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佛學大辭典【如實知自心】
(術語)如來之智見。
如實知自己之見也。
大日經一曰:
「秘密主,云何菩提?
謂如實知自心。」
同疏一曰:
「如實知自心,
即是開示如來功德寶所也。
如人雖聞寶藏,發意懃求,
若不知其所在,
無由進趣。(中略)
此法從何處得耶?
即是行者自心耳。
若能如實觀察,了了證知,
是名成菩提。
其實不由他悟,不從他得。
問曰:若即心是道者,
何故眾生輪迴生死,
不得成佛?
答曰:以不如實知故。」
維基百科/真如
(巴利文與梵文:tathatā)牠拉他
或實如(梵文:bhūta-tathatā),
又譯為如實、如如、本無、如,佛教術語,
一般被解釋為法(梵語:dharma)的本性,
即法的真實本質,也就是法的真實自性。
Tathatā,在梵文與巴利文中,
源自副詞tathā,
意為這樣地、如此地、如是地,
在加上抽象名詞語尾tā之後,形成Tathatā,
一個哲學用語,用來表示「如是如是地呈現」、
「如是呈現的狀況」,
是讓事物(法,梵語:dharma)
如同它存在一般的存在、
成為它成為的那個性質,
也就是事物的真實本質。釋迦牟尼住世時,
經常自稱「如來(Tathāgata)」,
也是來自這個字根。漢譯佛經時,
為了要正確地表示宇宙真實名相的真情實意,
只能用「如」或「如如」來形容,
意即「就是那樣子」的意思。
bhūta-tathatā,
可見於現存的《金剛經》梵文本中,
譯為「真實真如」或「實性真如」,
義即《解深密經》七真如中的「實相真如」,
如來是無虛妄顛倒的諸法實性的異名。
梵文bhūta(巴利語:Bhūtamidanti),
源自於動詞bhū(梵語:भू)的過去分詞,
意為已形成、已存在、已成為,
可以被引申為
存在、本質、此在、存有(英語:Being)、
真實、眾生、元素、萬物、神明等。
漢譯為實、真實。在表示實性的「如」前,
加入表示無虛妄顛倒的修飾詞
「真」,合為「真如」,
表達了「這如是呈現的性質」,
是比起事物表象存在,還要真實的內在存在。
佛教的理念認為,眾生的根器不同,
而現實中佛教名相又深奧難通,
因而,在翻譯家思維、運用佛教語言、
表達佛教名相、令眾生接受佛教理念的過程中,
難免對概念名稱有所增減,難能恰到其位。
在東晉之前的早期漢傳佛教佛經譯籍將
「真如」譯為「本無」,
學者一般認為這是受道家老子思想
的用詞影響,以格義方式漢譯而成。
當時甚至曾出現「本無宗」。
鳩摩羅什譯師翻為「如」,
求那跋陀羅譯為「如如」,
為直譯。菩提流支與玄奘譯為「真如」,
為直譯與意譯混合。在玄奘之後,多譯為真如。
佛教的理念認為,眾生的根器不同,
而現實中佛教名相又深奧難通,
因而,在翻譯家思維、運用佛教語言、
表達佛教名相、令眾生接受佛教理念的過程中,
難免對概念名稱有所增減,難能恰到其位。
在東晉之前的早期漢傳佛教佛經譯籍將
「真如」譯為「本無」,
學者一般認為這是受道家老子思想
的用詞影響,以格義方式漢譯而成。
當時甚至曾出現「本無宗」。
鳩摩羅什譯師翻為「如」,
求那跋陀羅譯為「如如」,
為直譯。菩提流支與玄奘譯為「真如」,
為直譯與意譯混合。在玄奘之後,多譯為真如。
在分別說部宗義、龍樹《大智度論》
和唯識學派五位百法等中,
「如」即「真如」屬無為法。
阿含經本源
釋迦牟尼佛教導多聞聖弟子
正知善見緣起緣生法,
透過真實正觀,色法等五蘊,
為無常、苦、非我、非我所,而真實智生,
最終解脫。真實正觀諸法真實的法性,
因難以用語言表示,又以「如」、
「如實」、「法如」、「法爾」等來形容它。
部派佛教理論
部派佛教時期,對於實如觀察的結果,
起了種種學說。
在說一切有部所誦持的《雜阿含經》中,
因緣法是「此有故彼有」而緣生法是
「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隨順緣起」;
而此經的《相應部》和《法蘊論》
版本則為緣起是「依此有彼有、法住法界」
而緣生法是「無常、有為、所造作」法。
《大毘婆沙論》將依據此段論述而認為
「緣起是無為」者批判為分別論者。
《十八部論》和《部執異論》
記載化地部的本宗同義有:
「無為法有九種:一、思擇滅,二、非思擇滅,
三、虛空,四、無我,五、善如,六、惡如,
七、無記如。八、道如。九、緣生如。」
南傳《論事》註釋者覺音記載,
北道派主張諸法的如性(tathatā),即自性,屬無為法。
學者據此認為在佛教部派中,
北道派是最早提出真如
(bhūta-tathatā)學說的學派。
大乘佛教理論
「真如」的最早理論詳述見於《解深密經》,
有七真如:流轉真如,相真如,了別真如,
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
玄奘所翻譯的「了別真如」
也有譯為「心真如」。
在《瑜伽師地論》中「真如」是轉依的所緣,
而轉依成滿,是名如來法身之相。
《寶性論》稱如來藏為有垢真如'
佛的法身為無垢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