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780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ang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9 鲜花 x491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太阳活动极小期已然降临

图 1.



SOHO太阳观测卫星于2006年2月10日拍摄的太阳表面照片。有人会说:怎么可能!太阳上都会有黑子啊!

  呃~事实上,太阳黑子的数量有个平均11年的周期性变化--称为黑子周期或太阳活动周期(sunspot cycle),黑子多时代表太阳表面很活跃,反之则很宁静。2001年初是最近一次黑子最多、最复杂、也是太阳表面磁场最紊乱的时候,称之为极大期(solar maximum),伴随发生的闪焰、爆发日珥、日冕物质喷发等也相当频繁;之后太阳活动日趋平缓,而近几周来,太阳表面更是经常都没有黑子出现,即使有黑子,也都只是小黑点而已,大群黑子均不得见。这代表太阳活动极小期(solar minimum)已然降临!

  在今年2月28天之中,有21天太阳表面都如同「完美的镜面」一般,完全没有黑子;专家预测,可能2006年整年度的状况都将与2月相去不远。由于太阳的活动与地球极光息息相关,太阳活动非常平静,也意味着美丽的极光会沈寂一段时间,特地要去高纬地区观赏极光的人,还是先忍个1~2年再去吧!

  黑子的成因与磁场有关。当磁场紊乱时,这些纠结的磁力线阻挡了下方的能量流到太阳表面,使得这部分温度比太阳平均表面温度6000度还低了1500~2000度左右,相较于温度比较高而明亮的地方,被磁场阻挡的地方看来就黑黑的,因而称为黑子。当这个区域杂乱的磁力线经由重新连结而理顺了之后,黑子也就消失了。

  不过,虽然处在活动极小期,也许偶尔会迸出一些稍微大一点的黑子或闪焰活动。例如前几次极小期1976年、1986年、1996年等,也都曾经发生过至少一次超巨大黑子出现,及非常剧烈的X级闪焰(闪焰爆发分集中最强烈的一种)。

资料来源:http://science.nasa.gov/headlines/y2006/06mar_solarminimum.htm?list69450, 2006.03.06, KLC

悄悄话:其实小编蛮高兴太阳极小期来临,因为这样小编就不用辛辛苦苦地顶着大太阳进行黑子观测了。嘿嘿...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6-03-11 21:2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303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