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
x0
|
[分享] 如何在苦空缘起无我之下解释「常乐我净」?
人间佛法问答
印仁 1.如何在苦空缘起无我之下解释「常乐我净」?
答:从佛法的原则上来说:无常、苦、空、无我, 现在说「常乐我净」,关于常、乐、净三者,都是形容圣者证境, 证了阿罗汉果,成了佛,是「常」, 为什么?因为所证的真理是恒常不变; 「乐」是远离种种相对的情感和冲动,身心平衡了,是乐; 「净」当然不成问题。「我」,说实话,是为了适应外道而说的, 佛法当中,除了一分小乘执我之外,其他都不讲我的, 所以『涅槃经』前十卷讲常乐我净,到了十一卷以后,就再不提了, 为什么?因为说「我」是为了适应外道,外道都说有我, 听说无我,他们就心生畏惧,无法学佛法,佛因此方便说有我, 等到他们了解佛法之后,就正直地对他们说,佛法的本质是无我。
2.问:为什么说我、法都是如幻如化而苦却是真实的? 如果真实的我是错觉,真实的苦是不是也是错觉? 无明是真实还是虚幻?为什么『心经』上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答:凡俗众生执「我」为生命的当体, 此执与四种烦恼相应:我见、我爱、我痴、我慢, 这样的我,即烦恼之根;「法」是通常所说的「我所」, 凡夫执我,自然也就执着我所有的一切, 譬如在家众成了家,出家众建了庙, 就执着我所有的,即是生死之因。这样的我和法都是如幻如化。
「苦」从三乘共法来说,都是从执实我实法中来的。 从现实的体验来说,一般婴孩初生时,都是哇哇大哭的; 到最后,除非对佛法能心安理得, 一般人,不论是天大的英雄或地大的豪杰, 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走的。 生命历程中虽有短暂的相对的快乐, 但仔细想想,本质上都是苦的,世间也说「乐极悲生」、 「世事不如人意者十之八九」, 也就说明了苦对众生而言是现实的。 但是许多众生都不了解,执着人的本质是快乐, 因追求快乐而招致无边苦恼。
佛陀从现前的察觉中,肯定有漏生命是苦。 对此有了正确认识,就不会贪欲乐, 就能从佛法的智观中起厌离心,或进一步发大菩提心, 致力自觉觉他。从三乘共法上说,了解了真实的苦, 才能脱离相对的我法二执,这不是错觉。
为什么『心经』上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心经』主要是即有明空,因为众生执着自己的一切是有的, 现在佛是「破有法王」,从缘起法悟入性空。 众生执有也就是众生的苦恼之所以然,一定要了解它是缘起的, 透脱了有,悟入了平等空性,才能远离一切苦恼。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从一切法缘起毕竟空性上来说, 无明没有一个真实性,因此无明灭也没有一个真实性, 如果无明有一个真实性,无明就不能被灭除了, 真实的东西怎么可以被灭除?既没有一个真实性, 也就没有了无明的灭处。
3.问:遗教经上说:「出家弟子,不得参与世事」, 行菩萨道,需不需要参与世事?和出家一事的关系为何?
答:「世事」指种种杂染情事,种种名利、权势。 出了家,如果还是和一般不懂佛法的人一样, 认为这是我的庙,我的权力,要永恒的保有它, 就是世俗化的观念,出家人不应该有这种观念。 世间事是相对的,有其正面、负面的价值。 就正面价值来说,在家人懂得某种学问技术, 把学问技术或发明贡献给社会,或者经商致富, 然后回施众生,都是很有意义的事,在家的身份可以去做。 出家人是专门为道业的,不能做生意,不能聚积财富, 发心行菩萨道上求下化。所以以在家身份, 行菩萨道可以经营生意, 以种种正常的方便聚积财富,但不能据为己有。
4.问:末法时代如何具有「择法眼」? 善知识必备的条件有那些?如何亲近善知识?
答:「眼」是智慧的代名词,「择法眼」指的就是:就相对方面来说, 知道如何拣择邪法、正法或究竟清净法的智慧。 择法眼是那个人的根基,如果是利根,过去已经久久修学佛法, 现在只要稍稍接触到良好的因缘,就能马上了解什么是世间法, 什么是出世殊胜法,有了这样的择法眼, 从此以后便能调伏惑业了。真正见--两只明亮的眼睛, 一方面把世间法看得清清楚楚,不再被它困扰; 二方面对出世的殊胜法,也有正确了解, 甚或能澈底悟入正法,这样的根性,现在是很难得的了。
在佛法当中来说,「善知识」有普通的善知识, 也有了不起的善知识。普通善知识,不论在家出家, 本质上若能持戒清净,思想、知见正确,人格没有败坏, 能领导自己和他人走上正路,就是善知识。 真正的善知识可不简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已证入法性, 与三宝相应,在家人或出家人修学久了,都可以证入佛法, 佛法成为自己的,表现出来的就是佛法,像这样的人, 现在太少了。二、虽未证得,但大体上佛法的本质是什么, 能把握得清清楚楚,知见上不受世间思想影响, 并能进一步指出世间的错误, 引导他人趋向佛法,这样的善知识也不容易。
亲近善知识,一要忍辱,为什么?善知识也有个性, 不要说凡夫有个性,就是菩萨也有个性,譬如大悲观世音菩萨,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等。不过,虽有个性,能对治得不偏激、 不偏废其他的就好了。凡夫善知识,不论出家在家,缺点很多, 只要知见正确,行为正常,人格没败坏,尽管有个性, 甚至有时也会发脾气,你必须忍辱,才会学得许多佛法。
二要服从,服从并非如一般那样的强迫顺从, 是说只要善知识行为正常,知见正确,你就得照他所说的、 所指导的去做,要不然,他所说的你不能行,不能接受, 就没用了。所以亲近善知识,一方面要能忍辱, 二方面只要他所行所言正确、清净, 你就得服从他的话,这样方能从亲近中深获法益。
5.问:佛法是缘起说,依缘起而生死流转,依缘起而涅槃还灭, 那么,圣道是否也因因缘而有呢?也会缘无而息灭?
答:『中阿含』的『七车经』说依戒净得心净,依心净得见净, 这样相依而直到解脱,圣道显然也是依因缘而起的, 『中阿含经』『何义经』也说:「法法相益,法法相因」, 圣道是因缘相生而次第增进的,依缘起法的定律, 依缘而有的,也依缘而灭无。八正道是从生死此岸, 到彼岸涅槃所不可少的方便,如渡河的舟筏一样。 『增壹阿含经』有「船筏譬喻」,即着名的『筏喻经』。 人渡生死河而到了彼岸,八正道--船筏是不再需要了, 所以说:「善法(八正道等)犹可舍,何况非法(八邪道等杂染法)」! 解脱生死而入涅槃的,生死身不再生起, 以正见为先导的正道也过去了。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4-09-09 09:34重新编辑 ]
|