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935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
智敏·慧华金刚上师开示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云:“归根得旨,随照失宗。
”“归根”即归于真如体性,念念随顺真如,无相、无念、无住,能所一如,
超出体用,证悟归元,而得宗门妙旨。若仍有“能觉照之我”、
“觉照之作用”、“所照之境界”,落于能所,则失顿宗之旨。
原始法界,无佛无众生,真心本来不动,六道有情、
三宝三根本之体性,平等不二,共融于法性,恒寂恒照,不生不灭,
无任何惑业烦恼,惟妙乐光明,自在逍遥。

只因最初一念妄动,遂至能所角立,才现如今之身心世界,
将法界圆满整体之法性,分别为无数个体之精神,
虚妄生灭于六道轮回中,枉受无量痛苦,无有穷尽。
大师又说:“眼若不睡,诸梦自除。”此喻心眼若不动、不昧、
不染六尘八识,则六道轮回之梦自除。又云:“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万法本自如如,因心乃异,如山不自高,水不自深,
只因心存种种差别,则千差万别竞起。
若持心不动如大地、如虚空,无能所分别,
则法界万象,无非真如实相。


归根得旨 随照失宗
慧律法师:
归根就是回归见性的根本大法。
得旨:得到佛的心这个宗旨,叫做归根得旨。树木有根,⋯⋯
诸位!见性大法就是所有修行的根,有了根就慢慢成长。

你开悟、大悟,你任何的种种的方便都是开悟,
具足有正见的人,行一切法,都与佛的心相应,归根得旨。
归根得旨,就回归见性的根本大法,根,
见性就是我们的根本法,
得佛的心这个宗旨的话,这个就不得了,就是见性开悟了。
[ 随照失宗,]
如果你不这么做,随着你的照,就是能缘的根,跟所缘的境,
一直产生生灭的意识心,叫做随照。
照,我们的根对境叫做照。
如果你没有回归到没有能所的见性大法,
你现在追寻于根尘生灭的缘起,那么,便失宗。
失去不二法门的宗旨,叫做失宗,
失去不二、当下的宗旨。
再讲一遍:归根得旨,随照失宗,
回归见性根本大法,就会得到了佛的心法的宗旨。
如果你不这么做,让根尘攀缘不断,
这个照,把这个一念清净心,化作无量的生灭意识心,
就会失去不二、见性大法的宗旨。
这一段的意思最重要的就是:
当你穷溯到众生、一切事和一切理最究竟处的时候,
你就彻见森罗万象真实的面目。
所以,《楞严经》,佛讲的:
一切的识心分别,跟外在的山河大地、宇宙,
都是如来藏性所遗留物,遗留的东西。
如来藏性本来就无一物;
但是,因为我们缘起,借重四大这个色身,我们的观念错误,
所以,我们活得很痛苦。
我们这个色身从哪里来?向着大地借来的。
父母亲还没有结婚前,父亲、母亲借重能量;
父母亲结婚以后,生了我们,
我们每天要吃蔬菜啊,小时候要喝牛奶,吃蔬菜、水果,
太阳照射,然后新陈代谢,
我们这个色身,地、水、火、风,是向大地借来的,
而我们误认为这个是「我」。
诸位!借来的东西就一定要还。对不对?
这个大自然是很公平的,就像你去图书馆借一本书,
这图书馆借来的书不是你的,看完这一本书要怎么样?
要还人家。
我们这个色身,父母生了我们以后,
向大地借来的能量,蔬菜、水果、阳光、种种的养分,
产生了胺基酸、蛋白质,种种的支持生命的能量。
可是,有一天,你向大地借的东西要怎么样?要归还。
所以,死亡是大自然的常态,它是大自然的法则,
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包括佛陀。
佛陀知道说: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
佛陀在开采永恒的般若智慧心,就是我们所讲的法身。
佛陀知道,我们的生命它不会断,因为我们有法身慧命;
而这个色身,圣人来示现也要消失,不只是佛陀。
当你开悟见性,就彻见了森罗万象、大宇宙的永恒性相,
了解大宇宙,也不过是地水火风空见识;
有的翻译成地水火风空根识。
地水火风空见识,大宇宙的真相就是这些元素,
这元素缘起了,就变成一个人;
这元素缘起了,就变成一棵树;
这元素缘起法,藉着种种条件,就变成一张桌子,
所有的动物、植物,这个物质的世界,或者是有心灵的众生,
不能离开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
简单讲: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的意思就是说:
我们这个大宇宙,就是地水火风空见识构成的,
不是构成动物,就是构成植物,统统是缘起,统统是无自性;
而我们妄执了这个缘起的四大为「我」,
所以,一天到晚要为这个色身很忙很忙,很忙!对不对?
当你见性的时候,你就见到了大宇宙的性相,你就掌握到禅的宗旨。
所以,庄子说: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这意思就是说:功夫到家的人,心就像镜子,
来、去都不着痕迹,来不着、去不留。
不将不迎,不将不迎就是我们来跟去,
「迎」就是迎来;「将」就是送去,没有什么来去。
应而不藏,
随时来随时应,随时起妙用;
但是,它的体没有什么增减,没有什么增减。
我们如果不知道,要追逐这个假相,就丧失了禅的无相无住的宗旨了。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
我们要回归见性根本大法,佛的宗旨、佛性的宗旨;
如果你不这么样子,随照失宗,
「照」就是根尘相对,一直攀缘,
那么,就失去不二、当下解脱的法门。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10-02 07:44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信心铭 僧璨大师着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心病 不识玄旨 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 无欠无余 良由取舍 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 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 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 止更弥动 唯滞两边 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 两处失功 遣有没有 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 转不相应
绝言绝虑 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 随照失宗 须臾返照 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 皆由妄见 不用求真 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 慎勿追寻
才有是非 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 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 不生不心 能随境灭 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 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 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 齐含万象 不见精粗 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 无易无难 小见狐疑 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 必入邪路
放之自然 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 逍遥绝恼 系念乖真 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 何用疏亲 欲取一乘 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 还同正觉
智者无为 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 妄自爱着 将心用心 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 悟无好恶 一切二边 良由斟酌 梦幻空华 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 一时放却 眼若不眠 诸梦自除 心若不异 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 兀尔忘缘 万法齐观 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 不可方比
止动无动 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 一何有尔 究竟穷极 不存轨则
契心平等 所作俱息 狐疑净尽 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 无可记忆
虚明自照 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 识情难测 真如法界 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 唯言不二 不二皆同 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 皆入此宗
宗非促延 一念万年 无在不在 十方目前 极小同大 忘绝境界
极大同小 不见边表 有即是无 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 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 何虑不毕 信心不二 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 非去来今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10-02 07:4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43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