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8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ropen9066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8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疾病] 眼皮下垂 胸腺瘤作祟
一位四十多歲的男性上班族,近半年來發覺自己的上眼皮有鬆弛下垂之現象,由於有影響視力之虞,男子至美容診所作提眼瞼肌手術;未料術後一個月,眼皮還是垂了下來,並開始出現複視症狀,再赴醫檢查,才知道是胸腺瘤作祟,引發眼睛部位的重症肌無力,之前的美容手術等於白挨了一刀。

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胸腔外科醫師傅玉良指出,胸腺瘤的好發年齡為四十歲以上,女性又多於男性,初期可能無任何病症,也有患者會自覺胸痛、胸悶,且約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併有重症肌無力。

罹患重症肌無力的病患,早期的症狀表現多出現在眼球、眼瞼部位的肌肉,病症表現並不呈持續性,一般來說,患者在早晨時的病況較不明顯,多半在下午時分,漸漸有眼皮下垂撐不開、複視、四肢無力、倦怠、呼吸困難;也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口腔部位的肌肉無力,影響吞嚥、說話、咀嚼的功能。病情嚴重者,甚至會因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

傅玉良表示,胸腺在嬰幼兒的時期,主要負責身體的免疫功能,一旦成年之後,胸腺即逐漸萎縮並失去功能。而因病變產生的胸腺瘤,會引發身體免疫反應的失調,產生一種稱作「抗乙醯膽鹼受體抗體」,破壞神經末梢與肌肉之間之傳導,導致肌無力的症狀。

胸腺瘤的診斷,可借助醫師聽扣診、胸部X光、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檢查來判斷。傅玉良說,一般的胸腺瘤多為良性,治療的方式,目前多採傷口小、術後恢復快速的胸腔內視鏡手術,將腫瘤切除。不過,腫瘤切除後仍可能會有新發的暫時性肌無力,應持續追蹤治療。

該名以接受眼瞼提昇手術的男性病患,也在正確診斷後,抓出導致「惺忪眼」的元兇-胸腺瘤,並已接受胸腔鏡手術切除腫瘤,定期門診追蹤治療,傅玉良醫師也藉此案例提醒民眾,動美容手術前,應多作相關身體檢查和評估。

嘉義聖馬爾定醫院提供


THE TRUE TEST OF A MAN'S CHARACTER IS WHAT HE DOES WHEN NO ONE IS WATCHING.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05 10:1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12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