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44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惡性腦瘤化療新藥 本月起納入給付
【記者詹建富/報導】

據估計,台灣每年約新增近4000名腦瘤患者,其中近半屬於惡性腦瘤,但除了開刀、放射治療外,醫界最近引進一種化療新藥Temozolomide(帝盟多),並自本月起可獲健保給付。台大醫學院神經外科教授杜永光表示,這種新藥雖未能達到治癒效果,但可延長惡性腦瘤病人一到兩年的壽命。

杜永光指出,腦瘤約占所有腫瘤的2%,若以每10萬人口有10~19人罹病的發生率來看,估計每年約有3500~4000人在腦部長出不明腫瘤,而其中約有半數為惡性腫瘤。他表示,由於一般民眾對於腦瘤的認知不足,有的擔心它會引起四肢癱瘓,也有人因為腦瘤壓迫到前額所引起的幻聽、幻覺,而被誤以為精神分裂症;但他認為,若能透過詳細的神經學檢查及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等檢查,都可做出正確診斷。

不過,他強調,在臨床上約有半數的腦瘤是屬於惡性,而腫瘤生長的大小與位置也與預後有密切關係,一般低惡性度的星狀細胞瘤多以手術後合併放射治療,就能達到很好效果,至於分化不良的星狀細胞瘤或膠原母細胞瘤,治療較為棘手,除了手術及放療外,往往需再施行化學治療。

杜永光說明,傳統治療腦瘤的化療藥物是以亞硝基尿素為主,但這種藥物有抑制骨髓生成,且有腎毒性、肺纖維化等副作用,最重要的是它的療效不理想。而最近藥界所研發成功的Temozolomide,則可改變癌細胞的DNA(去氧核糖核酸),進而使腫瘤縮小。

不過,Temozolomide價格昂貴,一天藥費就需2萬元,而每個月必須服用5天,若是連續服藥一年,藥費將多達120萬元。何女士的兒子在兩年前罹患腦瘤。她說,她是921地震的受災戶,為了治療兒子的病,她被迫向娘家借貸50萬元來支付藥費,所幸健保從本月起納入給付,讓她減輕許多負擔。

杜永光並提醒,惡性腦瘤往往會造成腫瘤局部壓迫,往往會有癲癇症狀,或因腦壓升高而引發劇烈頭疼、惡心、嘔吐、痙攣、視力模糊、性格改變、認知功能障礙等症狀,民眾若有上述症狀,切勿輕忽。

【2005/03/15 民生報】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曜正科技 | Posted:2005-03-15 08:42 |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化療副作用 常令癌患卻步
【記者詹建富/報導】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的夫人不幸因乳癌辭世,有醫師提到她初期因化療嚴重的副作用而備受煎熬;癌症希望協會昨天指出,大多數癌症病人在抗癌的漫長路途中,勢必要面臨化療之後所引發的諸多併發症,但其中不乏半途而廢,甚至轉而尋求偏方,該協會呼籲,醫師為癌患說明治療計畫時,除了正確告知化療所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更要詳細說明副作用的解決辦法,以免病患被嚇跑了。

台灣地區平均每8.5分鐘就有一人被診斷罹患癌症,癌症希望協會秘書長蘇連瓔指出,根據該會去年調查發現,癌症病患面臨化學治療時,僅有近四成表示非常清楚化療的目的,但進一步問癌患在化療前是否清楚化療副作用時,卻僅有兩成表示非常清楚,多數則是一片茫然。

蘇連瓔強調,一般化療最常見的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口腔黏膜潰瘍、失眠、食慾不振及掉頭髮等,其中尤以掉頭髮是所有女性癌患最關切的副作用,而男性則最在意的是性功能是否喪失。但她表示,根據該會輔導過許多癌患的經驗發現,由於醫師在對病患說明病情及治癌過程,往往太過草率,任令病患經由口耳傳播,以致傳遞錯誤的訊息,因此有不少癌患對化療存有「非常可怕」的觀念。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褚乃銘指出,臨床上常遇到病患及家屬因擔心化療反出現嚴重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對是否接受治療陷入兩難。但他認為,由於化療新藥已有多重選擇,只要病患活動力良好且體重沒有明顯下降,即使晚期肺癌病人仍可接受化療。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也以治療乳癌為例,他說,目前化療藥物有多種選擇,醫師可針對病患不同癌症分期及病況,進行評估;至於化療引起的副作用,也有止吐劑針對惡心、嘔吐,以白血球生長因子來提升白血球,安眠藥來解決病患失眠的困擾,也有不錯的營養劑來改善病患的體能。

不過,蘇連瓔表示,由於癌患普遍對癌症治療過程一知半解,有時「任其宰割」,往往需靠診間的護士來補充說明化療如何調適的角色,一旦患者「有聽沒有懂」,也容易降低病人抗癌的決心;她強調,如果經由醫師與病患充分溝通及教育,在擬訂治療方針,多說明治癌療程及副作用,可有效化解病人的恐懼或焦慮,才能發揮最大的抗癌效果。

【2005/03/15 民生報】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曜正科技 | Posted:2005-03-15 08:4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78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