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951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n758442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疾病] 性病大观园---梅毒
「 梅毒」是个老幼皆知的古老性病,但实际上的发生率却没有淋病多。「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造成的慢性性病,其症状复杂且变化多端,病程可粗略分为三期,在二期梅毒时,出现全身性的皮疹如梅花开放,「梅毒」之名便由此而来。

初期梅毒──
感染梅毒后,其潜伏期平均三周,会在生殖器出现不会痛的软块状破皮,摸起来像个有弹性的钮扣,称为「硬性下疳」。此病灶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高,但此时血清反应可能都还测不到。即使不治疗,硬性下疳数周后会自动愈合消失,进入第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
螺旋体由下疳处经淋巴循环扩散到全身,会有倦怠、发热、酸痛症状,此时出现全身性的皮疹如梅花开放,「梅毒」之名便由此而来。二期梅毒经数周到一年不等的时间也会自动消失,进入隐性期。

隐性梅毒──
这一期完全没有症状,从初次感染头一年的无症状期,称为「早期隐性梅毒」,感染性较高;超过一年以后的无症状期,称为「晚期隐性梅毒」,感染性较低。很多病人并没有初期或二期梅毒的症状,而且直接进入隐性梅毒或发展成三期梅毒,所以病人本身并不自觉,多因例行性检查(如体检或手术输血前)才发现有梅毒反应。此期体内仍有螺旋菌存在,对身体组织仍有破壤性;女性病人更会传给胎儿,造成胎儿先天性梅毒、流产或死胎。

三期梅毒──
所谓的「三期梅毒」指的就是身体出现梅毒肿(gumma),通常发生于感染后三至十年,多出现在皮肤的皮下组织或骨骼肌肉里,梅毒肿并不危及生命,故有「良性三期梅毒」之称。

从以上的叙述看来,梅毒除了初期的硬性下疳、二期的梅花开放(皮疹)和三期的梅毒肿外,似乎「不怎么严重」,那么为何要防治呢?一般说来三分之一的早期梅毒会自行痊愈,血清反应也会变成阴性;三分之一则成为隐性梅毒,只有阳性血清反应而无症状;但另外三分之一则会侵犯血管和心脏,造成「心脏血管性梅毒」或侵犯脑部脊髓,造成「神经性梅毒」,虽然都是多年后才发生,但都会产生严重后遗症,甚至致命;另外罹病的妈妈会传给无辜的胎儿,造成小儿先天性梅毒,因此必须防冶。

在诊断上,除了皮肤上的症状(下疳和皮疹)外,尚有两种方法可确立诊断:
一、在硬性下疳(初期梅毒)的病灶上刮些皮屑,用显微镜观察,若能找到螺旋体,则确定是梅毒。

二、梅毒血清检查:筛检用的VDRL或RPR测定法是一种「非特定性」的检验法,是侦测身体组织对螺旋体的反应。初期感染时组织反应强,所以力价高;慢性感染时,组织反应会稍降低,所以力价较低;若治愈,则力价应降低很多(初期感染若治愈,VDRL或RPR会变阴性;慢性感染即使治愈,VDRL或RPR可能仍呈阳性,只是力价降低)。

VDRL或RPR因只是非特定抗体,当身体有急慢性发炎疾病存在时就可能出现『伪阳性』反应,所以要确立诊断需加做「特定抗体测定」。

FTA-ABS或TPHA是侦测体内对螺旋菌的特定抗体,只要感染梅毒,特定抗体就会永久存在体内(不管治愈与否,也不管是早期或晚期),所以只用来做为确定诊断用。

由于VDRL或RPR和疾病的病程有关,治愈后力价应下降或消失,目前多用于婚前、怀孕前或输血前之筛检用;当然要看治疗是否完全也要做这测定。至于治疗,主要是注射盘尼西林,这工作就交给医师吧!

﹝资料来源:春晖医星球﹞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台湾索尼 | Posted:2005-02-26 22:5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54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