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95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bao456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鲜花 x135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健康] 尿液常规检查
临床病理科主任 孙建峰医师

镜检组组长   赵少文医检师


验尿是相当重要的健康检查筛检项目,也是医院住院或门诊病人相
当重要的例行筛检测试,可以筛检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的病变
,是医院中最常做的检验项目之一。与其他临床检验相比,尿液检查
有非侵袭性、检体容易取得、操作简单迅速、收费低廉等优点。尿液
常规检查最主要的用途,是在于肾脏或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对于疾
病治疗效果的评估,以及某些代谢性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自体免
疫疾病、内分泌病变等的诊断。

蛋白尿可能是最常见的肾病症候,例如早期的肾丝球肾炎、怀孕时
的子痫症、糖尿病性肾病变等,均是以蛋白尿为主要症状,可以说只
要发现有蛋白尿即可诊断为肾脏性病变而不是泌尿道的疾病,而在尿
沈渣镜检时发现有上皮细胞或圆柱体时,也可帮助诊断肾脏病变。

  尿液形成

人类两个肾脏具有240万个肾元(ne-phrons),是尿液形成的基本
组织。肾元由肾丝球(glomeruli)和肾小管(renaltubules)两者
组成,肾元由鲍氏囊(Bowman'scapsule)包含微血管球所组成,鲍
氏囊直接连接变成肾小管。人体内每分钟流经肾脏的血液量约有1,20
0毫升,其中约20%的血浆量会经由肾丝球的微血管,将水份或分子
量小于50,000的溶质过滤进入鲍氏囊,形成肾丝球过滤液,而通达肾
小管。肾丝球每天所产生的过滤液量大约有180公升之多,但这些过
滤液通过肾小管时,大量的水份(99%以上)和多数的盐份、电解质
、胺基酸、蛋白质、葡萄糖等体内所需要的物质,会再吸收回血液循
环之内,所剩的过滤液即被浓缩成尿液,大约每天为1至2公升。

  尿液成份

尿液中含量最多的溶质,是尿素、钠离子和氯离子。尿中钠和氯的
排泄主要受饮食影响,因此尿中钠或氯浓度的变异很大,同时,蛋白
质的摄取量也会影响尿中尿素的含量。其他尿液的成份包括有醣类、
脂肪酸、微量胆固醇,及其他含氮物质(如肌酸酐、胺基酸、微量蛋
白质和醣蛋白)、含硫物质(如硫酸、硫化物、半光胺酸等)、有机
或无机磷酸盐、体内的有机代谢物(如草酸、丙酮酸、柠檬酸等)、
微量金属、荷尔蒙、维生素、胆色素等。这些成份在全身代谢性疾病
时,某些成份就会大量增加,由其增加的程度即可帮助诊断疾病,但
这些检验均必须作尿液特殊检验,多无法由尿液筛检出来。尿中也有
非常少量的「固形」物质或细胞,如盐类的晶体,或偶而可见红血球
、白血球、上皮细胞、圆柱体等。

  尿液采集

  尿液依采集的时间及方式,可提供不同目的诊断之用:

  1.随机尿液检体:可在门诊时立即采检尿液,以作检查,方便
、省时,但因尿液成分变化较大,一般只应用在筛检时使用。

  2.中段尿液:可减少尿道杂菌或细胞污染,适用于细菌培养。

  3.早晨初次尿液:通常早晨初次尿液是尿液检查最好的检体,
可反应肾脏浓缩功能,提高泌尿道感染诊断率。

  4.24小时尿液:由于尿液中某些物质在一天当中变化不定,因
此收集24小时尿液,测定一天的物质排出总量会较有意义。

  尿液常规检查

尿液常规检查,包含三类检查:目测检查、生化试验、及尿液沈渣
镜检。

  一、目测检查:直接以肉眼观察尿液的颜色及外观。

  1.颜色:正常尿液颜色从淡黄色至琥珀色不等,主要是尿色素
和少量胆色素与尿胆素原的颜色,尿液的颜色会受到食物、药物、维
生素、疾病等影响。红色尿可能会因血尿、血色素尿所造成;黄褐色
或褐色尿可能因黄疸等所引起;橘红或橘褐色尿则可能是药物所造成
;褐色尿则因先天异常或高铁色素所造成。异常的尿液颜色,需配合
化学分析和显微镜观察做诊断。

  2.浊度:正常尿液呈透明状,有时也会有些磷酸盐或尿酸沈淀
,也会因来自尿道口和生殖道的粘液影响,使尿液稍呈混浊状,未必
有病理意义。

  二、生化试验:尿生化检查现多使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的多样测
试试纸条来做检查,一般多采用干式化学检验的原理,将所有的检查
项目,排列在同一根试纸上,同时测定各项,既简便又快速。所测项
目包括比重、酸碱度(pH)、蛋白质(白蛋白)、葡萄糖、酮(keto
ne)、血色素或潜血反应、胆色素(bilirubin)、尿胆素(urobili
nogen)、亚硝酸盐(nitrite)、白血球脂瓷(lcukocyteesterase
)等10项。有的试纸条比较简单,只包括基江的蛋白质和葡萄糖等项
目。其中与糖尿病检查有关的检查,有比重、酸碱度、蛋白质、葡萄
糖、酮体等;与肝脏疾病有关的如胆红素及胆素原;与肾脏疾病有关
的如比重、pH值、蛋白质、潜血反应等;与泌尿道感染有关的检查有
亚硝酸盐、白血球脂瓷等、潜血反应。

  1.比重(specificgravity):可反应尿液中所含溶质浓度,
比重大表示溶浓度高。但因尿液会随着水份摄取的多寡而变化,正常
约在1.0031.035之间。尿小管的病变最早发生的症状是尿无法浓缩,
因此尿比重只能维持在血浆的比重1.101。

  2.pH值:反应肾脏维持血浆和细胞外氢离子浓度的能力,正常
值约在4.58.0之间。多吃肉类及高蛋白食物、药物或抗生素会使尿偏
向酸性;素食者或多摄取蔬菜、水果较多者会使尿偏向碱性,有时医
师在治疗尿路感染时,会使用重碳酸钠等药物使尿偏向碱性。

  3.蛋白质:尿蛋白检测是一般作尿检验中的主要测试目的之一
,蛋白尿可以筛检是否有肾脏病变存在。一般筛检用试纸多只测试白
蛋白的存在,对球蛋白并不敏感。正常人的蛋白质总量约为每100毫
升尿液含10毫克,每天排除量约为80100毫克,这种浓度小于检验试
纸的敏感度,所以正常人的尿液以试纸测试时结果为阴性反应。蛋白
尿的出现,可由其出现的期间而分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蛋白尿,持续性
蛋白尿则多由病变所引起,必须详察其病变的原因;间歇性尿蛋白,
则一般属于良性,多与肾脏病无关,如暂时性蛋白尿偶会发生在孕妇
(但是,怀孕期间子痫症时也会发生蛋白尿,因此怀孕期间的蛋白尿
必须特别注意详查其发生原因);功能性蛋白尿偶会出现在发烧病人
、激烈运动之后,或情绪压力的个人;姿势性蛋白尿偶会发生,病人
只在直立站姿才会出现蛋白尿。

  4.葡萄糖:正常人尿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每100毫升尿液约为220
毫克,小于试纸的侦测敏感度,所以试纸测试结果应为阴性。一般血
糖每100毫升血液超过180毫克时,葡萄糖即会出现在尿中。糖尿多发
生在糖尿病的病人,也可见于其他内分泌失调的病人、其他脑病变的
病人、烧烫伤病人、感染病人、肥胖、心肌梗塞、尿毒病人、肝病病
人、怀孕、药物等原因;偶而,多吃甜食后也有可能发生短暂性糖尿
的情形。

  5.酮体:当体内糖类代谢出现障碍尤其是酸中毒时,身体会优
先分解脂肪来作为能量来源,过多的脂肪不完全分解即会形成酮体。
酮体,一般包括有乙醯乙酸(acetoacetate,约占酮体的20%)、丙酮
(acetone,约占酮体的2%)、及羟丁酸(b-hydroxybutyrate,约占
酮体的78%),但尿试对乙醯乙酸较敏感(10mg/dl),对丙酮较不
敏感(>70mg/dl),对羟丁酸则无反应。正常人尿中乙醯乙酸含量约
2mg/dl,因此试纸测验应是阴性反应。

  6.胆红素:胆红素由结合胆红素和未接合胆红素所组成,未接
合胆红素则无法通过肾丝球,接合胆红素则属水溶性,当血液中接合
胆红素升高时,胆红素即会出现在尿中。正常人尿液中胆红素量约为
0.02mg/dl,试纸反应呈阴性反应。阻塞性黄疸或肝炎时,尿中会有
胆红素可以侦测到。溶血性贫血时由于血液中所增加的胆红素是以未
接合胆红素为主,尿中不会有胆红素出现。

  7.尿胆素原:尿胆素原是由胆红素在肠道内受细菌作用还原而
来,经肠道再吸收而回肝门脉循环,之后再排除于肠道或尿液之中。
所以,在阻塞性黄疸时,由于胆红素未能抵达肠道之内,血液中不会
有尿胆素原的存在;在肝炎时,早期呈阻塞性黄疸症状,尿中尿胆素
原减少,但在后期则尿中尿胆素原增加,在溶血性贫血时尿中尿胆素
原会增加。

  8.潜血反应:当尿中出现血尿、血色素、肌红蛋白时,皆可经
由潜血测试测出阳性反应。血尿最常见于肾结石,其他如肾丝球肾炎
、肾脏或泌尿道感染、肿瘤等,都可能出现血尿。如果尿中沈渣镜检
中也同时发现有红血球圆柱体,则可推测病源可能在肾脏方面。血红
素尿多因血管内溶血而产生血红素血症,如蚕豆症或红血球自体抗体
疾病,肌红蛋白则源自肌肉纤维的破坏。

  9.亚硝酸盐:常见的尿路感染细菌(如E. coli, Enterobacte
r, Klebsiella,Proteus, Citrobacter等)多会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
酸盐,因此当尿中亚硝酸盐测试阳性时,即可快速间接测知尿中具有
相当数量的细菌存在(>105-106/ml)。

  10.白血球脂瓷:嗜中性球的颗粒中含有白血球脂瓷。所以测
试到尿中白血球脂瓷含量增加即代表尿中白血球含量增高,也就是代
表可能有泌尿道感染的存在。当尿液中白血球含量超过10~30个嗜中
性球时,即可使白血球脂瓷呈阳性反应。

  三、尿沈渣镜检:尿液中含有少数固形物,可以利用离心的方
式取得,称之为尿沈渣,其来源主要为肾脏或泌尿道的上皮细胞、血
液循环细胞、或在肾小管或集尿管所形成的圆柱体等,甚至微生物、
寄生虫、肿瘤细胞等,都可能在尿液沉渣中出现,另外,也可能观察
到尿沈渣中的结晶物质。尿沈渣镜检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检查,可以
观查尿中是否有红血球、白血球、肾小管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
移形上皮细胞、圆柱体或结晶体的存在。若红血球出现表示有出血、
白血球代表急性感染的存在、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表示可能有肾
小管坏死的情形。尿中圆柱体的存在,是肾脏病变相当重要的指标。
尿液中出现的大部份结晶体临床意义不大。

  尿液分析检查有非侵袭性、简单、快速等优点,不失为临床上
疾病筛检的一个重要检查。但是试纸检查其反应的原理,也容易受食
物、药物、氧化还原剂等的干扰。另外,正确的尿液采检也非常重要
,错误的检体采集有可能造成伪阴性的结果出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台湾索尼 | Posted:2005-03-04 22:5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31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