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010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cjy0728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励志] 人生顺位应重排(分享)
有次纽西兰官方派了个考察团来台,因为他们的国民平均所得和台湾差不多,但我们一直在成长,纽西兰却不。

一天我和其中一位代表聊天,他说他们终于找到原因了。」一位广告公司CEO忆起往事,苦笑道:「因为他们发现,台湾人为了追求成长,为了金钱,可以牺牲生活品质,牺牲健康;而纽西兰他们要生活品质,为了健康,宁可牺牲金钱,所以他们不成长。」听到纽西兰代表如此评论,他当场无辞以对。

人生顺位应重排

这位主管四年多前罹患血癌。生病前,他白天在公司,晚上在报社工作,周末还到补习班、大学授课。一天很少睡超过三小时。他追求的人生顺位:第一是成功,第二是金钱,第三才是家庭。至于健康则根本不列入考虑,因为他自认体健如牛,很自豪大学时还曾是篮球校队成员。生死关头,躺在床上接受化疗时,他脑子里忙碌思索:孩子还小、太太守寡可能不易再嫁,怎么办?怎么办?他领悟,人生顺位应重排,家庭与健康才是首要。

癌症与压力一定有关系

基于切身之痛,他在病情稳定后,常去医院当义工,与血癌病友协谈。他发现,问到每个病人「你是否压力很大?」或「是否工作很忙?」时,几乎每个人都点头说:「是啊。」

「我现在愈来愈相信,癌症与压力一定有关系,」他说。

加班反而是常态?

想想,你是否也是纽西兰代表口中的一员,生活也如同这位主管,镇日绕着工作打转?甚至心中因此感到满足?每天准时下班是否成为遥远的记忆,加班反而是常态?肩颈酸痛、胃痛、背痛……是否成为你和同事彼此熟悉的「共同语言」?更且办公室里传出某主管、某同事身体有恙的频率,好像也愈来愈高?病痛成为共通语言?工作固然可让人发挥才能,累积财富,但过度工作却让人失去健康,代价沉重。

「过劳死」──过劳蓄积,诱发旧病

几年前,「过劳死」这个名词在日本受到关切,因为日本企业高阶管理者猝死事件频传。

日本还因此举行「过劳死专题研讨会」。当时统计,死于心脏病的21万名日本人中,至少有20%以上死于过劳,且多半是年轻力壮的中年人。过劳死指的是长期慢性疲劳后,诱发的猝死。日本医界发现,猝死的高层主管往往原就有疾病存在,只是他们不知道或不以为意,任由过劳蓄积,压力遽增,才诱发旧病,突然恶化死亡。台湾地小人稠,竞争压力随年有增无减。目前虽然未如日本,有明确的过劳死情况,但一心投入工作,健康恶化的例子,却常常听闻。

施振荣,唯一没有做到的是减少工作

宏碁集团董事长施振荣虽已有两次心脏病发的经验,但对工作的热诚与责任感,还是让他在几个月前第三度住院。

为施振荣看病的台大医院院长李源德说,施振荣是位很有毅力的企业家,对医生的指示,施振荣都能做到,「唯一没有做到的是(减少)工作,他给自己太多压力了。」心脏病首次发作后,施振荣曾试图遵医嘱每天去运动,但碍于工作实在太繁忙,很难做到。他也曾打算三年后退休,但面对网际网路与电脑时代快速发展、竞争激烈,只得延至五年后再做打算。

姚嘉文,心力交瘁而健康恶化

因心绞痛住院的前民进党主席姚嘉文,半躺在病床上,面对访客的关切,他语气有点无奈:「第一不是要吃药,应该是休息,我自己也知道。大家都是抱着病在工作。」住院前他已感冒好几天, 但仍为云林县长补选、总统选举等造势活动南北奔波劳累。他觉得他的健康恶化与心力交瘁有关。从三十年前就为台湾政治忧烦,而后为美丽岛事件坐牢七年,「哪个人能够坐牢七年,心里不受影响的,」他激动说道。而这几年政治发展与民进党未如期望的改善,有深深的无力感,」他叹道。姚嘉文住院的前一晚,他太太立委周清玉才刚出院。

周清玉:「不当县长就不用吃药了。」

之前周清玉到云林助选,深夜赶回台北后,第二天一早七点又赶赴立法院登记发言。等发言一结束,她就因不舒服、呕吐进了医院。「巴不得一天有一百小时,」周清玉说,以前她当彰化县长时,曾忙到肠子出血还在看公文。县长办公室抽屉里,则放了一大堆高血压药与胃肠药。卸任县长职务时,姚嘉文看见她的抽屉里还剩许多药,就问她:「要怎么处理?」周清玉回答:「不当县长就不用吃了。」政治生活对她健康的影响由此可见。

台湾的上班族有30%(约260万人)有疲劳的问题

不仅企业界、政界菁英的健康纷纷亮红灯,一项调查发现,台湾的上班族有30%(约260万人)有疲劳的问题,他们在都会区人数即达190万人。紧张压力大的高科技业,是其中一族。为因应市场剧烈变化,他们超时工作、睡眠不足、压力大、没有休闲,成为生活常态。随着银行存款簿的数字渐增,健康却一路负债。

科技新贵,想在40岁前退

联安医疗机构曾在民国86年底,整理25家高科技公司共1500位中、高阶主管的健检结果,提出「科技人健康白皮书」,列举科技新贵十大健康警讯:「胃炎、痔疮、肝功能异常、胆固醇偏高、脂肪肝、体重超重,三酸甘油脂、血糖、尿酸异常及B型肝炎带原等,属于肝病及心血管疾病高危险群。」并且有很多人自觉身体折旧率比一般人快。

这群年龄介于30~50岁,八成是男性的科技新贵,许多人都想在40岁前退休。联安医疗机构接下来两年对科技新贵所做的调查,也与86年的结果大致相同。

压力是菠菜或毒药?

压力的效果可正可反。工作上适度的紧张、压力,如同大力水手的菠菜精,会使人反应更快,有爆发力,做事效率佳。

但长期处于压力下,菠菜精反成毒药,会一点一滴侵蚀健康。台大医院内科教授张天钧指出,遇到压力,身体会分泌交感神经素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等荷尔蒙,帮助人因应危机。其中,交感神经素会让人的心跳加快、血流上升。而交感神经长期太兴奋,「首先会影响心脏血管,」台大心脏内科教授江福田指出。交感神经素太多,血液会较浓稠,易阻塞,易发生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医学研究也证明,交感神经太兴奋,会使人突然心律不整。

病发令人措手不及

可怕的是,这样的侵害过程无声无息,所以一旦病发,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前汉声杂志社长姚孟嘉三年多前于50岁壮年,因突发的心脏疾病,撒手离世。事发当天早上,他到办公室上班后不久,觉得身体不适,于是回家休息。十点左右,姚孟嘉突然昏倒,到医院时,已停止呼吸,医生抢救仍无效。姚孟嘉生前身体十分硬朗,总是笑脸迎人、从不发脾气,是同事、朋友眼中「会长命百岁」的人,他的骤逝令人相当意外。「或许是工作太过吧,」一位曾在汉声任职的旧属感叹,姚孟嘉生前常加班,埋首工作。相同的憾事,屡屡可见。江福田说,临床上可见很多年纪不大、才40岁上下的心脏病人,工作很拚,应酬又多。他们通常都等到病发,急诊住院后,才知道身体不行了。否则平常都觉得自己的身体壮得像条牛,再累也不怕。

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台湾40岁以下的年轻高血压患者,似有愈来愈多的倾向。年轻高血压患者日增据台北荣总统计,该院高血压门诊在过去五年内,40岁以下的新病例,由每年二、三十名,逐渐增加至一年七、八十名。而1992~1996年该院共约有三百例年轻高血压患者。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病人属于找不出确切原因的「本态性高血压」,他们即使不抽烟、不喝酒,血压仍高。医生怀疑,年轻高血压患者得病的可能原因除遗传体质外,工作压力等环境压力应是点燃引线的那把火。

上班日,血压高

台北荣总心脏科医师陈肇文进一步指出,这群年轻高血压病人,大部份是上班族。他们的生活型态普遍有个特色是:上班日,血压偏高;假日时,血压则降下来。「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有这种假日与上班日血压不同反应的差别」陈肇文说。另外,三百例病人中,约三分之二的人,在平常与门诊中所量得的血压较高。但住院时,因处于休息状态,血压反而会降下来,且约有20%的住院病人,血压几乎回复正常。

50岁以下心肌梗塞病人愈来愈多

陈肇文从临床经验也发现,50岁以下发生心肌梗塞的病人,比率愈来愈多。对于这个现象,陈肇文认为除与饮食习惯有关外,与忙碌的工作、紧张的生活也绝对相关。因为相较于六、七十岁,随身体老化,以致动脉血管硬化严重,而发生心肌梗塞的病人,50岁以下心肌梗塞的患者,心血管状况没那么差,反而是急性因素(如过度压力、过度劳累或突然的刺激等)所造成。而且,他们多是「没有预警地」发生心肌梗塞,平常健康并没什么问题。压力也影响免疫功能。

愈有压力愈容易感冒

台大内科部医师张天钧指出,面临压力时,身体所分泌的肾上腺皮质类固醇,会减少免疫系统淋巴球的数量,而使人的抵抗力减弱。

美国心理学家柯恩(Sheldon Cohen)等人的研究显示,愈觉得有压力的人,接触呼吸道的病毒时,愈容易受到感染而得感冒。

他在1998年重做实验,结果更指出,处于长期精神压力下(如持续与同事或家人发生冲突),生病的机率会增加三~五倍。

而免疫力一低,等于身体内部的防卫军力不足,生病的机率便增多。小至感冒,大至癌症,都有可能。压力如雪球愈滚愈大

除了生理层面外,过多的工作压力,其实对心理也是个沈重的负担。

步入「病态疲劳」回头已太晚

无奈的是,忙碌的现代人却常任由压力如滚雪球般,愈滚愈大,影响健康日深。台北市立和平医院家医科主任施嫈瑜将身体比喻为一个蓄水池。她指出,当承受的工作压力愈多,加上生活习惯恶化等,蓄水池在有限的容量下,水位上升愈快。在这个疲劳不断加码的过程中,首先是只觉得稍微累一点,休息一下就会好的「生理疲劳」关卡;

疲劳继续累积,走到「累积疲劳」关卡,身体器官渐渐失去平衡。此时,人虽觉得不舒服,医学检查结果却可能正常。「累积疲劳」严重时,有些人甚至得上急诊,而医师却查不出生理有何异状。如仍不求改变生活型态,最后就会步入「病态疲劳」,身体、心理便真的出现病症,回头就已太晚。「疲劳在累积中,有时是查不出来的,」施嫈瑜提醒:「我们必须正视疲劳。」对健康麻木然而许多人对「健康」麻木无感,觉得「我好得很」、「我底子强,不会生病的。」对别人「要注意健康」的提醒,掉以轻心甚或嗤之以鼻。

健康习惯不好却不知

尤其,追求事业、金钱的成就,有了还要更多,多了还要求永远都多,是台湾社会普遍的价值观。「贪婪岛」除了追逐看得见的金钱与权位,还有不知满足、视安详自在为落伍的社会文化。许多人关心股票起伏的程度,更甚于关心身体。对活得健康、活得自在的轻忽,从数据也可看出。

多数人不自觉健康品质的低落

《康健杂志》所做的「台湾民众健康品质大调查」显示,台湾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吸烟,五分之一的人睡眠不足,四分之一的人不常吃早餐,有四成的人缺乏运动,六成的人戴眼镜,近半数的人觉得生活有压力。整体看来,台湾民众的健康生活习惯并不算好。然而却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健康,只有不到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健康。

对数字、业绩敏感,对健康却麻木

一位企业家的太太忍不住抱怨,她先生花钱做健康检查,结果有好几项数值偏高。医生告诉他要改变饮食,注意身体,但并未开药。没想到,她先生竟因不需吃药,迳自引申为身体「perfect」(一切安好),洋洋得意虽然每天高压力工作,应酬吃喝高脂高热量,连打高尔夫球都在互相比赛杆数的生活,却还可以不用吃药。不久他发现后颈「紧紧的」。家人提醒可能是中风前兆,叫他赶紧去做检查,但他无论如何也挪不出时间,因为所有开会、饭局与球局都不可挪动,都比看医生重要。面对先生对数字、业绩极度敏感,对自己的身体却毫不在乎,这位企业家的太太又气又急:「他根本对健康麻木。」

健康也能人定胜天吗?

还有一种轻忽曝露了台湾人民对健康常识的缺乏,对身体警讯的麻木,以及「人定胜天」的文化价值。一位电脑公司副总经理觉得昏昏沈沈,心想「大概久不运动,体力不济」,就去慢跑,后来以脑膜炎住进加护病房。广告公司高级主管因毫无体力,连楼梯都爬不上去,就去买了俱乐部贵宾卡,天天发愤长泳,结果却是爆发血癌到鬼门关前走一遭。

「多好笑,血癌发作,皮下出现紫斑,我却以为是游泳时撞到泳池造成的,竟不知道已病得很重了,」他既自责也慨叹。失去健康,失去事业一位电脑公司董事长觉得不太舒服,也以为最近运动不足,约了同事打乒乓球,连打好几回合,有点头晕腿软,他发挥人定胜天的精神,继续再打,结果回办公室途中,在电梯内晕倒,医生诊断为心肌梗塞。

失去继续奋战的机会

轻忽身体警讯,失去的不仅是健康,也可能是继续奋战事业的机会。因前年底突发心肌梗塞,未满60岁的罗益强毅然从荷兰飞利浦总公司董事会、暨全球电子组件部负责人的位子退休,转换人生跑道。发病前一年,他尿酸过高,脚踝痛,一位日本朋友提醒他,可能跟心脏病有关。罗益强不仅没听入耳,还批评对方乱讲,他不懂,「尿酸过高怎么会跟心脏病有关?!」所以在荷兰接受治疗时,医生忍不住对他说,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太不关心自己的身体」。

健康才能提升工作效率「大家对健康的常识太弱,而且太执着于工作,」很多病人是达官政要、成功企业家的台大医院院长李源德感叹:「现在台面上的人都是成功的。而成功都有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忘掉自己』。」不过,忘了自己、忘了健康,不一定就一定能换来事业成就。相反地,注重健康,却有助于事业的挥洒。有位政务次长有高血压的毛病,李源德建议他多来几次医院,让医生能追踪病情,调配药量。次长起先以没有时间、公文左右两大堆待批为由,未马上接受建议。

但李源德告诉他,等血压控制好,血液循环改善了,说不定批公文的速度会更快。次长听从建议,接受治疗。

结果不仅血压降下来了,工作效率也更好。「有些人只注意工作,却忽略该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李源德认为,如注重效率,就不应牺牲健康。

健康有如玻璃球

尤其,人生之路如同马拉松长跑,如以跑百米的速度冲刺,恐怕未到终点,能量就已耗尽。可口可乐总裁迪森(BrianDyson)曾在为大学生毕业典礼致词时提醒大家:「生活就如同一项掷球活动。你的双手必须轮流抛掷『工作』、『家庭』、『健康』、『朋友』与『精神生活』五颗球,而且不可以让任何一颗球落地。你将很快发现:工作是一颗橡皮球,如果它掉下去,会再弹回来。而其他四颗球,『家庭』、『健康』、『朋友』与『精神生活』是玻璃做的,如果你让任何一颗球落下,它会磨损,甚至粉碎,将不会再和从前一样。」

不要做职场赢家、生活输家

奇美实业董事长许文龙是业界公认最照顾员工、最懂得充分授权的企业家之一。他最常告诫员工的,不是业务量的突破,而是人不该为了工作,牺牲人生的幸福。人生苦短,健康常在失去后,才被珍惜。而事业却可东山再起。在千禧年的第一天,你有没有想过,你是不是「职场赢家、生活输家」?还是想办法两者皆赢?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3-10 22:3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11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