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忧郁不能只靠吃药

Home Home
引用 | 编辑 bboy33123
2005-03-09 08:33
楼主
推文 x0
⊙蔡尚颖(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精神科主任)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忧郁症」列入二十一世纪主要积极进行防治的重点疾病。然而,由于近来媒体以及医疗报导的重视,「忧郁症」似乎有被过分扩大渲染之势。忧郁症是否越来越多?其实不一定如此。基本上,由于目前越来越多人会注重自己的情绪,因此面对负面的生活事件产生忧郁情绪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并非是一种病态,如果持续的忧郁情绪超过半个月,且明显影响日常功能或出现强烈自杀念头,才有可能达「忧郁症」的程度。

近三十年来由于精神医学界对于神经传导物质的了解,对于「情绪」的生理性因素也逐渐了解与脑部的化学物质变化有关,因此国际间的大药厂几乎以开发抗忧郁剂为主要诉求的产品,并投下大量的金钱用于研究、行销广告以及与医疗单位的公关。在此强调药物治疗之趋势下,精神科好像变成「精神内科」,似乎逐渐让人觉得忧郁症和心脏病没两样,是一种生理疾病,而忽略环境因素以及个人特质与忧郁症的关联性。因此就医者通常以服用昂贵的新一代抗忧郁剂为主,患者也对于抗忧郁剂给予高度期待,希望迅速的改善病情视抗忧郁剂为「快乐丸」、「忘忧药」。

然而深入探讨忧郁症的成因,除生理上脑部的所谓「血清素(serotonin)」下降以外,也与环境压力、长期失眠、食物营养失调、运动量低、个人的特质以及社会支持系统息息相关。因此要「抗忧郁」如果只是完全依赖药物,而不针对其他心理与社会程面加以改善,其治疗效果将非常有限。

举例而言,目前被诊断为忧郁症者通常合并有睡眠障碍或肇因长期睡眠品质不佳,然而有些抗忧郁剂会提振情绪反而引起入睡困难或坐立不安,因此治疗上通常先改善夜间睡眠品质,随之改善白天忧郁情绪,而非一昧服用抗忧郁剂。而在治疗睡眠上,真正的精神医疗是必须包含行为治疗与作息调整,先评估个案有哪些不良的睡眠习惯,依个别需要设定适当的睡醒周期,然后再建议病患如何藉由白天适度的活动,建立良好的24小时生理时钟节律。再针对病患的需要投以适量且短期使用的药物,一旦睡眠改善则逐渐减轻药物,让病患不用长期依赖药物睡眠。由此可见即使要抗忧郁的效果良好,药物以外其他很多方面的调节也非常重要。

到底「忧郁症会不会好?」,必须针对与产生忧郁症的主要因素而定,通常如果与环境或心理压力有密切关系者,必须检视自己的压力或忧郁来源是否已经消失或减轻,如果不探究原因,只是一再增加剂量反而容易造成药物副作用,通常与压力有关者只要自觉忧郁症状改善一半以上,且忧郁情绪不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即可视为 「缓解」。然而,对于躁郁症的郁症或其他主因生理因素引起的忧郁症(如更年期忧郁症),通常经由药物治疗可以获得较完全的治愈。

总之,当代精神医疗针对忧郁症,不只是靠吃药,非药物精神医疗用于抗忧郁尚有团体心理治疗、认知心理治疗或自我放松训练,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婚姻治疗。生物性治疗则包含改变与忧郁有关的生理环境,可透过提高摄取酪蛋白、高密度脂肪、晒阳光、增加运动量、睡眠剥夺治疗、甚至电疗等方式来进行。目前罹患忧郁症患者,除了吃药可要求医师提供其他方式的治疗建议;身为精神医疗人员者也不要仅使用抗忧郁剂来改善病患病情。

忧郁症患者必须体认如果「快乐」是一个目的地,你必须想想除了吃药,是否自己有努力去做甚么事或改变甚么,让自己踏上「通往快乐」途径慢慢走去。精神医疗人员也必须了解,不应该成为开药的机器,透过医生的话语给病人希望,是药物所无法取代的疗效。

﹝资料来源:春晖医星球﹞

转贴于 Yahoo!奇摩

献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