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903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感受生命存在的本質

圖 1.



海雲法師:感受生命存在的本質
無住無著,莫攝莫收;是非兩忘,
能所雙絕;斯絕亦絕,般若現前。
這一段在整個《心要法門》來講是核心,
它要介紹的就是“般若”這兩個字。
“般若”是智慧,但它不是普通的智慧,
一般世間的知識可以講“聰明”,
它對于事物的分辨很清楚,
佛法講的“般若智“慧”是說它能夠超越對事情的分辨,
而去感受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是怎樣體驗出來的?
我們通常講世間的智慧是一種對立性,
要如何把對立消除掉變爲統一,看似很簡單,
可是當“對立性”産生的時候,
你卻沒有辦法警覺到什麽叫對立性?
要如何把它消除掉?你有沒有辦法從這地方去進行,
學佛人就是學着要覺悟這個東西。
外道也在修行,但是他們所講與我們是有所不同。
通常他們是以“禪定”爲絕對,
因此“定功”要多深,他們都能有。
在印度甚至于有人一坐幾個月,灰塵蓋覆讓人以爲是枯木。
中國古代也有,但這并不是佛法真正的修行方式。
佛法鼓勵我們的是活潑、自在出入⋯⋯的修行方式。
透過我們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那個人是誰?透過我們的眼睛、
耳朵……看外面境界的那個真我是誰?是什麼?
感受得到嗎?你若能感受到,那就叫做善根、智慧,
有些人聽到這樣講就暈頭轉向,以爲很抽象不可思議,
在這裏你能感受到一點消息嗎?
從這裏我們可以發現,
佛法所标示的目標和一般的修行人所追求的不同,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
“般若”是怎樣展現出來的。
“無住”,不安住在一個固定的地方。
“無著”,不執着某一個固定的目標、對相。
“莫攝莫收”,攝受沒有,收也沒有。
你可以發現他都是用否定句,全部用雙破法,
這就是空宗的語言模式。
他不給你肯定的答案,因爲肯定了你就會執着,
所以才說:“無住無著,莫攝莫收,是非兩忘。”
“能所雙絕”,兩忘和雙絕等于是“非能”、
“非所”、“非是”、“非非”那個意思。
“斯絕亦絕”,那個絕、無、莫、忘,
也都要把它除掉;就是說無住無著的“無”要無,
莫攝莫收的“莫”也要莫,是非兩忘的“忘”也要忘,
能所雙絕的“絕”也要絕,斯絕亦絕是指這種情況。
當你達到這般境界的時候,
般若才能說是現前了,才能叫做你有般若。
“般若”不是一個讓你能夠很肯定而且可以掌握的東西,
但從性宗的立場來看就不這樣講,
反而讓你感受到“無位真人”那個“真我”,
那個生命洪流中永遠不變的,你能不能感受到?換句話說,
它可以從肯定的立場來講,這是性宗的語言表達方式;
也可以從否定的立場來講,這是空宗的語言表達方式。
智慧的本身并不特别,它是人人原本具有的,
我們都可以感受得到,在修行當中就是要做這樣的一種訓練。
譬如有些人說無神、無鬼,我們若問:“爲什麼沒有?”
他會說:“那是你的心理作用,科學根本無法求證。
”那麼這個人的生命品質、智慧程度,
具足般若的标準是非常非常的低,這樣的人他可能知識程度很高,
或者福報、權力很大,但這種人對生命存在的本質沒有感受。
換句話說:他若要把球送給對方,
他一定得把球親手交給對方,若以投或丢的方式把球送給對方,
他沒有辦法感受,
我們只是以這例子來表達那種人的執着性。
“般若”告訴我們很多東西是不能以意識狀態去推理的。
情人在一起,科學怎樣證明他們之間有感情呢?
所以那種沒有辦法去體會生命總體存在現相的人,
他的生命是非常枯竭的,
他沒有辦法去體會人和人之間怎麽會有感情,
他隻會找個理由套上關系,其實感情這東西是不能解釋的,
感情相應與不相應,也不是科學所能求證的。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如夫妻間的感情是怎麽建立的?
或者我們和人家一起合作的時候,你能不能取得默契,
建立共識?水、火之間隔着一層媒介,
那就是共識。水、火關系就變得相當奇妙,而不是水火不容。
這就是說人對生命感受的能力,能感受到,就是有般若智慧的人。
抽象的部分其實滿具體的,假如你能有所感受,
並在生命中作爲生活的指導,那麽你在人生的旅途當中,
會生活得非常幸福美好。同樣地,你如果要了生死、出三界,
也是要從這個第一步下手,
然後才可以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質,
否則你會停留在一個低層次的地方,受到環境的污染。
例如“花報”——花天酒地……,那是一種誘因,
使你的生命品質一直下降。也許你是個沒福報的人,
還好!花報不會現前,你在長期壓抑和尋找生命價值的時候,
自己也會逐漸地脫胎換骨,
因爲你會去尋找人生要如何才能安身立命,
那時你的般若智慧會增長。
從這地方可以看到佛法的修行和訓練者,他在物色對相的時候,
他看的不是你表相的福報,
而是看你生命中般若智慧的善根,
也就是看他能不能去感受生命的那一層意義。
有些人根本不行,人與人之間他總是說别人錯了,
從沒有想到自己到底對不對,而一直處在對立的情況。
在這裏“對立”能所雙絕,善根愈低則愈對立,修法也是一樣,
很多人修的是對立法而不是對治法,
他要修什麽先把那東西給豎起來,“法”先豎立起來,
然後“我”來修這個法。你這樣修一定會退心,
因爲你有一個很明确的“法”訂在那地方,
要再把它修成什麽樣子根本沒辦法。修法若孤立則“人”、
“法”就對立了,也就沒辦法融進去了。
一個會修行的人當這個“法”一起來,
經文内容知不知道無所謂,自己先融人經文的境界裏。
因此“誦經”的本身并不是頂重要的,它只是一個媒介,
我們能不能透過這個媒介進入那種狀態?
所以當要誦經、念佛、拜佛時,重要的是自己能融入那個境界,
假如自己會這樣訓練自己的時候,就會發生一種現象——
我和你相處的時候,我要和你交融在一起,
這時候就不會對立了。
我們之所以有煩惱,就是因爲“只要你來”我就開始預防了,
我必須保護自己,於是問題就來了。
所以當有人給你提意見時,
你就認爲又來找我麻煩了,這就是對立。
假如對方一提出問題,我們就馬上投入、
交融在那個問題狀況裏,或是認爲他提出來的意見,
可以解決我的問題,那麽情況就不一樣了。
他能解決你的問題,乃是因爲你能和他交融。
以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态。
一個人和我們談吐、講話、提意見,他本身是中性的。
之所以變成好的或壞的,都在于我們自己,
因爲他怎麽罵我們都不要緊,關鍵都在自己的“用心”。
他罵我,圓融性的人會以爲是在成就我;他若稱贊我,
對立性的人會認爲又在諷刺我。我們在處事上常有這種情況,
所以這個不是純粹的理論問題,
而是人生的實踐原則。我們每天都在做,
每天舉手投足與人應對都是這些事情,只是你不知道爲什麼?
而國師能把個“爲什麼”從根源揪出來,我們就能了解了,
了解了之後要照着去做。
所以說一個真正事事無礙的人,他的理可以轉到極深,
深到你完全不懂的地方,而他所顯現出來的,
是非常平凡的事相,國師他理論很清晰,
但他走在路上也是和我們一樣。我們是在事法界裏,
所以任何一個境界來到都會引起我們的對立性,
而他老人家不論任何境界來,他都能夠銷歸自性,差别就在這裏。
般若是什麼?說不出來,但總體的感受各位該有了,
你就把這感受帶在心裏,經常的去體會、感受,
把這個全盤的感受轉變成很簡單的一兩句話,
當你那一兩句話琅琅上口的時候,那就叫做開悟。
開悟和了生死之間還有一段距離,有人先了生死再開悟,
也有人先開悟再了生死,那要看你的修法層次如何,
不一定是要由戒生定,由定再生慧。
“心要法門”就是要能掌握自己的心,
一個有生命感和沒有生命感的人差别在哪?
爲什麽我們在日常生活時不像赴宴會時的那種打扮?
只要能自在,美就是生命力的表現,和人相應、
互動之間本來就是要了解這些,
這樣你會發現我們的生命能量會一再地增長。
當你看什麽都意興闌珊的時候,
也就是你的生命能量堵住了,假如還有出口的話,
很快也會枯竭的。
人若活在别人的掌聲中,當掌聲稀疏了他就受不了,
因爲他是建立在那種沒有辦法體會出
什麽叫做生命的那種生活形态中,長期使用他的識性,
他的投入只是要博得别人的掌聲,靠着掌聲來做爲生命的能量,
掌聲一消失,生命能量的借口堵斷了,
這時他會自覺很沒用,這就是沒有自己的生命。
他就像行屍走肉一般,生命不是自己在活動的,
而像計算機一般設計幾個程序,
然後自己始終就在那個程序上跳來跳去,
當生活到達這樣的程度是一種悲哀。
因爲我們生活中已經被命定在那簡單的幾個步驟裏,
一天又一天同樣的步驟始終在那邊繞,
但大部分的人卻爲什麽會停留在這種生活狀態呢?
因爲這才叫做有安全感,其實那又有什麽生命呢?
一個修行人就是要突破這種僵局,活在一個很輕鬆,
而且是全方位的生活狀態下,即使是一點點的享受,
只要能深入去感受到那生命在起作用的情況,
這時若還帶有修行所具有的癡情,一個不小心,也許就開悟了。
上班工作是必須的,但我常告訴各位要留一點時間
在家享受真正的天倫之樂,慢慢累積生命的情操,
然後家人彼此之間的共識就會産生。而有了共同的話題,
心性的交流自然會産生,尤其傾聽年輕人講話,
你會發現我們生命的成長非常不可思議,
生命能量增加得很快,你會生活得非常愉快。
由年輕人的心理變化和處事態度,
我們來看所謂的“無常”特别明顯,
他們所有生活環境中的每一個分子幾乎都是同個樣子,
就是和我們不一樣,我們這一代甚至上一代對“情”很執着,
他們卻是三兩天就可換上新的朋友。
從他們處事的态度中觀察“無常”,然後告訴他們“無我”,
他們在這種狀況下也能夠開悟、超越和成道。
生活應該是多元化的,我們現在若只是執着自己的標準,
年輕人是無法接受的。
執着會造成對生命本質體會的能力不夠,對自己傷害太大了,
各位要從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去印證。
這麽多的理論都離不開我們的生活,
假如離開我們的生活去談那個很虛玄的東西,那就不是佛法;
佛法不管講得多深,導引回來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
所以佛法絕對不離開生活,離開了生活也就不是佛法。
“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來具足”。
般若是每一個人都有的,它是本來就存在的,你不要向外去找,
所以才說“非心外新生”,不是外面的,是我們本來具足的,
可惜你不會用。我們現在一直向外追求,
以爲向外追求可以獲得智慧,
就像好多宗教信仰者也一直爹希望藉外面的力量幫助自己,
如鬼神道、
巫婆可以幫我們發财、治病、加持,佛門中有的,
外道都有,你能不能找到什麽東西是佛門中獨有的?
就是這個東西——般若。
佛法告訴我們,我們内心裏所存在的那個真實的東西——
般若智慧是我們本來所有的,不是外面所能追求到的。
所有的宗教信仰統統是向外追求而不是追求這個東西,
這就是佛教所特殊的地方。外面所能追求到的,
外道能追求到,佛法也能追求到。
在“修行”的層面上(不是一般民間信仰的層面),
世界五大宗教都有,也都是在感受生命存在的奧秘,
他們在這時候所要追求的就是内心本自具足的自性、
覺性或叫般若,用的名詞不一樣而已,
所以五十三參内可以見到善财童子也參訪外道。
外道乃至一般人只要他能夠顯現自性、覺性、般若,
就是我們要訪學的對象。假如你隻是要求他教你如何發财、
放光,那都沒有用,那是一般宗教都有的,
不是佛法專有的。真正能感受到生命存在本質的那一部分,
若能掌握住就叫“根本智”,
掌握到讓它起妙用的時候就叫“後得智”,
這時候功德就無量無邊了。
一個修行人要能真正的體會到生命存在的本質,並讓它起妙用。
前面講“般若是什麽……”,這裏告訴我們這個“什麽”
我們本來具足,各位要去體會。每個人都有無量無邊寶藏,
這種講法也許你感受不到,我們修行就是要讓這個寶藏現前,
然後你就會發現像《華嚴經》所講的那種殊勝、
莊嚴的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達到。在合理的狀況下,
我們在有功課基礎的時候,來做回向會很順利,
你的生活會無所求而且很圓滿,得失心會完全消失;
也就是在正法的原則下推動做功課,先求護法讓你一切滿願。
但是當你得不到時,就随他去吧!得不到時也就是你不該擁有,
有了會有副作用,這是一種修行法,
並不是要求自己的就不對,
只要是不傷害别人或是不增加自己的名和利都不爲過。
各位要懂得把真正的功夫做起來,然後作適當的要求,
這樣子福報就會現前,因爲你的般若會起作用,
這作用不是用理智或科學可以求證的。
你若真的如法做功課修行的時候,不只在誦經、念佛時才叫做功課,
你連煮飯、洗衣、應對、談吐都是在做功課。
若是以爲家事趕快做完以便做功課,這就是不會做功課,
因爲你是處在一種對立性上,兩邊都丢掉了。
真正的修行人在現有的生活環境内,在一種滿足、
知足的前提之下,讓它現有的資源、因素做一種重新的組合,
讓它發揮最高的效率,讓那本來具足的部分顯現出來,那就是修行,
我們說修行本身就是生命因素的重組,關鍵就在這個地方。
我們現在有很多生命因素,可是卻組合不當,
我們該把它重組一下。要怎樣調整,那要從你個人的立場去看,
與人相處懂得體諒人家,也給人有體諒我們的機會,
這是一種抽象的般若作用,使用生活中的任何一個角落,
那麽我們人間的淨土很快就會達成了,
生命領域裏能感受這個部分的都是真正的般若智慧。
我們内心深處這種般若智慧都隐藏在最下面,
彼此拿出來的是競争、
奸詐,顯現自己的威武以打倒對方,
般若智慧就不起作了。極樂世界就是沒有競争,
而是讓每個人的般若智慧顯現出的地方,
本來具足的東西希望它能好好展現出來,學佛就是學這個。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10-14 07:2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207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