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326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u400 手机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创作大师奖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05 鲜花 x24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咬文嚼字
最近重读一本老书,何怀硕的"苦涩的美感"
这本写在60年代的旧着,可以看出身兼画家的作者对于文学、哲学、美学都有很深的涉猎,
只是,老一辈文人对于文字的用法,老头我虽然也年纪一把,还是看得很吃力。
我想中国文化,尤其是文学的艰涩,真的是让一般人望之生畏的主因,

例如以「形而上」、「形而下」这两个词来说,可能现在的7年级生都搞不懂是啥意思,
虽然老头我勉强理解这两个词的意义,不过毕竟我没上过文学课,还是查一下:

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
形而上、形而下
the formless versus the formal
中国哲学术语。形而上指无形象的规律(「道」),形而下指有形象的事物(「器」)。
《易‧系辞上》︰「形而...


文法上来说,这样的解释还是有点看不清,尤其那个「道」指的是啥?
「器」还想得懂,应该就是指物品,下面一行《易‧系辞上》显然是古书名,但内容却也只写了一半...
不知道现在大学中文系的人看得懂,或者,能否以白话文讲出个浅显易懂的道理?

中国古来一般人「以天为大」,这个天又意指皇帝,
不过,恐怕文学的艰深才是让一般老百姓「民智不开」的主因,
也难怪前人总是对天子得要毕恭毕敬,对老师也得尊称一声夫子。

来到现代,教育普及了,天子也没了,夫子的尊严更是摇摇欲坠,
学校里,老师对学生处罚稍微过重马上就会上电视,
只是,一般人对于文学还是敬谢不敏,

毕竟那些饶舌的文学字句,现代生活中压根就用不上,
毕了业的人就此把书本丢了还给老师,
就算还是学生,读书也大多为了分数, 还什么做人处世的道理咧!
古来提倡文学尊崇孔孟的人,大概料想不到伟大的中华文化会有这么一天。


本文同步发表于心情风景志

【心得感想】

每次看到一些类似文言文的东西我就在想,难道不能写得简单一点吗?



~~~人生是寂寞的华尔滋~~~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2 21:5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45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