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83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waterr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過敏兒與熊貓眼
 過敏疾病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預防的最佳方式是在懷孕期及哺乳期盡量避開過敏原, 並哺育母乳,降低過敏體質的機率。

 小華是個人見人愛的小學生,暑假回到外婆家度假,好久不見的舅媽竟然跟他說:「你和以前不一樣,怎麼多了黑眼圈?」媽媽聽到了,回想起最近一年搬家以來,小華早晨鼻塞、流鼻水、鼻子癢和眼睛癢的情況變本加厲,老師也常說,上課比較不專心了。雖然電視廣告裡一再播放某某化妝品對黑眼圈極有效,甚至可以讓黑天鵝變白天鵝,媽媽還是沒把自己的保養品給自己的心肝寶貝用。

 請教小兒科醫師並替小華抽血檢查後,才驚覺小華的熊貓眼是拜過敏性體質所賜。

 到底兒童的過敏疾病有哪些呢?不同於成人的高血壓、糖尿病和風濕性關節炎等,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病卻是過敏疾病。在已開發國家,兒童過敏疾病的盛行率在十年內,均呈現數倍以上成長。在台灣,兒童氣喘盛行率在某些地區已超過十分之一,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更高達三分之一以上。此外,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和過敏性結膜炎也是兒童常見的過敏疾病。

 過敏疾病的產生要有兩個要件,一是過敏體質,二是過敏原。若父母一方有過敏體質,小朋友也有過敏體質的機率是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若父母雙方均有過敏體質,則小朋友有過敏體質的比率更高達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至於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不外乎塵、蟑螂、花粉、動物皮毛和黴菌等;常見的食物性過敏原則包括魚、蝦、蟹、花生、大豆和蛋白等。當有過敏體質的兒童接觸到過敏原之後,就會有輕重不同的過敏疾病表現出來。

 過敏疾病在兒童的表現像進行曲,不僅在不同的年齡有不一樣的症狀,就是同一個疾病,隨著年紀也有不同的變化。就拿異位性皮膚炎來說吧,它主要與食物性過敏原有關,小於一歲嬰兒的異位性皮膚炎,會在前額、臉頰與頸部有著紅色的溼疹樣變化或黃色脫屑,若劇癢搔抓厲害會形成痂皮。到了幼兒期,皮疹主要分布在四肢關節的皮膚皺褶處。青春期以後,若異位性皮膚炎仍持續,則以易癢且乾燥的敏感性皮膚為表現,嚴重者有苔癬樣變化。

 過敏性鼻炎在兩、三歲的幼童慢慢多起來,大多數的誘發因子是吸入性過敏原。特徵是清晨醒來容易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或鼻塞,鼻水清澈透明,下午或晚上症狀較輕微,除非有鼻水倒流或合併氣喘體質,不然單純的過敏性鼻炎不易有咳嗽。不像一般感冒早晚均有流鼻水和咳嗽,且鼻涕在恢復期會較濃稠。本案中的小華就是因為搬家後,接觸新環境中的過敏原,引發過敏性鼻炎,因為癢,常揉眼睛與鼻子,造成眼眶周邊血液循環不良,才產生熊貓眼的變化。

 有著鄧麗君與崔愛蓮因氣喘過世的例子,氣喘是更令家長擔心的過敏疾病。患童接觸吸入性過敏原、二手菸、冷空氣或某些藥物後,表現出夜間咳嗽,久咳不癒,經檢查後可發現,呼吸出現喘鳴聲與肺功能下降,甚至日常生活也受到影響。

 母親在懷孕期和哺乳期避免接觸過敏原,新生兒盡量哺育母乳,可以降低日後過敏體質的機率。此外,若孩童曾經出現過敏疾病,健保也已經給付抽血與皮膚測試,了解過敏原的種類,幫助家長注意居家環境與食物的選擇,減少對過敏兒的刺激。最後,依據專家制定的各種過敏疾病的治療準則,根據病情的不同,選擇適當的藥物,持之以恆予以診療,方能揮別過敏兒的黑眼圈,重現燦爛笑容。



劍上干戈止 凌步虛靜生
仙道為一拋 世風蜀道行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15 21:4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62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