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938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fzt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1 鮮花 x32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太空科學] 失落的小月亮
康乃爾大學科學家在土星A環上找到特殊的螺旋槳構造,這可能由直徑大約100m的小月亮所造成,估算這些小月亮的數量,將有助於解釋土星環的形成與演化。

土星環早在西元1610年就被伽利略發現,至今仍然身世不明。土星環主要是由直徑大小在數公分到數公尺的水冰粒子所組成,因此一般認為土星環可能是冰衛星受到隕石或彗星撞擊後,碎片散落在土星周圍形成。若臆測屬實,碎片尺寸理應大小通包,而非只集中在數公分到數公尺,卻在數量級十公尺以上付之闕如,直到有兩顆直徑數公里的衛星Pan與Daphnis。康乃爾大學科學家Tiscareno的研究團隊找到了證據,支持失落尺度的小月亮確實存在,這個新發現已發表在Nature期刊上。

科學家從卡西尼傳回的照片中發現酷似螺旋槳(propeller,暫譯)的構造(想像把S形的線段兩端左右拉長)。這個特殊構造的長度大約有3公里左右、比背景的環還亮兩到三倍。科學家認為一個位在構造中心、直徑40m到120m的小月亮可以造成螺旋槳結構,這個想法已得到數值模式的證實。

土星環的組成粒子,在重力與碰撞兩種機制的影響下仍不斷在演化,除了直徑公里級的月亮可以在土星環中清出環間的間隙、數十至百公尺級的月亮造成螺旋槳構造,更小的月亮(粒子)也能彼此加積(accretion)而逐漸成長。科學家推估經加積作用形成的月亮直徑可以超過十公尺以上,因此科學家認為估算這些小月亮的數目,將有助於未來解釋土星環的形成與演化。在2006年卡西尼號還有機會系統的搜尋環上的螺旋槳構造,將能對此等級的月亮數目有更精確的掌握。


新聞來源:

sciscape

取材自:

Nature: Saturn’s bared mini-moons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台灣固網 | Posted:2006-05-06 00:0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37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