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出、拉不停 中藥調調看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Yeh23
2006-09-24 16:12
樓主
推文 x0
【劉如玫/林口長庚中醫內科主治醫師】

你是否有過不明原因反覆定點或遊走性腹痛症狀?常為腹部脹悶的感覺所苦?常有三餐飯後頻跑廁所解便的情形?曾有過一陣子便秘、一陣子又腹瀉,且一緊張就拉肚子的現象?曾因以上的狀況去腸胃科做過許多的檢查,結果都沒有異常,最後才聽說這個醫學名詞—大腸急躁症。

大腸急躁症是最常見的腸道運動障礙疾病,臨床表現多變,如腹痛、便秘、腹瀉、便秘及腹瀉交替、腹脹等,腹痛情形可在排便後緩解,而排便習慣的改變又可分為頻率異常(每天多於三次或每周少於三次)、大便質的異常(過硬、過軟、水狀)及排便情形異常(急迫感、裏急後重、解不淨),且各種檢查又無異常。

此病為功能性的腸道機能障礙,與中醫脾胃的角色息息相關,又因深受情緒壓力影響,與調節情志的肝也密不可分。依據病人的個別差異可略分為以下五類:

1.肝鬱脾虛型:腹脹痛、腹瀉、胸悶、打呃,可用痛瀉要方或白朮、白芍、炒防風、陳皮、柴胡、枳殼、鬱金等。

2.脾胃虛弱型:大便水泄、進油膩和刺激物即瀉、食欲差、面色萎黃,可用參苓白朮散或黨參、茯苓、炒扁豆、炒白朮、炒山藥、焦山楂等。

3.脾腎陽虛型:黎明前腹隱痛、腸鳴而瀉、食物不消化、怕冷喜暖、腰膝痠軟,以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或附子、肉豆蔻、炮姜、黨參、破故紙、白朮、赤石脂、吳茱萸等治療。

4.寒熱互結型:腹痛、腸鳴、腹瀉、腹瀉與便秘交替發作、大便解不淨、粘液便,以烏梅丸或烏梅、黨參、黃連、制附片、川椒、煨葛根、木香、茯苓等治療。

5.陰虛腸燥型:大便乾、腹部脹滿、面紅、口乾,治療可用麻子仁丸合增液承氣湯,或枳實、火麻仁、杏仁、郁李仁、瓜蔞仁、玄參、麥冬、生地、大黃、當歸等。

大腸急躁症經中醫治療後多可達到症狀的緩解,但又受情緒壓力影響,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及定時、定量、清淡、多蔬果的飲食習慣,才是此病預後的關鍵。

【2006/09/23 聯合報】 @ http://udn.com  

http://www.udn.com/2006/9/23/NEWS/LIFE/X3/3529371.shtml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