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711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老烟枪大铁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2 鲜花 x25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中 欧][转贴] 琴酒之乡斯奇丹
斯奇丹(Schiedam)在19世纪末,曾出现400家制造琴酒的酒厂,琴酒在当时成了最普及的饮料,然而今非昔比,过往负责研磨黑麦和裸麦的风车,不是逐一拆除,就是另做他用。

【荷兰报导】


喝香醇琴酒 看风车飞舞


斯奇丹(Schiedam)建立于1275年,过去仅是一个依靠鹿特丹、没没无名的小城镇,但自从300年前制造出芬芳浓烈的琴酒之后,这里开始有了新的生命,在19世纪末最风光的时期,这里曾出现400家的酒厂,琴酒成了最普及的饮料,不少人培养出极好的酒量,以酒代水是家常便饭之事。

只可惜,琴酒逐渐被其他酒类取代,产量每况愈下,今日的斯奇丹只剩几座制酒厂,其中以荷兰琴酒博物馆因开放试饮和参观,是寻找昔日醉人酒香的最佳场所。

为了制造琴酒,斯奇丹过去沿着护城河建有24座风车,来负责研磨黑麦和裸麦,今日虽仅剩5座,但个个巨硕气派,是荷兰现存最大的风车,因此仍吸引不少游客注意,其中名为「新棕榈」(De Nieuwe Palmboom)仍在运作,可开放游客参观,「北风车」(De Noordmolen)现在则改成一座餐厅。

荷兰琴酒博物馆


斯奇丹的琴酒是用麦子、杜松、草药和香料等独传秘方制做而成的,味道浓烈香醇,深受品酩人士喜爱。

在荷兰琴酒博物馆(Dutch Distilleries Museum),可以看到传统琴酒制造过程、储藏的地窖,还有12000个搜罗自世界各地的酒瓶收藏品。

可顺便试饮几杯免费的琴酒,不过酒量不好的人小酌即可,这里的琴酒浓度高达35%。

新棕榈和北风车



摄影/汪雨菁
斯奇丹昔时就靠24座巨人风车来负责研磨制酒的工作,现在虽然只剩5座,但巨大的体型,依然倍受注目。

它们都有个极为响亮的名字,北风车(De Noord)建立于1803年,新棕榈(De Nieuwe Palmboon)启用于1791,三角麦花(De Drie Koornbloemen)1770年开始运作,鲸鱼(De Walvisch)1794年建立,自由De Vrijheid(The Liberty)则在1785年。

这五座风车又以前两座仍在运作并开放参观。「新棕榈」高九层楼,建于两百多年前,1901年曾遭火烧,直至约一百年后才慢慢重建完成,风车外观上下新旧分明的颜色,就是它沧桑经历的最好证明,目前风车部份开放成博物馆:进入后先有一幅以1:20比例制成的解剖图,清楚地标示出内部构造,接下来就是模型、解说室与儿童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旁细心讲解,让人了解风车如何利用齿轮和风叶,来坚负研磨制酒的神圣任务。

愈往上爬梯子愈高陡,空间也愈陕隘,对个头不小的人俨然是种挑战,第五层楼出去就是18公尺高的阳台了,冷劲的强风,让人好像也要跟着风车翼扇起舞,但由此登高望远,斯奇丹田野风光尽收眼底,还可看到其他风车转动的模样,绝对不虚此行。风车顶部现仍维持磨麦制酒的任务。

斯奇丹另一建造于1803年的「北风车」,高33公尺,是全荷兰现存最大风车,它的下半部在20多年前,已改建成三层楼的酒吧和餐厅,大家可入内参观兼用餐,能容纳100位客人,但请事先订位。

◎采访协力:荷兰观光局、中华航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2-27 13:5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31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