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013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慎选健康检查 兼顾荷包
【记者林秀美/专题报导】

慢性疾病已成为国人健康的主要杀手,随着民众对自我健康的要求,健康检查蔚为风潮。但是面对琳琅满目又所费不赀的各式健检,如何审选才能兼顾健康与荷包?

高雄阮综合医院家庭医学科医师郭振吏指出,许多人对健检存有不正确的观念,必须先厘清。1.检查项目越多,看似对健康维护越有保障,其实不然。因为有些体检标榜价格低且选项多,但报告的准确度及品质欠佳,对于本来有病,但检查出来却没病的「伪阴性」结果,会让受检者有错误的安全感,导致延误治疗时机;对于本来没病,但检查出来却有病的「伪阳性」结果,会带给受检者不必要的焦虑与后续处理的困扰。再者,科学仪器并非万能,即使是最昂贵的先进设备,也有其检查的限制与死角,传统检查如超音波、心电图,仍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并非最贵的就是最好。

2.虽然目前医学发达,但对某些疾病不是全然了解,医学技术也无法面面俱到,因此健检无法保证能筛检出身体所有的异常。另外,健检是着重于预防的筛检工作,并非以解决疑难杂症为目的,健检个案若病情复杂,千万别期望一次健检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能过分依赖仪器检查,而忽略个人的身体症状变化及相关病史。

3.健检只反映出当时的身体状况,并不保证日后一定健康。除了异常结果需后续处置与追踪外,平时仍应维持健康规律的生活型态及定期做健康检查。

郭振吏指出,选择健检项目有几项原则可供参考:健检通常以台湾地区常见的疾病与死因为依据,再配合个人的特性(如年龄、性别、职业、过去病史、家族史、危险暴露、身体症状变化等)来增减项目,而非漫无目的作一大堆检查。受检前先问清楚操作细节,因为有些侵袭性的检查,如上消化道内视镜、大肠直肠镜,会引起身体不舒服,最好先衡量自己的忍受程度;若没有把握,就要考虑换其他可替代的检查,如上消化道的双重对比钡剂X光检查、虚拟大肠镜等。

另外,检查结果假如是阴性,其可信度高不高?需不需要日后再追踪?假如结果是阳性,其代表的意义是什么?罹患疾病的机率有多高?有无更详细的后续检查?有无相关的专业人员可提供谘询?医院诊所能否给予妥善的治疗?……等等,也都须列入考虑。

如果荷包不丰,郭振吏建议利用公私部门免费或低负担的健检资源,再加选适用于自己的自费项目。例如(1)健保成人预防保健:40~65岁每3年给付1次,65岁以上每年给付1次;内含身体检查、健康谘询、血液检查(血液常规检查、SGOT、SGPT、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白蛋白、球蛋白、尿酸、尿素氮、肌酸酐、血糖)及尿液常规检查。(2)子宫颈抹片检查: 30岁以上妇女每年一次。(3)国民健康局免费乳癌筛检:50~69岁妇女每年一次乳房X光摄影筛检。(4)劳工健检、员工体检、公务人员健检等。(5)各县市老人健检。

郭振吏并提醒民众,所有健检资料及影像片子都应该妥善保存,作为日后参考比较的依据。

【2005/03/03 民生报】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曜正科技 | Posted:2005-03-03 08:3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72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