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618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oery520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行] 禅与 EQ 自我管理
修行绝对没有什么一蹴可及的!问题是现代是「麦当劳速食」时代。人人开悟都想像麦当劳文化一样,「请你告诉我,有没有什么最好的方法马上可以开悟?」开悟怎么会是这样呢?

开悟一定是累积了很多的小悟,到最后,「啊!原来如此!」譬如看别人打拳打得很好,要学他们的花招,我想两三天大概就可以学个样子了,可是他们在打拳的时候,每一个动作都有风、都有感觉、都有气在动,这那里是两、三天就可以做得出来的?所以佛法的修行也一样,需要耐力,用世间法来讲,对时间的忍耐特别重要。

高中时候读过钱穆先生一篇文章,非常感动并受到启发。
他说他到长安(古时候的长安现在叫西安),去参访佛教的古老寺庙,他在一座大寺庙前,看到大雄宝殿前面有两棵大松树,一棵很高很直很粗壮,另外一棵松树已经倒了,他看到一位小沙弥在那棵倒下的大松树旁种夹竹桃,夹竹桃是今年种明年就可以开花的植物。

钱先生很感慨,他说想当年这座寺庙的开山大师在盖这座大雄宝殿时,他不种两棵夹竹桃,而是种两棵松树,松树要经过三~五百年的时间,才能够长得大到可以跟大雄宝殿相衬!换句话说,当年开山的师父在盖大雄宝殿的时候,他已经想到这个寺庙三~五百年后的法运,及三~五百年后的发展,但是现在这个小沙弥种的是夹竹桃,也就是现在的住持师父,看到的大概只是明年的光景!

有的人不懂得经营自己的人生,只看到眼前的功、名、利、禄,他不求人生长远的经营。我们学佛的人心中想要的,就像种松树一样,我们心中不只是三~五百年,而是三大阿僧祇劫,我们是用三大阿僧祇劫来经营我们的生命。

我有个朋友很喜欢算命,也不晓得他那里来的灵感,跑去山上找一间很好的别墅,准备在那里用功一年,希望能够开悟。我告诉他说:「你要用功,起码要三年!」他回答说:「要浪费那么多时间干什么?」这就是现代人的毛病啊!只注意到效率、注重效果,却不知道很多东西的品质不是用效率可以得到的,我们要经营生命,那里是一年就可以把它完成的?

佛教讲的「菩萨道」真是了不起,菩萨要三大阿僧祇劫来经营自己的生命、来丰富自己的生命、来壮大自己的生命!他的世界不是一个众生、两个众生,不是一个小千世界、或一个中千世界或一个大千世界,而是无量劫、无数的世界、无数的众生!你看《普贤行愿品》里面普贤菩萨怎么来表达他经营生命的理念──乃至众生皆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这个愿才尽!问题是众生无有尽、众生业无有尽、众生烦恼也无有尽呀!所以我这个愿也是无穷尽的啊!用这样一个无穷尽的悲愿,在无穷尽的时空当中来经营自己的生命,这个就是菩萨的精神!而这个精神的基础就是你的忍耐!所以我们学佛要从小事耐烦做起,我们现在讲EQ,也是要从小事耐烦做起。

越南的一行禅师,我看他的书最受启发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小时候在越南出家从小沙弥做起,每天都在洗碗,几百个人的大寺庙,每天洗碗也是一件大事。他想我出家是来修行的,怎么变成是在洗碗呢?他认为洗碗和修行是两件事情。有一次在佛诞浴佛节的时候一行禅师看到浴佛,那天晚上在洗碗的时候动了一个念头,他想如果这个碗就是一尊佛,那我现在洗碗就变成了浴佛,他突然发现洗碗是一件非常神圣并且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如果你不曾洗碗,你就体会不到我现在讲的洗碗的内涵。我读到一行禅师这段话之后,就下决心回家要洗碗,如果我们洗碗的时候不用功参,心没有放在洗碗这件事情上面,就会一边洗碗一边想:「哼!如果不是要洗碗,我就可以看连续剧!」当你把心放在洗碗上面的时候,「洗碗」本身,事实上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如果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从「耐烦」这个地方去体会,就能明白六波罗密中的安忍波罗密,跟我现在所用的「耐烦」、跟我现在讲EQ的第一个核心的PRACTICE,就是所谓的耐力,都是相通的!

一个人有多大的耐烦,就有多大的福报;有多少个不耐烦,就有多少的福报会流失!以师徒关系来讲,若师父多交待几件事时你就不耐烦,这样你将会失去这位师父;同样的道理,师父若对徒弟不好的习惯不耐烦,师父也将失去这个徒弟;我们若对自己周围的某一个人不耐烦,这样我们马上就失去那个人。所以我们的福报从那里来?

从耐烦中来!因此要提升一个人的EQ,我认为要从耐烦和忍耐中做起。从小孩吃两颗糖的实验当中,为什么小孩子只是沉不住气吃了糖果,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功课、影响到他们的领导能力呢?我认为这当中和耐性很有关系。我们在做算数和代数的时候,算来算去的很麻烦,把算数算好要不要耐性啊?学什么东西都要耐性,成就任何事情都要耐性。菩萨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来经营生命,不耐烦行吗?

佛教讲这个「忍」是很高的,佛教讲的忍,除了要对现实忍耐,对天气忍耐、对事情忍耐、对众生找你麻烦的忍耐之外,还讲「法忍」,法忍就是对法及对真理的忍耐。可以说整个人类的文明,尤其是现代文明,有很多都是利用人类的贪瞋痴而建设起来的。譬如我们从小在学校里,遇到考试时,老师就发表说今天考试第一名是谁、第二名是谁、第三名是谁;当然每一个小朋友都希望得第一名。我要得第一名就是发展贪瞋痴慢疑里面的慢,慢就是你的优越感。

我们在推行佛行事业的时候,如果过度去用这些手段是很危险的。这会影响我们学习佛法的本质,当然佛法也有世界悉檀,一种随顺世俗而建立方便善巧的方法,但是用得太多就有问题。当事情来的时候我们要面面俱到,但是要注意和反省的是,很多的文明里面都在鼓舞你的贪瞋痴,譬如电视广告,所有的广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激发你的贪,怕广告没达到刺激你的购买欲。

购买欲就是一种贪!所以学习佛法就是要从这个地方随时去反省。我们周遭的环境,事实上都是把我们推向更多的贪瞋痴慢疑,而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从这些贪瞋痴慢疑里把自己的心收回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法忍!对法的忍耐、对真理的忍耐!有很多人并不喜欢真理,民国初年一位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说:「天下有两种真理,一种真理是可爱而不可信,一种真理是可信而不可爱」。
佛讲的大部份是可信而不可爱,为什么?因为佛要我们不要贪瞋痴,可是现代文明却在鼓励你贪瞋痴、在滋养你的贪瞋痴!所以对这种可信而不可爱的道理,你也要忍!

佛经讲「众生如果能够不疑、不怖、不畏、不退,是有大善根的人,必得诸佛所护念。」这多么难啊!可是这个时候你需要法忍,这是考验你的忍耐。

法忍的层面很高,回到世俗的层面来讲,我觉得对人际关系挫折的忍耐是非常重要的。要衡量一个人的情绪自我管理的成熟度,我们看他处理人际关系挫折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太经不起挫折,表示你的人格成熟度很低;人格比较成熟的人,通常对人际关系的挫折有比较大的忍耐力,尤其是做一个领导者。有时候我觉得做一个寺庙的方丈或当家师父很不容易,为什么?因为他们要忍受很多的人与事。要领众的人,对人的忍耐很重要,有时候你对他非常好,他也误会,还在背后讲你坏话或种种的,但是做为领导者,你要忍受这些挫折,真的不容易呀!

我们看三皈依里的「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这个统理大众的「统理」两个字,你不要望文生义,「统理」就是协调,跟大众生活在一起时你能够协调,真的不容易啊!

佛教讲「众生」这两个字时,一般人都望文生义,认为「众生」是众者多也,众生就是芸芸众多的生命,其实不是!在魏晋时代古人把「五蕴」翻成「五众」,所以众生的意思是「五蕴相续所生」,也就是「五众相续所生」。后来玄奘大师把「众生」翻译成「蕴相续」,就是「五蕴和合相续所生」,这才是众生真正的意思!所以当我们谈到「众生」时,不要忘记什么叫众生?

众生者「五蕴和合相续所生」,换句话说,众生者是「五毒所生」哪!来到世间五蕴和合的众生,都是带着贪瞋痴慢疑。什么叫「度众生」?度众生就是跟五毒相处,好像到蛇窟里面、到虎笼里面要去度那些老虎、度那些蛇一样。问题在那里?问题是我们自己也是虎,也是蛇!所以娑婆世界按照阿弥陀佛的话来说,我们是在一个五浊恶世中,在这个当中,你不耐烦,行吗?你不耐浊,行吗?不行!所以,对于忍耐,我觉得讲EQ、讲忍耐和佛法的安忍来讲,它的道理是相通的!因此不论是佛法或是世间法,我觉得这个「忍」是我们整个功夫的基础!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1-09 17:09 |
hong99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感恩大大的叙诉,增加了更多的思考。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新世纪资通 | Posted:2005-11-09 18:0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732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