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968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waterr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孩] 小儿发烧 冷静看待
 当肛温超过摄氏三十八度、口温超过三十七点五度、腋温超过三十七度即称为发烧。当家中宝贝发烧时,千万不要光想着要退烧而病急乱投药,一定要找医师查出发烧的原因,再对症治疗。

 入冬后,早晚温差变化很大,白天若有冬阳探脸,还可以感到暖烘烘的,到了傍晚则凉意浓烈,需要添加衣物来御寒,一个不留心,小孩即发烧感冒,这样的温度变化,让一些妈妈们感到困扰。而一旦小孩发烧,父母有如热锅上的蚂蚁,到处逛医院就医求诊,只是为了快速地求「退烧」。

 「烧」在父母的观念中是会要了小孩的命,总存在着发烧会烧坏脑袋的错误想法,因此在急诊室中,总是碰到忧心的爸妈要求医师「可不可以先退烧?」、「为什么会发烧?」、「体温为什么都不退?」、「为什么发烧的小孩食欲会变差?」…等相关问题,孰不知只求退烧而不求正确病因诊断,造成真正的疾病被忽略,就如细菌性脑膜炎若未被诊断出来,即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就算拚命退烧,孩子还是会有脑袋受损的后遗症。

 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的发育成熟,造成发烧的原因很多,可细分为:
●外在因素: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如衣服穿着太多,水喝得少,空气的不流通造成散热不够而发烧。

●内在因素:感冒、气管或喉咙发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因体温调节中枢受到侵犯,会误以为三十八至三十九度C才是正常体温,而发出命令使身体颤抖、四肢血管收缩减少散热,让体温上升,这也是为什么发烧的孩子常常手脚摸起来反而是冷冷的原因。

●其他因素:注射预防针,如: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合一疫苗最常引起接种后发烧,近日因为新型疫苗的推广使用而较少发生。
怎样才算发烧呢?当肛温超过三十八度C、口温超过三十七点五度C、腋温超过三十七度C即称为发烧。

 小儿发烧会出现哭闹不安、全身倦怠、口干舌燥、食欲降低、尿量减少、心跳与呼吸变快、头痛及意识混乱…等现象。

 发烧时最重要的是先请医师找出发烧的原因,因为发烧是生病的征兆而不是疾病,找出原因才能治本,若只是一般病毒感染便可以放心地退烧,适度地减少被盖及衣服、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睡冰枕、补充水分、补充营养,如:牛奶、蛋…等,以及充分的休息、温水拭浴等均可帮忙降温让孩子舒服些。

 当小孩发烧时,可以每四小时测量体温一次,配合投予口服药物或退烧塞剂,提醒大家的是塞剂与塞剂的间隔至少六小时,对于腹泻的幼儿尽可能不要用,因为会刺激肛门,让腹泻情形更严重,若合并有意识改变、抽痉、呕吐、昏睡、发绀的现象,需立即再次送医。

 一般而言,发烧持续约三到五天是常见现象,这期间体温高低起伏,反覆发冷发热,如果短时间内未恢复到正常体温,会让爸爸妈妈以为药吃了「没效果」,所以健保手册盖满了不同医疗院所急门诊的就医章,医护人员应以同理心看待父母亲的担心与焦虑,也要尽量让父母亲了解,发烧只是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之一,告诉我们身体有病原入侵,要找出元凶对症下药;而退烧药的给予,是让病人症状减缓,并不会缩短应有的病程,此外,要记得切勿乱服成药或是病急乱投医只求退烧,以免因一时的疏忽而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剑上干戈止 凌步虚静生
仙道为一抛 世风蜀道行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3-10 18:1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73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