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05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MIYAN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網路追追追/胃痛時 吃粥對嗎?
  胃痛的時候到底該吃什麼?該喝牛奶?還是吃粥、吃肉?網路上流傳著一篇「胃不好時,吃粥對嗎?」的文章,作者提到胃痛時不應吃粥,反而該多吃肉才對等建議--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看原信:胃不好時,吃粥對嗎?
這封信裡的問題其實不少,我們一項一項來分析吧:
1.胃囊裡空無一物,就會伸會縮,並開始激烈的運動,且分泌胃酸?
事實上並非如此,根據一般的資料,反而是胃中有食物(甚至腦中想到食物)時才會開始分泌胃酸。
2.因為胃裡有食物,胃酸的分泌被抑制,胃就會陷入柔順的狀態?
這點也有問題,如同上述,當胃裡有食物時,反而會促進胃酸分泌,而不是抑制。


  針對網路轉寄信的說法,台北榮總腸胃科黃以信醫師即指出:「這種說法太籠統了!」他表示,胃疼痛的原因非常多,在不知哪裡出問題時,隨便進食,不僅無法減輕疼痛,甚至可能導致反效果,所以還是建議胃痛時,先服用胃乳,若一直無法獲得緩解,就得盡速就醫。

  台北榮總腸胃科黃以信醫師指出,細分胃痛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腸胃炎等,以最常見的胃潰瘍與急性腸胃炎來說,兩者在飲食上就有相當大的差別。

  黃以信進一步說明,因為吃下煮過的米飯,容易刺激胃酸分泌,所以如果患了急性腸胃炎的話,吃一些清淡的粥或容易消化的食物,會感覺比較好;但如果是胃潰瘍的話,由於本來胃酸就過多了,再吃稀飯恐怕有部份人會造成反效果。

  黃以信還表示,有另外一種說法,即吃下煮過的米飯後,排空速度會比肉類、蛋類來得快,所以倘若是患了急性腸胃炎,那麼就可以吃清淡的粥;而如果是潰瘍的話,則可以吃些肉、蛋類,來綜合胃酸。

  黃以信醫師表示,國內外都有研究過,以人體內的「胃酶蛋白質原」來判斷,如果病患本身的「胃酶蛋白質原」偏高,吃稀飯後,大約1~2小時,就又會痛起來,「胃酶蛋白質原」正常或低下,則在胃痛(急性腸胃炎)時,吃稀飯比較不會有影響。

  三軍總醫院家醫科祝年豐醫師也指出,胃痛的起因有很多,最好是別再亂吃東西,以免病情加劇,但如果肚子餓到不行了,如果是腸胃炎,則建議吃點清淡的稀飯應該是沒什麼問題;假如是潰瘍、胃酸多的話,吃稀飯則反而會刺激胃酸分泌得更多,此時就應該吃些可以綜合胃酸、比較不會那麼快消化的食物。

  祝年豐強調,腹(胃)痛與胸腔疼痛一樣,都很複雜,從比較輕微的腸胃炎、腸阻塞、潰瘍,到嚴重的出血、其他脹氣的疾病等等都有可能,所以最好還是建議胃痛的話,暫時先不要吃東西,可以嘗試吃胃乳看看,如果還是沒有緩解,就一定要就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建議,除了喝杯溫熱的牛奶看有無緩解疼痛外,較稀的粥較容易刺激胃酸分泌,胃痛時可以吃稠一點的粥比較沒有問題,肉類的選擇,則以最好消化的魚肉為主,當然酸、辣、冰等,較具刺激性的相當不建議食用,尤其經常性胃痛的人,應在日常生活中就避免。

  李青榮強調,日常生活的習慣也相當重要,經常胃痛的人,盡量不要讓自己空腹太久,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嚥外,以比較軟、好消化的食物為主,且盡量不要吸煙、喝酒,才不會經常胃痛復發。

  最後黃以信醫師強調,胃痛可能源自於許多疾病,在未經診斷過的情況下,絕對無人能確切指示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所以網路上的說法絕對不正確,而上述的吃法只是提供病患在肚子餓時的參考,胃痛時最好的解決方式,仍以不進食、盡速就醫為必要。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05 08:1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41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