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431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indwithme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级别: 副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超频 & 开箱
推文 x239 鲜花 x2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1
[测试][CPU] AMD A6-3500搭配GIGABYTE A55M-S2H入门APU超频分享
AMD自从2011年7月初推出拥有APU架构的新一代FM1平台也经过半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可以支援FM1平台的晶片组依然只有A75与A55两款
不过FM1 CPU种类却越来越多,大多主打中低价位,在C/P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



FM1平台在4 Cores有X4 6系列或是标榜超频的K系列都拥有独特的市场定位
话再说回来,FM1平台最主要的优势还是在于APU架构拥有高出以往数倍的3D效能
该如何选择较高的3D内显与兼顾不错的CPU效能,应是考虑APU架构前的重要课题

虽为入门产品等级,此回CPU选择是依3D内显与CPU效能的平衡性为主要考量
最后决定是价位比较高一些的AMD A6-3500 三核心与AMD HD6530D为主角
没有选择价格最入门的A4-3300,是因为考量到只有双核心与HD6410D较低阶的规格
使用A6-3500是想以更多CPU核心来补足效能差距,此外3D效能也能比较高一些


内容物
产品说明书、贴纸、原厂散热器、AMD A6-3500


FM1底部针脚的分布可以明显看出与AM3+有明显不同


A55晶片组与A75相比少了USB 3.0与SATA3的规格
对于一般使用或文书机来说,A55已经足够,如果预算再更高一些,建议考虑A75的规格会较佳
本回测试使用GIGABYTE A55M-S2H,尺寸为Micro ATX


入门MB使用全固态电容已是常态,此外还有GIGABYTE的独家Super4技术
近期独家推出的四年保固活动,在3C产品市场都在减少保固年限的驱势,GIGABYTE此举算是逆向操作


主机板左下方
2 X PCI-E X16,第一根频宽为X16/第二根频宽为X4,支援AMD Dual Graphics技术
1 X PCI-E X1
1 X PCI
Realtek ALC889音效晶片,最高支援至7.1声道与High Definition Audio技术
Realtek RTL8111E网路晶片,下方黑色为TPM安全加密模组插槽


主机板右下方
6 X 蓝色SATA,A55晶片组提供,SATA2规格,支援RAID 0、RAID 1、RAID 10及JBOD功能
左方提供两组USB 2.0前置扩充,右方为DualBIOS设计


主机板右上方
2 X DIMM DDR3,支援1066/1333/1600/1866/2400(OC),DDR3最高容量支援到32GB。
旁边为24-PIN电源输入


主机板左上方
AMD将脚位命名为Socket FM1,好处是能共用支援AM2/AM3的散热器
CPU采用4+1相供电,左上为4Pin电源输入


IO
1 X PS2 键盘/滑鼠
D-SUB/DVI/HDMI输出
1 X S/PDIF光纤输出插座
6 X USB 2.0(红色)
1 X RJ-45网路孔
3 X Audio音效接孔


测试平台
CPU: AMD A6-3500
MB: GIGABYTE A55M-S2H
DRAM: CORSAIR CMX8GX3M2A1600C9
VGA: AMD Radeon HD6530D
HD: WD 7200转 640GB
POWER: be quiet! STRAIGHT POWER GOLDEN 550W
Cooler: AMD原厂散热器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SP1


效能测试
CPU 100.0 X 21 => 2100.1MHz(Turbo Core最高可达到2400MHz)
DDR3 1866.8 CL8 10-7-27 1T
GPU 600MHz

Hyper PI 32M X 3 => 28m 41.814s
CPUMARK 99 => 317


Nuclearus Multi Core => 1315
Fritz Chess Benchmark => 8.65/4150


Nuclearus Multi Core在Multi Thread Speed项目并不支援
应该是对AMD APU平台3 Cores CPU才会发生的状况

CrystalMark 2004R3 => 108281


CINEBENCH R11.5
CPU => 1.95 pts
CPU(Single Core) => 0.67 pts


PCMark Vantage => 5328


本篇会拿先前分享过的Intel Pentium G620与AMD A6-3500做效能对比
G620在市场上的价位比A6-3500还要低一点,算是较为相近的产品定位
以CINEBENCH R11.5来看,单执行绪效能中G620赢过A6-3500约有55%
G620双核全速还小赢A6-3500三核全速约有3%的效能
Fritz Chess Benchmark多工测试环境,G620效能比A6-3500多出约6%
A6-3500对于一般使用环境下还是够用,这也是文中一开始提到的想以AMD多核来补CPU效能上的不足

DDR3 1866.8 CL8 10-7-27 1T
ADIA64 Memory Read - 8933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13677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9379 MB/s


FM1 APU在DDR3表现与自家先前平台的差别,在于预设值下最高可达到1866与超频范围的提高
频宽方面是没有明显进步,AMD目前DDR3频宽要有所增进需要使用AM3+ Bulldozer CPU

温度表现(室温约22度)
系统待机时 - 18


CPU全速时 - 48
LinX 0.6.4


有关AMD 32nm CPU在温度方面的表现已经有提过,测出来的数据会比实际状况还要低上许多
左方AIDA 64的温度比室温还低上太多,据网路资料指出是因CPU提供给测温软体的资讯不够精准
虽然GIGABYTE Touch BIOS软体温度看起来比较正常,但还是比实际温度还偏低一些的数据

耗电量测试
系统待机时 - 30W


CPU全速时 - 76W
LinX 0.6.4


G620 OCCT Power Supply测试(CPU/GPU全速)时 - 97W


A6-3500待机的耗电量表现不错,CPU全速后的耗电量在入门平台中算是偏高一些的表现
内建GPU约有21W耗电量,因3D效能表现较为出色,所以还算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AMD Radeon HD6530D预设值测试
3DMark Vantage => P3091


FINAL FANTASY XIV
1920 X 1080 => 709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280 X 720 => 78.42 FPS


3D效能方面是AMD APU的优势,目前内显的3D效能也是以APU为较高的等级
以上三款3D软体跑出来的数据来看,A6-3500 3D效能约略是Pentium G620的2.4~2.5倍左右

以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在解析度1920 X 1080环境下做UMA Frame Buffer Size比较
256MB => 44.10 FPS


512MB => 44.17 FPS


1GB => 45.10 FPS


256MB与512MB的UMA Frame Buffer Size设定值几乎是没有差异性
1GB只多出约1 FPS左右,其实这样微小的差距也可以看成是误差值
先前有网友想看这部分的差异性,小弟在本篇测试中加入分享主DDR3的容量大小做为参考

BIOS开机画面


超频设定分享 - M.I.T.调效选单
CPU Frequency从100调整到135
Memory Clock更改为x6.66


GPU相关设定页面,先前已有分享过,调整GPU时脉对3D效能没有太大帮助
使用者在APU平台需要靠着DDR3时脉调高来增加内显的3D效能


进阶DDR3参数设定页面
依体质设定为CL8 10-7-27 1T


CPU相关选项,也可从这边进入内显IGX设定页面


PC Health Status


APU在超频范围虽然没有以往旧平台那么高,不过也还是有一定的时脉范围可以调整
超频还是需要依使用者CPU、DDR3体质来调整适当的时脉与电压
想要优化到最佳稳定的超频设定,往往花费一段不少的时间来做最佳优化设定

超频效能测试
CPU 135 X 25 => 2835MHz(Turbo Core最高可达到3240MHz)
DDR3 1800.2 CL8 10-7-27 1T

Hyper PI 32M X 3 => 21m 51.782s
CPUMARK 99 => 428


Nuclearus Multi Core => 1766
Fritz Chess Benchmark => 11.53/5533


CrystalMark 2004R3 => 153049


CINEBENCH R11.5
CPU => 2.60 pts
CPU(Single Core) => 0.90 pts


PCMark Vantage => 6298


A6-3500从100MHz调整到135MHz后的超频效能比较
参考CPUMARK、Fritz Chess Benchmark与CINEBENCH R11.5三种以CPU效能为主的测试软体
单线执行能力提升约有34~35%,三核全速的效能也有约33%的增进,这方面表现还算不错

DDR3 1800.2 CL8 10-7-27 1T
ADIA64 Memory Read - 10230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16301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11462 MB/s


DDR3时脉与CPU预设值相比,不同处在于DDR3 1866降到DDR3 1800
因为CPU时脉的提升之下,以上三个DDR3频宽测试软体也有约14~22%的效能增加
虽然APU在DDR3频宽与对手入门平台有较大的落差,但藉着超频后提升的DDR3频宽也不无小补

温度表现(室温约22度)
系统待机时 - 28


CPU全速时 - 58
LinX 0.6.4


温度在待机时偏低许多,在全速时也偏低一些的状况还是不变
希望未来AMD在32nm APU或AM3+ CPU上可以改善硬体测温回报的准确度
在全速时,手摸原厂散热器的铝片已经有感到热度,超频同时也需要做好散热方面的准备

耗电量测试
系统待机时 - 34W


CPU全速时 - 95W
LinX 0.6.4


G620 OCCT Power Supply测试(CPU/GPU全速)时 - 117W


超频后在待机的耗电量只增加4W,在CPU或CPU与GPU全速两个状况下耗电量各增加19与20W
这方面的耗电量再对照A6-3500的效能来看是有些偏高,希望日后能有表现更好的新制程出现

AMD Radeon HD6530D
UMA Frame Buffer Size 1GB
3DMark Vantage => P3927


FINAL FANTASY XIV
1920 X 1080 => 882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920 X 1080 => 53.93 FPS


藉着CPU时脉的提升,同时也让Radeon HD6530D在3D方面有24~27%的增进
虽然还是比不上A8-3850所拥有的内显Radeon HD6550D
不过这样的3D效能在内显平台中表现地相当亮眼,也是APU架构的最大特色



AMD FM1 CPU目前分为三种定位,首先是主打APU 3D效能打造而成的入门平台
再来就是没有内建显示的X4 CPU,搭配A55或A75可以组成低价的4 Cores平台
最后是在两种路线上都有着不锁倍频的CPU,也就是代号后加上K的版本
可惜的是就算有K版与32nm制程的技术来超频,CPU时脉要在容许电压内达到3.6GHz还是不太容易



先前windwithme已经分享过数款A75搭配A8-3850的使用心得,属于FM1平台中较为高阶的组合
本回使用较入门的A6-3500与A55晶片组,让有需要AMD APU平台的使用者做为选购前的一个小参考
APU拥有3D效能高与可以适度超频的特性,如果会用到中高阶以上的3D软体,会建议还是另外加装VGA
但对于着重于内显,又需要高一点3D效能的消费者来说,APU架构不失为一个还不错的选择:)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2-03-30 12:4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80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