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6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霞客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2 鮮花 x102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小兒嘔吐的中醫治療
小朋友常嘔吐,老阿媽「肚子比較淺」,其實嘔吐是一個症狀,

以中醫的理論來想當作是「胃氣上逆」而致,吐出酸餿之食物殘渣或清稀粘液,

常伴有胃脘悶脹不適、噁心等。

 

由於小朋友們先天脾胃嬌嫩,嘔吐易直接傷及脾胃,影響消化道受納運化功能,

所以不應該覺得小病置之不理,應積極治療。

 

※ 病因病機

1.乳食不節

喂乳過飽或飲食不節,積在肚子裡,影響脾胃升降失調,而致嘔吐。

治法:消食導滯,和中降逆

主方:保和丸加減。

方藥:陳皮、半夏、茯苓、焦山植、萊菔子、穀芽、枳實、檳榔

 

2.脾胃蘊熱

過食辛辣焦炙之品,鹽酥雞、烤肉、熱狗、漢堡、零嘴一口接一口,

熱積胃中;或感受濕熱,暑熱之邪,蘊伏腸胃,胃火衝逆所致。

治法:清熱和胃,降逆止嘔。

主方:藿連湯加減。

方藥:藿香、蘇梗、川朴、薑半夏、薑竹茹、生薑、黃連

 

3.脾胃虛寒

小兒脾胃素弱,過食生冷瓜果、汽水、可樂、冰淇淋或隨父母服用退暑涼茶

、青草茶,寒涼利藥,攻伐太過,澆滅小兒生機;或因風冷之邪客於腸胃,

寒侵中焦,干擾胃氣,胃氣上逆而形成嘔吐。

治法:溫中散寒,和胃降逆。

主方:理中湯加減。

方藥:黨參、白朮、乾薑、炙甘草、吳茱萸、丁香、焦山楂、神曲

 

4.胃陰不足

熱病耗傷胃津,或大病後仍殘餘發熱、氣陰未復,使胃失濡養,不得調降而致嘔吐。

治法:滋養胃陰,清火降逆

主方:沙參麥冬湯加減。

方藥:北沙參、麥冬、花粉、桑葉、玉竹、竹茹、甘草

 

※ 針灸

取內關、膻中、中脘、陽陵泉、足三里、太衝穴。

當然針灸的作用是單純止吐,還是要真的找出病因解決。

 

※ 注意事項

1.新生兒時期的嘔吐

胃--食道回流 GOR

新生兒及小baby常常會有自然吐出少量牛奶,因為嬰兒下段食道

的靜止壓力,本來就比較低,加上他們都是一整天躺著,吃的又

大多是流體食物,使得胃內的食物更易逆流到食道,通常不需特別

治療,隨著小朋友長大,會是餵食稍濃的食物可以改善。

但是如果有呼吸暫停或是因牛奶吸入造成反覆性肺部感染,就需要作進一步檢查。

 

2.有膽汁顏色的嘔吐,有可能是腸道阻塞等急症,必須立刻送醫。

 

3.較大嬰兒的嘔吐

大部份是腸胃炎,除了看醫師以外,照顧方式為給於少量多次的飲水。

 

4.當嬰兒從3-4週開始有噴射式的嘔吐,要考慮是否「幽門狹窄」,

患此病的嬰兒在每餐之後會吐出大量的、不含膽汁的嘔吐物,剛開始時,

嬰兒顯的很餓,吐完以後又想馬上大吃一頓,隨著病情加重,會有體重減輕

、脫水的症狀。診斷時可以摸到胃幽門部明顯豉脹。必須送醫治療。

 

5.每天持續性的嘔吐,尤其是每天早上有頭痛和嘔吐的小朋友,要懷疑是否

腦下垂體窩後部腫瘤。

 

6.較大的兒童或是青春美少女們,出現反覆性嘔吐和體重減輕,但是卻刻意

隱瞞嘔吐或體重減輕,必須懷疑是神經性厭食症。唉!社會價值觀的扭曲,

每天廣告媒體的刻意強調,為了愛美,女性同胞們不論年齡都會付出代價。



塵與土. 雲和月.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3-06 08:5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44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