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8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絕心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5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影響身高的因素
  身材矮小的種種原因
  現在,家長們普遍關心孩子的身高,發現孩子身材矮小,便去醫院要求診治。"身材矮小"在醫學上作為一種症狀,指的是身高低於同齡健康兒童平均身高均數的兩個標準差,或者在身長百分位元曲線的第3百分位元以下,例如:6歲4個月的男孩,身高107.5釐米,該年齡組男童的平均身高是117.59釐米,該年齡組男童的平均身高是117.59釐米,標準差是4.74釐米,該男孩的身高小於117.59-(2×4.74)=108.11釐米,這時我們才稱該男孩身材矮小,5歲以內的身高與遺傳因素無關。
  2、慢性器質性疾病、感染如結核病、不良綜合征,心、腎、肺、道功能不全。
  3、內分泌疾病主要為甲狀功能減退及垂體功能不全、性早熟等。
  4、先天性骨病如軟骨發育不全、成骨發育不全等。
  5、遺傳及代謝性疾病兒童的身高與父母的身高有密切的關係,若身高低於第3百分位值,但其他行長發育均政黨,這稱為家庭性身材矮小。另外因腎小管酸中毒、氨基酸代謝紊亂、抗D佝僂病、糖原累積症等亦可致身植物矮小。
  6、其他如青春期發育延遲和精神剝奪者,有些孩子青春期前生長緩慢,骨齡落,青春期延遲出現,但在青春期中生長迅速,至成年時身高達正常水平,且往往父母一方有青春發展延尺的情況,這屬於體質性青春發育延尺,無需擔心。有些小兒因家庭破裂失去毒愛或體育鍛煉,亦可影響生長;若改善環境,消除精神因素,適當進行體育活動,生長速度即可達正常。由此可見,引起身矮小的原因是多方在的,因此就明確病因,儘早診治,使小兒的生速度接近正常,即每年增長5-7釐米,切不可撥苗助長,盲目服用藥物,以致成年時高身反而低於正常高度。


什麼影響青少年的身高

150年來歐洲人平均身高增加了20公分。專門研究人的身高的新學科——身高學提供的資料表明,居民的平均高度反映了人的生活水平:其飲食、福利、住房條件、環境污染程度、疾病和緊張程度。身高學是涉及生物學、兒科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的一門科學。它研究的主要問題是:是否有理想的身高?人的身高有沒有止境?是否能將矮小的民族變高?
  學者們認為,人的身高首先取決於遺傳和飲食。但是研究證明:改變生活條件明顯地影響身高。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經濟史教授斯特克爾解釋這一現象時說:“毫無疑問,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某個具體人的身高,但是對生活在不同條件下的具有類似基因的居民的調查表明,外部條件明顯地影響著他們的平均身高。”
  如果把身高作為衡量生活水平的唯一標準,那麼,看來生活在荷蘭最好。年輕一代的荷蘭人平均身高為1.83米,而居民的人均高度為1.79米。他們約比丹麥人、挪威人和瑞典人高1釐米,而僅在100年前荷蘭人幾乎是歐洲最矮的民族。英美兩國人均身高為1.75米。
  英國經濟史教授弗拉德認為,人的身高是“非常敏感的經濟指標”。“荷蘭人個子高首先是因為他們富有。他們收入高,用於保健和撫育子女的錢很多。而且在財富的分配上比英美要平均。在美國貧富懸殊,在中高收入的人群中高個子多。美國黑人個子高,那是黑人運動員給人造成的一種印象。他們比歐洲人手腿長,但從總體上講,美國白人比黑人高”。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矮個子的日本人變高,1957至1977年間,12歲的日本少年人均身高增加了10釐米。人的成長期主要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男人之所以比女人高是因為他們的青春期要長兩年。影響身高的其他因素也很多,例如:孩子們在假期裏長得快,是因為在學校裏他們不那麼快樂。
  據統計資料顯示,人的身高與健康之間有密切的聯繫。挪威教授瓦列爾進行的研究表明:高個子的壽命通常比矮個子長,在挪威40—44歲的婦女死亡率中,身高1.49米以下的人比1.65米的人的死亡率高一倍。在40—59歲的男人中1.6米左右的人比1.8米的人的死亡率約高一倍。原來,個子高矮與心臟的疾病有關係。再說,個子與健康之間的聯繫主要是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2-23 11:1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34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