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5049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行][分享] 发菩提心义诀
华藏上师 讲述

初机学佛,必须明了世间法与出世法。世间法一切一切以唯物为主,出世法以唯心为主。
世间一切物质,如天地、日月、山河,一切植物、矿物,必经成、住、坏、空四个时期;
一切生物必经生、老、病、死四个时期——一切物质终必空坏,一切生物终必老死。
学佛者先看透一切毕竟空,然后将唯物观念打破;继看破一切生命毕竟死亡,而看破色身,
乃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毕竟空寂。其不空者何?唯心是也。心者意也,
不指肉团心而言,分为心识、心性两种。心识者众生心也,亦谓之生灭心;心性者佛心也,
谓之菩提心,亦谓之不生不灭心。

何谓众生心?由六根攀缘六尘、八识,而生分别、爱恶、取舍,包括一切贪、瞋、痴、慢、妒,
七情六欲,是非恩怨得失之报复心理,以及种种意气用事,由眼、耳、鼻、舌、身、意、
末那识、阿赖耶识等而起之妄念,均属心识,谓之众生心。
迷,则由此心识成生灭,落三界,入轮回,而成六凡;悟,则由此心性超生灭,证真如,
顿般涅槃而成四圣。

夫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念起必有染净——染谓取着六尘,净谓不取六尘——
世人未有不染六尘者,若取着之而起贪、瞋、淫、杀等业是为恶;反之则为善。
又于六尘而行施、戒、忍者是谓善。善恶之业成于今,苦乐之报应于后。因地善恶有上、
中、下之不同,故果地升沉,有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各异,
六道中继续造业受果,从而轮回不息。

观其始由众生心念而生,故佛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善修行者明乎此,故慎其初念,
制其染心,斯为要法。若于六尘不取即无业,从而无报。是故一念不生则六道俱销,
轮回斯绝,业种便断,斯出三界矣。若居不生而证真,身心永息,是为二乘。
若从不生处而起六度万行,是为菩萨大乘。若似断未证带异计邪见者,是为外道,
未免轮回。是故缚脱由心,得失在我,修行者其共鉴之。

弥勒菩萨法语云:「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
又佛教行人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又云:「依智不依识,依识入地狱。」明了此旨,学佛庶乎近焉。
何谓佛心?即「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觉行圆满」。依之而修,谓之发菩提心;依之而证,
谓之佛陀。佛者觉也,觉分三种:一、外觉,二、内觉,三、直觉。外觉即「澄心」,
专修一个「惺」字。内觉即「住心」,专修一个「静」字。直觉即「摄心」,
专修一个「寂」字——以上三点合为一修持,是为「大圆觉」,亦即发大菩提心。
依此而修持,是为法身常住境界。此时行者安住甚深三摩地(正定),不分别、不爱恶、
不取舍,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灭,谓之究竟涅槃。

「澄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对一切外境,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
心不取境,境不临心是也。其真义是令行者依此口诀彻底修行,使六根清净。
「住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对心内一切事——过去、现在、未来——不分别、不爱恶、
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于心无事,于事无心是也。其真义是令行者依此口诀,彻底修行,
使第七识(末那识)清净。

「摄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对一切外境及心内一切事,将外境内事打成一片,
是为「中境」。观外境如梦如幻,内事悉皆空寂,空幻一如,不分别、不爱恶、
不取舍,自心平等而住,住世同一梦境,出世还归一如是也。其真义是令行者依此口诀,
彻底修行,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清净,转成第九识(庵摩罗识,即「清净无垢」意),
此识即为行者之清净心性。经云:「诸佛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继要安住甚深三摩地,保任此正定,则自性与法界性打成一片,即究竟涅槃矣。

修行之道无他,唯有革心而已,即将众生之生灭心转为不生不灭之大菩提心是也。

总之,一切众生未明心见性时,见色住色,
闻声住声,心为六尘所转,四大五蕴所障,四相所迷,
自己作不得主,故轮回生灭;现性之后,六尘还原为佛性矣。

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
过去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未来诸佛亦如是悟,
如是修,如是证;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望为勉旃。
(注):《发菩提心义诀》系华藏上师于1966年12月25日,
首度在香港为弟子讲授。此篇乃上师修行数十年的结晶,
全文理论与实践并陈,文字简要,义理深刻,实为难得之佛法重要论着。
学佛?学魔?
诺那华藏精舍编辑室着 http://book.bfnn.org/b....htm#a01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3-06-07 22:58重新编辑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06-06-22 23:31 |
Ruka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原文有漏,烦详补遗。

谢谢。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 | Posted:2007-07-22 16:3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52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