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Ghost
|
分享:
x0
|
[修行][分享] 博学明理
博学明理
修行人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 '此勉人要尽力求学。 「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此诫人要思学并重。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此教人要有学有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 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此劝人要好 学明理。 「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文也』」'此示人要勤学好问。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钟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此明人要德本文末。
博学以后,久而久之,必能增进知识,启发智慧,所谓「物格而后知至」。孔子 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驴,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博学之人,不着四相,此为学以致用的开始。 四相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何谓我相?我相亦称私相,即为私己一身之利益计画打算,此我相不能称为真我之相,乃是为自己营私之相。人相叉称为商相,即妄计尔我,攀援人势,也就是见人富贵就高攀,见人贫贱就讥笑,有所执着分别之相。不明者称为众生,众生相就是不明的人所生出来的相,有众生相的人就是妄自尊大。寿者相就是眼前求富贵,求保佑,求平安,甚至求长生不老。 有我相的人,就是损人利己者,若是君子则时常内省..「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人」即不为己,而为众生谋福利;没有尽到职责,即谓之「不忠」'亦即未尽到天职 。有人相者,就是随声附和'倚权仗势的人,若是君子则为「中立不倚」、「和而不流 」、「固穷」的人。有众生相者,未受过困难或挫折,即自认是天下无人能比,故目无尊长,若是君子则以「恭、宽、信、敏、惠」行之。有寿者相的人,就是惧施而望报者 ,若是君子则「无伐善」、「无施劳」'甚至于「不贰过」。 孔夫子曾经赞叹的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间而好察适言,隐患而扬善,执其两 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此数句真正表达舞帝之聪明睿智,能破除四相。 自是者不彰,自专者不明,故「好问」无我相,「好察适言」无人相。隐恶是保密别人之恶处,无目的企图;扬善是褒扬别人之善举,非施恩望报,故「隐恶而扬善」指舜无寿者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则表示无众生相。因为「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贤者过之,不宵者不及」'均能导致道之不行不明,故去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此两端在道中就是「是」与「非」..专阐前贤之「是」'易引起后学之自卑,而成为愚 者、不会者;常说前贤之「非」'易引起后学之自高,而成为智者、贤者。(此「是」 乃是夸扬,非褒扬;此「非」乃是如恨,非谦虚。)为促进道务宏展,应如老子所言.. 「常使民无知无次」'也就是使道中无是无非。 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让我们效法大舜,破相明理 ,还是博学的第一步。
《解说》
向何仇子说..「君子有三件忧愁的事情..没有知识,可以不忧愁吗?知道自己没有知识,但是不去学,可以不忧愁吗?既然学了,但是不能实行,可以不忧愁吗?」
孔子说:「祇是学习,不去好好地恩考原理,就要迷茫地不得明白;单凭空想,不去着实地学习,那是危殆的事。」
学而不求诸心,则味;恩而不据于学,则妄。罔闻空虚,殆亦危险,惟有恩而兼学,则一切恩考皆有 知识材料为其基础与根据,所得结果,方能真实与正确。 孔子说:「要笃厚有力地相信自己所信,才能好学不倦,要有终身不变的守死精神,才能善用正道。」守死者,笃信之效;善道者,好学之功。有学有守,然后为君子之全德。
仁智信直勇刚六-苔,皆是美德,是人所宜学,然惟好六言,未能好学,则难免儒蔽而不能见其全体,单任性之所向而行。仁或至于可陷可罔;智或至于穷高务远;信或至于伤人害物;直或至于证父谤君;勇或至于肆行妄作;刚或至于骄持自是。因此孔子劝人要好学,不学不是以明理,不学不足以成德。
子贡问孔子说..「卫国大夫孔文子为什么设为文呢?」孔子说:「他的聪敏而文好学,谦虚下闷,不以为耻,所以就益为文了。」
孔文子之所以为文,据孔子说,不在其才堪经纬天地,或是道德博原,乃是因勤学好间故。学问之成就,无不由于勤敏,由下间而增广知谤,所关尚小,由下间而消除骄慢,所关尤大o傲惰之人,皆以下间 为可耻,因而学识上遭受到无穷损害。
孔子说:「做弟子的,在家襄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恭敬尊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信实,广泛爱大众 '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都做到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时,就用以学习诗书礼乐制度等道艺。」圣人教人,以孝弟仁爱为本,而以文为末,故以余力为之,惑,人逐末舍本,人欲横而天理亡矣。
大学说..「一切事物的真理研析穷究明白以后,知识就无所不极尽了。」 天之赋命,穷达有时,当待时而动,若不知命,则见害必避,见利必趋,非时妄动,何以为君子?礼者 '恭俭庄敬,立身之本,若其不知,则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文何以立?听人之言,当别其是非得失,若其不别,则何以知人之善恶邪正?知此三者,则君子之事备矣。
孔子说:「大舜可算是绝顶聪明的了!大舜喜欢请问人家,并且喜欢仔细领略平凡浅近的话,隐藏别人 的境处,宣扬别人的好处,拿那事情过或不及的两个极端,然后斟酌采用中庸之道,这就是所以成为大舜的啊!」
常教导人,使其不要自作聪明,假知作祟,更不要乱生欲念,妄贪胡为,以致于不辨真理,丧失天真, 是以只要人人无知无欲,无求无争,纵使有智巧的人,也摇撼不动而无从施其技俩了。 颜渊说:「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祇要有所作为,就能像他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