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718 個閱讀者
 
<< 上頁  1   2  >>(共 2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寒窗問拾得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9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謝謝你的說明,鮮花奉上。
我想我的問題應該是在於:
1. 本案看來主觀上沒有認識其行為將致第三人陷於錯誤而為交付財物之行為
2. 客觀上也不會有被詐欺人為交付之行為
不過我後來查了一下教科書,學說上本條的「交付」也包含容忍、陷於錯誤而不行使權利......等不作為的情況,所以是我的理解太狹隘了(唉,學海無涯阿,讀書去~)


時間,在書本裡過得特別快!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0 樓] From:台灣台灣固網 | Posted:2010-04-20 23:24 |
luciferydog 會員卡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鮮花 x70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這類問題是德國學說有名的爭論--------欺騙式竊盜!
爭議在持有力的轉移是透過欺騙的方式,那到底該論以詐欺還是竊盜?


這個世界有音樂真是美妙

美妙極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4-21 21:24 |

<< 上頁  1   2  >>(共 2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42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