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研究结论指出,全谷类食物对胰岛素敏感度可能具有正面作用,而这些作用或有助于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

这项调查结果充分支持美国农业局(USDA)对民众提出的建议:每天应该摄取6~11份碳水化合物,其中必须包含全榖类食物。

在许多富裕国家,大多数谷类食品已是经过去壳、去糠处理的精致谷物,谷类食品中的纤维、矿物质及许多健康成分都减少了。

研究显示,纤维可以减缓葡萄糖释入血液的速度,降低血糖浓度,进而减少释放至血液中的胰岛素。长时间下来,胰岛素降低有助于细胞保持对胰岛素的敏感度。相反的,胰岛素过量可能使细胞丧失对胰岛素的敏感度。

研究人员认为,应该鼓励民众多吃全谷类食物来取代精致谷类食物,后者包括白面包或焙果(bagel)、精制的麦片及白米。

研究人员警告,消费者应该少吃未将全谷类列为主要成分的产品。譬如面包的标签上常可看到"小麦面粉"的标示,但并不代表这些产品就是由含有糠和胚芽的全榖类所制成。小麦面粉通常是指精致小麦磨成的白面粉。
表情


[ 此文章被kennyp在2004-11-25 23:33重新编辑 ]



忘心无我欲沉醉
情游天涯笑苍穹
潮浪不识刀中趣
卧看浊世现云踪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1-03 01:1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57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