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131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讨论]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图 1.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广州志道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南海人。
初参六祖,问道:⋯⋯

「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
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六祖道:「汝何处未明?」
志道禅师回答道: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六祖道:「汝作么生疑?」
志道禅师回答道:
「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
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
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未审是何身寂灭?
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
全是苦,苦不可言乐。

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
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
一体五用,生灭是常。
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
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
若不听更生,即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
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
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一切众生都有色、法二身,
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
法身则是恒常的,无知无觉。
经中讲「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不知道究竟是哪个身寂灭,哪个身受乐?
若说是色身受乐,色身灭时,四大分解,
全是苦受,无乐可言。
若说是法身受乐,法身寂灭,如同草木瓦石,
无知无觉,又如何感受到乐呢?
再说,法身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
一体具足五用,从体而言,
生灭就是常,而不是无常。
生就是从法身起用,灭就是摄用归体。
有情之生命既是法身所起之用,若听任再生,
这就说明生命是不断不灭的了。
反过来说,
有情之生命入灭之后若不令其再生,
这就说明生命永远地归于寂灭,
如同草木等无情之物了。
这样一来,所谓的涅槃,也就是归于寂灭,永不再生,
实际上就是一切诸法被涅槃所拘禁。
再生尚不可得,还有什么乐可言呢?
很显然,志道禅师的观点是一种典型的外道邪见。
他把色身和法身、生死和涅槃打成两截,
看作是两个相互外在的东西,
认为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
法身是恒常的,无生无灭。
这样他就把涅槃理解为,
在五蕴生灭之外的某种死寂的状态,
认为涅槃就是生命归于死寂,永不再生。

听完志道禅师的解释,六祖呵叱道:
「汝是释子,何习外道,而有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
据汝所解,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
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者。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
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
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
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
佛湣此故,乃示涅槃真乐,
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
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
当现前之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

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
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
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
你是个佛门弟子,如何用外道的这种断见和常见,
来妄自评论诸佛的最上乘妙法?据你的理解,
在无常的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恒常的法身,
在生灭之外另有一个寂灭,并且认为在这种寂灭状态中,
有个身体在享受恒常不坏的快乐。
你虽然是修道的人,
可是你的这种想法恰恰说明,
你还执着于生死,贪着世间的快乐。

你现在应当明白,诸佛因为看到一切众生处于迷惑之中,
妄认五蕴假合而成的色身为自我,而把色身之外的六尘境界,
执为外在的实有,由此而产生好生恶死的取舍心,
并在这种分别心中念念迁流,却不明白这一切,
五蕴色身也好,外在的尘境也好,生死之相也好,苦乐之受也好,
都是唯心所现,如梦如幻。
他们终日向外驰求,
徒劳地在生死中轮回,
反而把常乐我净的涅槃看作是苦。

诸佛因为湣念这些众生,于是向他们开示涅槃真乐,
在这种涅槃真乐中,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
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这种寂灭现前的时候,
却没有现前的想法,这就是常乐。
在这种常乐中,既不能说有受者,也不能说无受者。
哪里还谈得上一体五用之名,更说什么涅槃拘禁诸法,
令它们永远不得再生呢?这完全是在谤佛谤法!

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无为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禅师听了六祖的这一席开示,疑惑顿消,
心开意解,欣喜诵跃,作礼而退。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10-19 20:4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06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