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08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霞客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2 鮮花 x102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小朋友愛流口水的中醫治療
記得那首「掂阿膠,黏到腳,叫阿爸,買豬腳,豬腳庫,滾爛爛,

餓鬼囝阿,流嘴涎」的童謠嗎,真正的例子小朋友愛流口水,其實是很令父母擔心的

,問問老阿媽,有沒有好的魔法,「收涎餅」也掛了,也吃了,有的有效有的沒效。

不知道怎麼辦?

 

一般嬰兒初生後3~4個月時口水漸多,但是還不大會吞嚥,所以口水外流

是正常現象。6~7個月開始長乳牙,有的會因口腔黏膜炎症的刺激,口水

也會變多。

 

本病以口角流涎,纏綿不癒為特徵。有的是口腔咽喉裡發炎,唾液過量分泌;

或是吞咽功能不足而致口水外流。或見於腦炎、舞蹈病、神經麻痺...

等吞咽功能障礙。所以治療時要查明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或是病理表現,

及時找出病因,對症治療。

 

※ 辨證論治

依體質來分通常可以簡單區分寒、熱兩種。

1.脾胃虛寒

古代的中醫書說:“涎為脾之液,口為脾之竅,因脾胃虛寒,

.不能收攝津液,故涎從口出,而滯于頤也”。

臉色蒼白,小便清長,大便稀薄,怕冷。

這一類的小朋友就是俗稱「冷底」,相同的體質亦容易伴隨腎虛,

發生夜尿、疝氣等症狀。

 

治法:溫脾燥濕

方藥:丁香、木香、乾薑、半夏、益智仁、烏藥、白朮

 

2.脾胃積熱

小兒脾胃體質蘊熱,或偏食肥甘及辛辣之品,愛吃油炸食物,濕熱內生,

使廉泉不能制約,故涎液自流。

治法:清熱燥濕

方藥:石膏、黃連、山梔子、黃芩、赤苓、蓮心、生地

 

※ 調理原則

1.避免一切帶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增加唾液分泌。

2.多吃含維生素B、C的蔬菜水果,適當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

一方面補充大量流涎流失的營養素,一方面促進小朋友發育,

吞咽功能成熟。

 

 

 

※ 食療方

1.溫中健脾粥:

白朮2錢,乾薑5分,黃耆3錢,甘草一錢,白米100公克

將前四味藥洗淨煎汁,去渣取濾液,加入白米煮成粥,

一日兩次食用,可治脾胃虛寒型流涎。

 

2.菊花三錢,蜂蜜適量。將菊花煎汁,加入蜂蜜適量,

一日分兩次服,連服一星期。

本方適合積熱型,但是過小的嬰兒不適合服用蜂蜜。

 

3.綠豆一兩,甘草一錢,煮成綠豆湯服用。

也是適合積熱型。

 

4.黨參香菇湯:

黨參三錢,乾香菇二錢先洗淨,水發4小時,與黨參煮湯,

每日一劑,連續吃一星期,適合脾胃虛寒型。



塵與土. 雲和月.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3-03 08:2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14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